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上海台电视的时候,经常能在新闻中听到菜篮子工程。后来菜篮子工程由农业部推广到了全国,各地都有了菜篮子工程,但很多人未必知道这个菜篮子工程的来龙去脉。
上海的菜篮子工程要追溯到一位长者担任市长时期。1984年的时候,深圳改革开放搞了短短几年,就生龙活虎,欣欣向荣。反观上海,曾经让上海引以为荣的基础设施甚至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住房过于拥挤、交通堵塞、电信服务低劣和环境污染都制约着城市的发展。邓批评市委的领导:“我每年来上海。我看到的都是老样子。你们就不能加快点步子?下次来,我希望能看到大变样!
这也是后来上海的口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的来源。1985年长者接手上海,在回答记者询问时说:“我花了12天半的时间来听取汇报,并到很多地方实地考察。多年来问题堆积如山。我们只能逐个地加以解决。我们应该少说多干。”
而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食物。上海的状况如此严重,不得不首先关注食物
1966 年运动开始后,冲垮了上海的蔬菜供应体系。运动期间,上海每户人家有一张小菜卡,定量购买蔬菜。凭这张卡还可以定量购买其他副食品,如鱼、肉、禽、蛋、白糖、豆制品等。后来,菜田改种粮食,种蔬菜片面追求数量,造成蔬菜上市大起大落,淡旺矛盾扩大,供应经常不足。最辛苦的要数种菜、送菜和卖菜人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每天从早忙到晚。为了保证蔬菜不被压坏,这时装菜用的是铁筐,笨重得不得了。
全市菜场周转的铁筐有35万只。这就苦了踏黄鱼车的送菜人,过西藏路桥和武宁路桥,如果没有人帮忙推一把就难以过桥。蔬菜公司职工也很辛苦,装菜铁筐过秤,用杠棒抬起,有时候要双方举起甚至用头顶来顶住,时间一久,头顶上出现了明显的“头茧”,被人戏称为“杠头开花”。
蔬菜生产靠天吃饭,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遇到蔬菜大丰收,20世纪70年代有一年,人民广场堆放过大白菜。龙华机场与江湾机场的空地也存放过大白菜。80年代有一年,青菜特大丰收,宽阔的中山西路上堆满了一筐筐青菜,影响了公交车通行,公安部门还特地派交通警察来维持秩序。
1985年7月一场特大暴雨,蔬菜受淹面积达两万亩,青菜供应马上紧张了起来,所以蔬菜的供销矛盾一直突出。
长者看到这种情况还是想了很多办法去解决问题,他要求粮食储备至少能够坚持3个月,并通过谈判从别的省市购进了肉食——这一临时措施后来被“菜篮子工程”所取代。“菜篮子工程”旨在为上海市提供充足的主要副食品。
长者聘请专家从供应链上全链条解决食品问题。这一“菜篮子工程”使家畜饲养工业化,还为蔬菜种植划出近10万亩的土地。为了保证居民正常吃菜,市蔬菜公司发展了播种基地,加强批发仓储建设,建立了一支采购员队伍,紧急情况下奔赴全国各地突击采购。为了确保上海的供应,上海与在临近的江苏一些区县签订合同建立专门的蔬菜基地。
为了上海800万人吃菜问题,保障8000余家工厂企业伙食团的蔬菜供应,地方财政长期补贴素菜公司,直到2006年,市蔬菜公司才扭亏为盈。
上海是一个蔬菜消费大市场,但也不会缺蔬菜。”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蔬菜科叶成利告诉记者,最新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年消费蔬菜620万吨,按2400万常住人口以及600万流动人口计算,人均年蔬菜消费量206公斤、日消费蔬菜0.56公斤;其中地产蔬菜 28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45%,外阜菜34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55%。而维持这个系统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菜农,商超,物流,配送,协调解决。靠计划经济,靠配给制是很难满足这近3000万人吃菜需求的。
长者说过:“上海市民非常讲究,要吃新鲜蔬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