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的现状
前几年我回国工作就居住在上海,当时我家里是连锅碗瓢盆都没有的。因为在上海解决吃非常方便。而且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讲,有那个时间做饭,我干点啥不好?天天去外面吃好了,又不是吃不起。在上海这种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不是少数。
然而最近看朋友圈的里上海朋友晒收到的东西,五味杂陈。有位浦东的朋友,家里5口人,这么多天来就发了3次菜。这个菜少的,一顿就能吃完。谁能想到2022年居然要担心吃不饱的问题。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保障上海这座特大城市的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到底有多难?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需求量估算
上海的常驻人口有2400万,流动人口有600万左右。
通常每人每天消耗一公斤的物资:(蔬菜,主食,肉蛋奶)
那么需要每天处理并分发3万吨的物资。
考虑到蔬菜的密度,体积,以及一些食品的密度,体积,3万吨物资那么至少相当于4万-5万托的货。
而仅仅是接收,分发环节,通常来讲分发处理100吨物资,即便是两班倒,也需要30-40人。
那么上海市需要出动至少12000人的的物资接收与分发调度人员来实现物资的顺利接驳调度。
另外,收到了货之后,还需要去走完最后一公里,把货送进社区。这个是最耗费人力资源的环节。
我们假设一个快递员/志愿者能够一天分发掉60kgx10小时=0.6吨的物资。

那么至少需要有5万名志愿者或者快递员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分发。

也就是说,在货源有保证的情况下,纯接收,分发,就要有6万名一线工作人员,考虑到调度,协调,管理,那么至少需要6.5万名物流人员才能完成最基本的物资保障工作。如果考虑到预备队,考虑到一线人员的感染减员,那么至少上海需要动员出8万人来做物流保障工作。
保供应的难度
我们还是以保障上海每天3万吨物资的角度看这个保供应的难度。
我们昨天普及过上海菜篮子工程的历史,一年可年消费蔬菜620万吨,其中,本地产蔬菜 280万吨,占到45%另外都要靠外省市的采购。
由于菜篮子工程的长期建设,蔬菜保障应该问题不大的。但是也存在很多挑战,比如这篇报道中,徐州本地疫情管控升级,导致蔬菜不变运出市。使得供应出现缺口,只能从其他地区调拨。
从新民晚报最新的消息看
在上海抗疫的关键阶段,保障好市民的“菜篮子”,让大家衣食无忧地宅家抗疫,是保证抗疫成功的重要前提。作为一级批市场,上海蔬菜集团将货源调配作为保供重点,多措并举做到“市场有菜、大仓有菜、路上有菜”。记者昨天从上海蔬菜集团了解到,目前公司蔬菜库存总量4000吨左右,基地储备蔬菜在10000吨,总量在14000吨,可随时保障临时突发应急需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的物资是充足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一些社区一些群众没有食物的问题。根据有限的信息,可以看到,最后分发效率不高。

这个原因有很多:
我们首先看,新民晚报配的图
这个情况绝是不应该发生的。
这些蔬菜已经使用了塑料托盘,但是现在靠人力来搬运。这使得托盘的意义完全没有了。。
而且从整个柜子的摆放来看这个青菜的损耗极大,分拣效率极低。
这个最后一公里的分发,这个是对人力的极大浪费,以及对现代化物流事业的巨大嘲讽。
一些合理化建议
1.在产地/发出地,尽可能预制化,盒装化,标准化。
由于上海现在处于疫情的高压管控下,人力极其有限。导致分拣的成本极高。 
所以建议在出发地,产地组织当地人员,将蔬菜塑封然后与其他的食品做成盒子。可以做成一人x一周份
蔬菜盒子,类似的可以做奶蛋盒子,罐头
2. 尽可能合理使用托盘采用标准化物流
上面那种托盘上散放物资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低效率的做法

3.调拨工厂的叉车进小区
为了提高最后一公里的装卸效率,最后能在上海的大型小区,调拨一批叉车过去。现在由于封锁,大量地区的叉车反正也是闲置着,直接开进小区,充当卸货的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吞吐的效率。然后再配备一批推车。这样叉车从卡车上卸货,志愿者,拆托盘,然后分配盒子。用拖车拉走。效率会非常高。
这样,
1. 大大降低了蔬菜,物资的损耗。
2. 大大降低了分拣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3. 大大降低了装载和卸货,分发的成本。

4. 家庭拿到的都是标准化的食品礼盒。 
5. 大大降低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劳动强度。
上海的封锁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缓解的迹象,所以现在改进还来得及。
另外貌似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最后一公里人员的稀缺。
是增调3000这个数量在现在的条件下还远远不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应征多征保供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