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很多时尚和美妆类的新品牌会进军中国,这其中不少都挺值得一试的。
但像我今天介绍的这个新品牌这样地位特殊,甚至值得尊敬的,倒不算太多。
它是个香水牌子,名叫CARON。
△我自己收藏的几瓶CARON的香水
上个月才刚进中国,默默在天猫开了店,没有大肆宣传。

说算新品牌,是因为它确实刚换了新包装,而且大部分人都没怎么听说过,就算在网上搜索,出来的资料也很少。
毕竟他们目前也只在巴黎有两家专卖店(Boutique)。
但实际上CARON成立于1904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
虽然品牌本身不算出名,它目前的老板倒是赫赫有名——罗斯柴尔德家族。
2018年的时候,罗斯柴尔德家族私人控股的投资公司突然宣布要全资收购这个相当小众的香水品牌,并由公司目前的主席Ariane de Rothschild亲自参与运营设计。

于是才有了开篇的小新闻。
△Ariane de Rothschild
Ariane de Rothschild目前管理着家族在瑞士的银行业务,同时还要经营着各种酒店、葡萄酒庄园和餐厅、农场。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表示有钱就能为所欲为,而是这意味着她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要拍板收购一个不那么出名的香水品牌,并花有限的时间自己来管理,显然是因为真心喜欢。
如今的香水,哪怕是小众沙龙香品牌都已经很多很多,要说CARON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值得爱到把整个品牌买下来。
如果看过电影《闻香识女人》,或许能get到一点点它的独特之处。
在那部电影里,阿尔帕西诺饰演一名失明的中校,他有一门绝活:因为对香水非常有研究,所以能根据女人们喷的香水分辨出她们的相貌和个性。
整部片子一共出现过很多女人和香水。

而最让中校本人感到心动的,是片尾处一位女老师和她喷的CARON。
并不是因为有多美艳,而是因为气质既高贵淡雅,又谦和包容,据说和这款香水给人传递出的感觉很像。
其实很多电影电视里都出现过CARON的影子,大概是因为它既传奇又小众,知道的人不多。
△王家卫1990年的《阿飞正传》里,刘嘉玲梳妆台上有一瓶Nocturnes de Caron
△《POSE》里也有个情节,Elektra对警官说:“你当然没闻过这种香味,这可是CARON的Poivre,100美元每盎司。”当然他家不是每款香水都这么贵
所以,很多时装设计师也都称自己很喜欢CARON的香水,比如Tom Ford,Hedi Slimane。
Grace Coddington曾经在自己的传记里写过,老佛爷Karl lagerfeld早年只用CARON的一瓶香水,为了防止有人撞香,甚至把整个巴黎的库存都买断了。
有媒体曾去探访Christian Louboutian的家时,也发现他家洗漱间里摆着一瓶。
△那瓶绿色装的香水是CARON的男香,名叫Pour Un Homme
但奇怪的是,按前面所说,这个名叫CARON的牌子理应很红才对,为什么上百年过去也没活成网红呢?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虽古老,却小众的品牌的故事:
01
CARON最有名的一瓶香水叫做Pour Un Homme(为他而生)。
当年Serge Gainsbourg因为很爱用这款香水,甚至为它创作了一首歌,请来自己的老婆Jane Birkin一起演唱(就是爱马仕Birkin包的那个Birkin)。
△这首歌取名就叫Pour Un Homme,当年也被用到了CARON的广告上
Tom Ford这么评价过这只香水:
“我可以不穿内衣,但不能没有香⽔。我喜欢CARON的香⽔,我到处喷⾃⼰,包括我的衣服。特别是Pour Un Homme,非常摩登现代。”(感觉和梦露当年对香奈儿五号的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尽管被TF评价为现代,但这只香水是1934年问世的。
它是历史上第一支男香,在那以前,男人们只喷古龙水。除了香精浓度不同以外,这款香水的调香方式也很特别,不同于古龙水。
古龙水的香调主要是柑橘调,放以前标准就是闻起来够清爽就好。

