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到 2022 年,从「我」到「我们」。
国师张艺谋导演最懂中国审美,最能抓住中国人的中国情怀。
看完冬奥开幕式,必须要说一句:谢谢导演!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哪些节目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答主:张艺谋(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谢谢知乎的邀请。
整个开幕式讲了一句话: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
这个脑洞,我开了两年多。雪花像一个「卧底」,要卧得恰到好处,让大家觉得在每一个段落都很好看,又能看懂。从倒计时开始,到孩子们唱出「万千雪花竞相开放」,雪花一直在。最后,主火炬就是一片雪花。
这次的点火和火炬台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创新。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有这样的主火炬,全部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名字都在上面。它由全世界构成,无论火的大小,它是我们心中的火。雪花主火炬,没有只讲中国故事,讲的是大家的故事,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飞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再像过去那样谈五千年以前我们还有强烈的愿望,说我们有很多家底,向世界介绍自己。但这次我们大声地说出「我们」,就是全世界人类。开幕式不再只为我去表演,而是为了你去表演,为了大家去表演,文化自信就是表现在这一方面。
这种自信也体现在放飞和平鸽的环节里。孩子们像雪花一样璀璨,像星空一样自由,在全场跳来跳去,像打雪仗一样玩耍。看着万千雪花、万千星空从孩子们脚底下绽放,你会觉得很浪漫。这样的表现都是没有过的。过去我们不来几百个人排个队,整齐划一,好像都会说「演得不好」。现在,我们敢这样想,敢这样表现,不怕别人说,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们认为会感动人。这确实是我的心路历程,坦率地说,在我身上就体现了文化自信。
「一朵雪花」「和平鸽」的故事,其实源自这些很深的思考。思考不再去“秀肌肉”,不再去炫技,不仅仅局限于好不好看,而要去想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人,什么东西最能真实地反映中国人的情怀,反映我们所有的一切,也包括我们的美学理念。
中国人常说,一叶知秋。如果你没有想象力,看见一片叶子那就是一片叶子。这种美学的理念给了我们底气,也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比如说焰火,我们不需要再满天的放,点到为止,以一当十。这次开幕式整体呈现的就是这种空灵和浪漫。
一般夏奥、冬奥入场式,尤其国家和地区比较多的情况下,会显得比较冗长。我觉得这次开幕式的入场式大概是最好看的之一。我们用冰雪的晶莹剔透来雕刻出漂亮的门窗的图案,铺在地上。透过门窗看到的是中国春夏秋冬的大好河山。这些中国东西南北中最有代表性的门窗,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你可以从任何角度拍一张照片,发个朋友圈,都很好看。
《冰雪五环》也是这种美学呈现的延续。五环展示是一个规定动作,历届奥运会都需要展示,它是大家比拼的舞台。所以我们想了很长的时间,最终呈现出大家看到的效果:一滴墨在冰雪中融化了,落下来,接着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然后特别干净的一方水缓缓升起,这是装置和科技的结合,非常浪漫。这方水又升级成冰立方,之后由激光雕刻出 24 届冬奥会的历史。最后五环从冰雪中出来,悬到空中,所有的运动员从五环下走出来。
这是一个伟大的瞬间。我们敞开博大的胸怀,找到人类最朴实共通的地方,告诉大家我们要「一起向未来」。
排版:某白墨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