五一假期刚过,谁的朋友圈没有被漫山遍野的露营帐篷刷屏?据说仅有23.5%的年轻人没有在今年的黄金周假期参与户外露营野餐活动。没去过露营,敢情老艺术家都快面临社死现场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蹦出来了“山系青年”“山系生活”新词。
什么是“山系生活”?某XXX最新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里面是这么说的:“憋了太久要去户外走走,城市青年爱上山系生活,玩在户外,山系是周末新选择,穿上户外,山系是穿搭新风格。”
△这年头越来越流行“山系生活/网页截图
所谓“山系青年”,其实大多是城市人。真正经常在田地里辛苦劳作,或是生活中真正需要翻山越岭的人,又怎么还能对山野充满幻想呢?
也就是当代城市人,是当下每天在城市中体验着加班、内卷的城市人,满心想离开枯燥的办公室、暂时摆脱身上这重重压力,才把回归山野作为一种逃离。
城市中川流不息的上班族人群。/unsplash
而这种“山系青年”不囿于山野,他们走出山野就可以直接进入城市咖啡馆,山野装备和山系穿搭,连同其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与追求一起进入了城市,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的社交媒体风潮。
要是到山野去,你会带上什么?
“山系生活”的内容涵盖甚广,从这两年火遍所有社交APP的露营,到原本算是小众、现在越来越普及的攀岩、野钓、越野跑……所有与山野相关的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山系生活”。
“山系生活”中最为广泛接受的毫无疑问是露营。在小红书搜索“露营”,有超过100万条笔记,就连搜索“露营装备”都有超过10万条笔记和超过1万件商品。“帐篷”“钓鱼”“越野”“攀岩”这些山野相关词条,则各有45万条、28万条、19万条、9万条笔记。
△露营让人很向往。

现在社交媒体中流行的露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流派:极简的、极繁的
“极简派”只需要背上一个登山包,带上维持“在山野中活着”的必需品,最简单的食物与装备,就能够住进让人向往的风景里。在这样的极简派露营者的社交媒体展示中,经常能看到朝着帐篷外拍摄的照片,画面中大概率拍到了露营者伸向帐篷外的双脚——一个人、一个帐篷,这是“极简派”露营者的视角。
△为观赏日出,露营者在山顶搭建帐篷过夜。/unsplash
“极简派”露营者中,更硬核的一类玩法被称为“bushcraft”。“The bush”是森林地区的意思,“craft”是技能的意思,“bushcraft”可以被简单理解为带着有限的现代装备,利用自己的野外知识和技能,进行质朴而简单的山野生活。它并不是一种拼尽全力的生存挑战,而是倡导人与自然直接和深入的互动。
至于“极繁派”露营者,则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用搬家卡车才能把所有装备都运去露营现场:大型的帐篷和天幕、床垫、厕所和淋浴设备、户外折叠椅和木质折叠桌、复古做旧的露营灯、烧烤炉和篝火、厨具餐具、手冲咖啡套装……这种“极繁派”露营,更多地被称为精致露营“glamping”,它由“glamorous(精致的)”和“camping(露营)”组成。
对于精致露营的深度玩家来说,关于露营所有的一切都要搭配得恰到好处,无论是各种器材还是露营者本人的穿着,这些装备的价格足以让普通露营者望而却步。
△ins上的露营博主晒图一般是这种画风。/unsplash
对于想要体验精致露营的入门玩家来说,本土户外用品品牌是合适的选择在小红书搜索“露营装备”,排在最前列的热门帖子并不是昂贵的国外品牌介绍,而是“3000块搞定的露营装备”“500元搞定全套露营装备”“盘点10款高质量国产露营装备”……
买不起丹麦的Nordisk大白熊、日本的Snow Peak,那就买个国产品牌牧高笛的帐篷或者Naturehike挪客的各种装备,它们对于绝大部分露营玩家来说完全够用。
△露营玩家的装备可以简单也可以繁杂。/unsplash
精致露营,以现代城市人的审美体系执着营造出一种美好的的浪漫场景——在这里,一群朋友一起做点吃的喝的,一起看看星空、看看植物,一起回归自然。哪怕明知道这种“回归自然”是自己营造的幻境,只要这一刻感受到的风和虫鸣是真的,就够了。
山系生活不仅仅是户外运动,它代表着生活方式、审美、社会阶层和文化认同。
为什么走进山野?
回溯到一百多年前,《野外探险》和《阿迪达郎克山脉的露营生活》这两本书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露营指南。尤其是《野外探险》一书,它将露营比作“朝圣之旅”,它告诉城市里的人,那山野里的生活是多么诱人。
美国的山野文化发展迅速且硬核,提起时常让人同时想起“荒野求生”。在美国国家级步道系统中,最主要的30条风景线和史迹步道总长超过86400公里。
自传电影《涉足荒野》讲述了毫无徒步经验的女主在婚姻出现问题、母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踏上远足之路的故事,片中的太平洋山脊步道就是美国最知名的国家步道。
电影《涉足荒野》剧照。/豆瓣
太平洋山脊步道长达4200公里,南北贯穿美国。中国姑娘张诺娅曾经一个人走完全程,在回答“为什么走入荒野?”这个问题的时候,她曾说:“这种独身置于荒野之中的感觉,是多元而富足的:因为它的填充物不再是虚假如棉花般的幻想,不再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社会标签,而是你真正的自我。我的目光望向天空,但双脚紧紧连着大地。这种感觉,非常好。”
欧洲也有许多这样的长线登山路径,著名的圣地亚哥之路是终点位于西班牙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其中最经典的一条线路全长约为800公里。
西班牙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wiki
著名的环勃朗峰路线全程约170公里,跨越法国、意大利、瑞士三国,全程有清晰的指引路牌。阿尔卑斯山山脉中还有许多更多的适合所有人,甚至包括残疾人和婴儿车的登山路径,山野生活在这里变得便利而日常。
在日本,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消费欲望的饱和和丧失、生活压力巨大的社会心理变迁之后,人们在山野之中寻求的更多的是放松。
电影《露营物语》日文片名可以直译为“一个人露营,吃了就去睡”,这简直就是山野版本的《孤独美食家》。
还有《摇曳露营》,在这些日本影视作品中,真实的风景、露营小知识,连带着一些金句一起描绘了具有治愈力的露营全过程。
这样轻松的山野生活让人人可以参与,也正因为这样,让“山系文化”成为了可以直接进入城市的热门风格。
日剧《摇曳露营》。/剧照
在我国,人们自古就热爱游山玩水,早些年的户外风潮以硬核驴友为主,近年随着生活压力的变大,我国城市青年走向自然的目的也更多地转向疗愈。比起日本,我们的自我表达意识更强,对个性化的追求更多,也因此发展出更多衍生的山野生活方式。
近几年兴起的“跑山”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个人或是邀上好友,用摩托车、汽车甚至是自行车或滑板,都可以体验速度和弯道,欣赏山野风光,体验风和自由。
△跑山也得有技术。/unsplash