但CARON在创造Pour Un Homme的时候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调香方式:先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副画面,接着用香味去还原。
比如香水的前调用到了薰衣草,让人联想起刚刮过的胡茬(薰衣草有杀菌功效,那时候常被用于剃须用品)。
接着是女人们也爱的香草,淡淡的暖暖的。最后是性感的麝香收尾,荷尔蒙再被慢慢调动起来。
因为不同的香料挥发时间不同,所以整个香气是有层次地变化的。闻到这款香的时候,脑海里不再单单能被调动起一句“好闻”,而是会唤起复杂的情绪,甚至能勾起一幅幅回忆里的画面
整个过程很像是听一首歌或者看一部电影,也难怪文艺的人会说自己爱CARON的香水。
△据说当年James Dean身上就是CARON的Pour Un Homme香味
现在这种调香方式或许已经在沙龙香中很常见了,但在当时等于开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后来很多男香也都是受它启发而调制的。
02
CARON之所以能在调香方式上脑洞大开,
大概是因为创始人Ernest Daltroff完全没受过什么专业的培训??
△Ernest Daltroff年轻时的样子
Daltroff出生在俄罗斯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到处旅行,成年后原本进了一家时装公司工作。
不过,后来他发现自己有个和时装无关的天赋:可以牢牢记住所有闻过的香味。
于是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前提下,决定利用自己的天赋转做调香师,没多久之后,甚至决定在法国开出一间属于自己的香水品牌,取名CARON,那年,Daltroff本人已经37岁了。
虽然没有专业背景又不算年少有为,但或许也正因为没什么包袱,他的成就很快就让整个法国调香界为之一振。
在那个年代,香水的味道基本都是比较保守的,人们对于香的理解是萃取,如果想要玫瑰的味道,那么就要用玫瑰本身来提炼,但Ernest Daltroff有一些更大胆的想法。
1919年,他调出了一款名叫Tabac Blond的香水,这个香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皮革的调调。
△正是由于Daltroff的创作,调香界从此多了皮革调这一说法
因为皮革是没办法提炼出精油的,所以这种皮革味的香水完全来自于人的创作,要靠调香师对嗅觉的敏感和记忆,以及大胆的想象力才能实现。
除此以外,Tabac Blond的中文译名叫“金色烟草”,这款香的灵感来自那些早在上世纪初就敢穿着长裤在巴黎街头吸烟的女人们。
香评家们普遍认为,这不是传统印象里好女孩应该喷的香水味,但却很容易让人着迷:
香根草、广藿香、雪松凸显出独立的性格,同时鸢尾花又点缀着一丝妩媚,它闻起来既迷人又危险——这款香水在当年被很多贵妇们默默收藏。
Daltroff靠创意和勇气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据说很多当红香水屋的调香师后来都受过他的启发。
△当年英剧《Mr Selfridge》就设计了一段这个情节,Selfridge百货的创始人给自己喜欢的女人介绍香水,挑了Tabac Blond,因为这款香水歌颂的是女性自由
03
当然,Ernest Daltroff能大获成功,还因为他并不只为了钱而创作,更多是受自我感情驱动,不在乎大众怎么评价。
他常常喜欢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用香味表达出来。
1922年,一战刚结束不久,他创作了一瓶名叫Nuit de Noël的香水(中文名为“圣诞之夜”)。
△《美国恐怖故事》第四季里,Elsa Mars梳妆台上就放着一瓶CARON的Nuit de Noël
初闻是茉莉、依兰、玫瑰,接着是浓郁的檀香木,这些香料都很好,但并不那么与众不同,勾勒出了那种人们在战后对平淡生活的喜悦。
著名的毒舌香评家Luca Turin在闻了这瓶香以后总结“闻起来很CARON,但有点无趣的,一定是圣诞之夜”,接着打出了四星高分。
如果没有背景介绍,你很难理解为什么一瓶描述圣诞的香味会美得没有什么惊喜,却依然受香迷们欢迎。
也正因为把香水当做音乐和小说诗歌一样去表达情感,Daltroff的创作常常显得很有诗意。
他曾经创作过一瓶名叫Narcisse Noir的香,中文译名很美,叫“夜水仙”,灵感来自少女的闺房,还原出了脂粉气、木质地板的香气,甚至还有淡淡的汗水味,像水仙一样温柔但又有点距离感。

