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好老师 2022年的第88篇文章 -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今天拉开帷幕,“双减”成为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关于教师的话题也备受关注。
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难度加大,工作时间延长,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引起了多位代表委员的关注。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保障教师权益的建议。
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夯实教师发展之基,切实保障教师权益。
民进中央:教师法修订中应更加重视教师权益保障
2021年1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民进中央提出修订建议:一是明确教师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突出体现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公共使命担当。二是明确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真正落实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三是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突出考育结合,着力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四是强化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考核评价。五是强化教师待遇与保障,完善教师工资保障和各项福利待遇保障。
民盟中央:将课后服务纳为教师考核、晋升的“加分项”
“双减”政策出台后,如何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聚焦“学什么”“谁来教”“如何管”等社会关切问题,民盟中央建议,要推出“课后服务清单”,将课后服务纳为教师考核、晋升的“加分项”。
围绕“怎么管”的难题,民盟中央建议,健全课后服务评价制度,完善课后服务监管体系,完善准入标准和监测机制。要建立以家长与学生满意度为主,第三方机构监测参与的评价机制,开发基于可感知指标的过程性评价工具。同时,建立评先评优奖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课后服务专项绩效工资分配和课程评优、淘汰退出的依据。
朱永新:“双减”背景下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
“‘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关保障不到位,教师负担加重,课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双减”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保障体系。
调查显示,很多地方财政无力对课后服务经费予以支持,经费保障以收费为主。这导致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补贴非常低;还有的地区在绩效工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分配上向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倾斜,教师在工作时间明显变长、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基本维持从前的收入,工作积极性不足;有的地方试点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从校外培训机构引进相关课程和服务,但在“双减”政策后,相关政策进一步收紧。
对此,朱永新建议,一是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加强教师培训。建议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提高中小学师生比,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总量。同时,针对“双减”政策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对在职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二是调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充分考虑课后服务的管理、人员成本,在确定家庭的合理分担比例的基础上,核算不同类型课后服务的成本,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课后服务的经费充足,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得到有效激励。三是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机制。为了更好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并充分利用好社会上优质的教育资源,建议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机制。
马恒燕:建议设立教师“课后服务经费”专项资金
全国人大代表马恒燕表示,在课后服务中,学校和教师面临着人员不稳定、人数变动多、费用统计繁琐等现实问题。
马恒燕建议,财政部门优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方案,在绩效工资中设立“课后服务经费”专项资金,根据学生人数给学校拨款,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津补贴。教育部门应协同人事部门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参考。
吴明兰:“双减”之下应建立教师奖励激励制度
“为巩固‘双减’政策的实施成果,建议对‘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额外付出的劳动给予合理报酬,并根据教师工作成果,建立相应的奖励激励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实验小学教师吴明兰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方案,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津补贴;督促各省级部门尽快落实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政策,并确保所收取的费用完全用于教师延时服务,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可持续发展;督促各省级部门修改职称评审标准,将课后延时服务成果纳入职称评审条件;教育部门建立对课后延时服务的表彰激励制度,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价值追求。
听完这些话您是不是觉得心里暖暖的?

老师的各种权益问题
代表委员可是牢牢记在心里。
今年两会上,
代表委员们还会为教师发出哪些好声音?
请持续关注好老师#两会关注#
话题哦~


来源 | 综合在自中国教育报(记者 梁丹、焦以璇、张赟芳、唐琪、项佳楚、董鲁皖龙)、六盘水日报等
责任编辑 | 李孜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