《三联生活周刊》梳理世界露营历史时发现,每一次露营风潮的兴起都与经济危机或者灾难有关:“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让欧洲大陆的富人们开启了廉价的度假方式;90年代的金融危机让英国人把手中的机票换成了帐篷……”如今疫情之下露营风潮的兴起,也许也印证着这一规律。
疫情之下,世界变得遥远,出游半径明显变小。出不了国门就国内游,如果连去外省外市都不方便,那就一头扎入城市周边,特别是周边的山野。携程发布的《2022清明小长假出游洞察》显示,约九成的游客选择了本地周边游
疫情冲击之下,想要逃离的已经远远不光是城市里的工作生活,而是想要摘下口罩大口呼吸着空气,面对辽阔山野感受自由人们想逃离的,是被束缚、被改变的日常生活,哪怕只有几天甚至片刻也好。
△疫情让我们越来越向往自然 。/ unsplash
城市青年对“山系生活”的向往在疫情之下达到了顶峰。哪怕山野中有远超过城市生活的不便:对体能的考验、蚊虫野兽,突发的天气变化,比如风雨,还有其他身处山野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来自山野的危险与未知与日常截然不同,这种强烈的逃离感反而让人上瘾。当然,如果问起“为什么想要进入山野?”,更积极正面、更容易引起共鸣的答案也许永远都是“亲近自然,找到更真实的自己”。
到户外去,到山野去,到大自然里去。山系生活是治愈当代青年“城市病”的一剂良药。
就算不能进山,还不能穿得山系一点吗?
社交媒体的存在、各种博主的示范作用,他们所描述和展现的山系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为此着迷。社交媒体的存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尝试“山系生活”,至少拍出同款照片。
日本杂志《Made in U.S.A.》将美国硬朗粗犷的户外风格穿着介绍到了日本,日本设计师们受其影响,在机能性的基础上创造出更时尚、更讲究穿搭的户外风格“Urban Outdoor(户外都市风),这也是如今“山系穿搭”的开始。
身着户外都市风穿搭的城市青年。/unsplash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背起背包把一切都丢在脑后,说走就走进入山野”其实更多地是一种想象,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轻松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和一定的财力支持。
对于常年“996”的许多上班族来说,有时间进入山野甚至称得上是一种幻想,如果无法真实实现,那么山系穿搭成了“靠近山野”最快、最容易的方式。
仔细研究“山系青年”的穿搭,可以找到许多熟悉的户外品牌的名字。Arc’teryx 始祖鸟、Patagonia 巴塔哥尼亚、The North Face 北脸、Salomon 萨洛蒙、Nike ACG……这些老牌户外品牌都在推出结合户外和城市的“Urban Outdoor”都市户外风产品线,让户外穿搭能够更轻松地与日常生活相融。
△露营背包必备。/unsplash
The North Face 曾与法国设计师品牌Maison Margiela(马吉拉时装屋)旗下女装副线 MM6联名推出夹克和旅行包,与GUCCI联名推出T恤,与潮牌Supreme联名推出马甲。
成立于1947年的Salomon最初是滑雪装备品牌,针对的就是向往户外生活的城市中产,其性能出众的户外运动鞋受到许多户外爱好者的喜爱。
△滑雪爱好者们在雪场上的身姿。/unsplash
穿上“山系穿搭”的城市青年并不一定真的会进入山野,而更像是释放出一种生活态度的信号,打上一种自然的、健康的、充满力量感的社交标签,“我的帐篷和我的穿着”是一种身份认同。
参考资料
《新周刊》:《再不去露营,我又要被开除中产籍了》
《华丽志》:《这家埋头做户外鞋的品牌,为何成了川久保玲和MM6的联名对象?》
《三声》:《露营的精神即“身外的自由”》
《豹变》:《年轻人假期新生活》系列专题
《太格有物》:《Bushcraft:可能是你见过“最野性”的户外生活方式》
沉浮
你喜欢山系生活吗?
福利活动看过来
留言区抽取3个最佳评论送出
百年孤独 
超轻三折晴雨伞

九行福利活动还在进行当中
点击海报参与
点击查看九行往期精彩文章

编辑 | 周芷若

排版 | 盾矛
校对 | 黄思韵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务合作请添加:xzk96818
请注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及申请加入旅友俱乐部
请勾搭老艺术家 travellerstories

欢迎点击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