△如今Narcisse Noir还在售卖,不过换了新的包装,也稍稍更新了配方
开篇提到的,被老佛爷Karl Lagerfeld买断的就是这只香。
当年《日落大道》的女主角Gloria Swanson在片场要求摆满这款香水,才能有好心情入戏。
据说那个年代一些比较有知识涵养的贵族千金和太太,还有知识分子们很爱用这些香水(再回看《闻香识女人》的那段描述,理解就能更深刻一点)
△据说文艺青年们心目中的女神弗朗索瓦兹·萨冈就爱用CARON的Tabac Blond
一个是为了香味,还有一个或许也是为了瓶身。
CARON当年的香水瓶都是由Daltroff的爱人Félicité Wanpouille参与设计的。
因为Wanpouille可以读懂他的理念,本身又是时装设计师,能由此具象出最适合用来表达香气氛围的瓶身。
整个过程像行云流水一样契合,以至于很多人如今依然会把早年CARON的香水当做艺术品来收藏。
△Gucci家的创意总监米开理之前在ins上晒过一堆自己收藏的香水,其中有一瓶就是CARON,巴卡拉水晶做的瓶身,由Félicité Wanpouille设计。
04
可惜,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30年代末爆发了二战。Ernest Daltroff是犹太裔,只能被迫逃离了欧洲。
△1932年,国际局势已经开始动荡时,CARON还以女飞行员为灵感创作过一款香水,叫“En Avion"
因为战争旷日持久的原因,Daltroff最终客死他乡。他在临终前将品牌交给了自己爱的Félicité Wanpouille管理。
但Wanpouille也随后在60年代去世,两人膝下并无子女可以继承。这之后,CARON虽然被转手好几次,但因为懂品牌的人并不多,大家也都忙着圈钱,就慢慢地不再有以前的辉煌了。
所以,法国香评界管这个牌子叫belle dormante(也就是“睡美人”的意思),偶尔也只在好莱坞电影里露个脸。
△电影《Aline爱琳》里,女主角捧着一瓶Pour un Homme
照这么下去,或许某天,CARON当年调制的很多任性、浪漫又诗意的香水配方也会不复存在了。

于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投资公司便在前几年出手收购了这个牌子,并由自家的人亲自来管理。
PS: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是犹太裔,或许也有这层原因在里面。
虽然也算不上多大的交易,没法登上新闻头条,但对于香水迷们来说是件挺好的事情。
△CARON早年的Archive档案都被整理出来保存了下来
05
被收购以后,CARON现在的老板Ariane de Rothschild决定用最传统的方式去复制以前的经营模式。
比如,他们给品牌请来了专属的调香师。
△CARON的专属调香师Jean Jacques
(现在很多品牌为了控制成本,基本都会按项目制来雇佣调香师,也就是需要的时候才请,一个调香师可以服务多个品牌)

而有专属调香师的好处在于,品牌的香味可以有更稳定的输出,而且调香师本身可以花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做研究
△Jean Jacques在挑选薰衣草原料的产地
新来的调香师名叫Jean Jacques,之前一直负责给奢侈品牌做调香工作,据说他本人的性格和Ernest Daltroff非常相似,也以想象力和大胆而著称。
除此以外,香水所用的香料都是纯天然,有最好的出产地去提供。
PS:CARON早年的沙龙香大都非常昂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量使用了天然原料。虽然贵,但可以保证香味的质感。
△他们家早年的广告这么写道:”CARON的薰衣草取自高耸的山脉,为你带来高峰的芬芳空气。“
也有一些更符合现代消费习惯的改变,比如香水的瓶身。
如今的CARON在外观上尽量统一,审美现代,更方便记住,还能稍微控制下成本,不至于贵得买不起。
有趣的是,这些瓶身是Ariane de Rothschild请自己的女儿来设计的
因为她觉得女儿们对自己打理的金融行业没有强烈的兴趣,但是管理一个香水品牌就能让她们觉得很有趣。
Ariane de Rothschild的女儿Olivia设计了CARON的瓶身
或许CARON对于这个家族来说,不是一个赚钱的工具,只是一个抒发兴致爱好的出口。
Ariane de Rothschild自己在一篇《Tatler》杂志的采访里这么说道:
“其实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在音乐、研究和酿酒方面都挺出色,可惜只有金融事业被人记住了。现在,我们可以将调香添加到列表中。
” 
对于CARON这种曾经任性的沙龙香水品牌来说,这也许是它最好的归宿。
△CARON现在位于巴黎的店铺
因为可以没有过多的资本压力,它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回到自己几十年前的样子,保持当年的性格,一样诗意和大胆,只不过再稍稍顺应一下新的时代。
PS:重启以后的CARON保留了一些上百年前就开始售卖的经典款(比如Pour Un Homme),同时又更新了一些香味,前文里提到的很多款都有售。
如果你想买来试试的话,除了我在上面提到的一些,也可以从下面这几款开始试起:
Fleur de Rocaille
(岩中花)
Fleurs de Rocaille(洛可可花神)是Ernest Daltroff最初在1933年创作的作品。也就是《闻香识女人》里提到的那一款香水。而“岩中花”就是以它为原型的新版。
两代调香师都很擅长将两种完全不同的香调冲撞在一起。但天赋让他们可以选取最合适的原料去表达,并让香气的氛围达到平衡。
这瓶香选择将栀子花、丁香撞在一起,并用奶香气的檀香收尾,闻起来非常和谐。
Luca Turin
在《香水指南》里对这款香的点评很适合作为总结:“任何有教养的姑娘都会乐意穿着它去参加社交活动,让人们品头论足。”

N'Aimez Que Moi

(请只爱我)
基努里维斯在2001年演过一部电影,名叫《甜蜜十一月》,为了讨女友的欢心,他在剧里准备了一堆礼物,其中包括一瓶巨型香水。
导演在安排这个桥段的时候非常用心,这瓶香水的造型其实是CARON的一瓶老香,名叫N'Aimez Que Moi,中文译名“请只爱我”。
一战的时候,据说很多士兵把这款香水作为定情信物送给自己的爱人。
它的香味和名字一样霸道强势,玫瑰、紫罗兰、丁香开场,但慢慢地,等你的鼻子已经习惯了以后,雪松、香根草之类香味的加入就让整个感觉变得沉静温柔。
有种超越时代的优雅感,是现代香水没有的气质。
Rose Croquante
(青瓜玫瑰)

CARON曾经创作过一款名叫“玫瑰”的香水,用三十多种天然原料重现了采摘玫瑰花蕾的香气。据说这种香味相像极了玫瑰园里空气的芬芳,相当纯粹清新,连嫌弃玫瑰太过浓郁的人也会爱上。
后来,调香师Jean Jaques接手以后,重新调了一款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新香,名叫Rose Croquante,目前也是他们国内旗舰店最受欢迎的一款。
Croquante是清爽脆口的意思,他用了个很有趣的比喻:“香水常常因为很甜腻,给人感觉像甜品,但我们希望自家的香味闻起来更像是那种甜而不腻的甜品。
于是,这款香水里被混入了“青瓜”的味道。青瓜本身充满水分,是提取不了芳香精华的,但Jean Jaques利用九种成分重构出了那种清甜而不腻,又相当少见的香气。
青瓜味撞上天然的玫瑰后,闻起来就像是玫瑰园经历一场春雨后,留在花瓣上的露珠。
也像是清脆又宁静的钢琴声据说Jean Jaques本人爱好琴,他创作的很多香水都是在音乐里来的灵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香水最初就是基于亚洲文化对浪漫清新的喜好而调制的。如果喜欢清新的香味,又不想撞香的话,值得一试。

买买买的Tips:
01  CARON重新设计的瓶身分为两种尺寸。
左边的大瓶装是100ml,右边的小瓶装是30ml,国内网上旗舰店目前好像只有小瓶装版本有售,不过也绝对够用了。
02  乍看罗斯柴尔德家设计的这个现代版瓶身会觉得太简单,但我收到实物以后发现还有挺多老派贵族们讲究的细节:
比如很多人可能会遇到不小心提起了瓶盖,打破一瓶香水的经历,但CARON的瓶盖有磁力设计,可以牢牢吸住瓶身,不会掉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每瓶香水正面都有个凹槽部分,这是为了家里收纳时更加方便,瓶身可以直接像我这样层叠放置也不会倒👇🏻
每瓶香水侧边都有logo浮雕,即使层叠着放也很好看,且不同的香调采用不同的颜色,即使瓶身都一样,也能仅仅通过色调来做区分。
哪怕只是个瓶盖,拿到实物掂量起来都很有分量,简单又充满设计感,我把它串起来当做吊坠也可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如果是送礼的话,可以仔细研究一下CARON的历史,很多香水背后都有故事,有些法语名字也有独特的意义。
比如下面这瓶叫Aimez Moi Comme Je Suis"的男香,意思是Love me as I am,中文直译“爱我本来的样子”
04  CARON目前在国内只开了一间天猫旗舰店,今天文章里提到的大部分香水都有售,可以自己去翻翻看。
他们家店铺的淘口令(复制以后打开某宝可以找到):
Http:/T¥Ttua2e2a9WK¥
尽管懂行的香评家们都认为CARON很好,但香水毕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东西。

所以我个人觉得CARON比较人性化的一点是,他们也有售卖小样装的香水
,感兴趣的可以选择小样先试试。

最后,我还要在今天的评论里抽三位读者
各送上一份CARON的香水小样套装。

祝你们新的一周愉快:)
出镜部分+创意:
FreshBoy

出镜部分拍摄:
油鸡

撰文:doris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