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届冬奥会,在 2 月 4 日 20:04 分开幕,倒计时:24 节气。
从「雨水」到「立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这是历史的风情、时间的宝藏。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哪些节目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答主:李志伟(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外拍短片组负责人、导演)
谢邀。
大家好,我是李志伟,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立春》短片的总制片人。
《倒计时:立春》是张导最看重的片子,也是我们团队最花精力制作的短片。因为按照张导个人的习惯,他其实不太喜欢用一个视频去呈现一个节目,所以这个片子张导早在 2021 年 7 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成立了一个专人的小组,单独为这一条片子开会,我们就开了七、八天。
整个倒计时创意当时受启发是来自索契冬奥会的一个片子,它是以俄罗斯的字母为首字母,把许多俄罗斯非常著名的人物、地名进行展示。然后张导就想,我们能不能找一个体现我们文化自信的方式来进行倒计时?
当时的方案有一个甲乙丙丁,还有十二生肖,后来就想还是和数字要有关系,张导说我们就用 24 节气。恰好 2 月 4 号开幕的这一天是中国农历节气的立春,立春这个概念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的期盼,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个寓意。
我们一开始就是为每一个节气找一首诗,这个诗句它其实也没有完全说为这个节气而写,但古人在选择在这个节点写这首诗,它相对来说符合这个季节,再加上因为诗它本身就有诗意,张导觉得很有意思。因此想可不可以做到古今相通,来解释几百年前、一千年前中国人古诗词里的意境。他觉得既是中国的故事,又是现代的表现手法,所以这个是导演一直坚持的。
张导给我们举过一个例子——大雪满弓刀。大雪满弓刀在以前是讲戍守边关的战士在执勤的时候,塞外的雪花落在自己的武器上。他说这何尝不是参加冬奥的运动员在准备上赛场之前,这些雪花落到了他的滑雪板上呢?
白露画面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是类似想法的表现。我们去哈尔滨原本是想去到一个封冻的湖面去拍,但是去采景的过程中,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我们那天赶上黑龙江历史最低温的一天,白天零下 40 度。刚好有一个封冻的瀑布,但是冰瀑布下面的水是在冒烟,真的像仙境一样,瞬间就觉得这个地方怎么可以这么漂亮。
当时我脑子里的画面就是,一定要在有点像夜晚,但是又不是夜晚的地方。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湖面上有亭子,下面有礁石,一男一女对望。当时让服装找那种像仙女一样的装扮,但是又想到这和冬奥没关系。后来想,算了,咱们就一个滑雪的一男一女,一个单板一个双板,大家可能会忽略这个镜头,可以翻回去再看,那时挂了一个月亮,月亮映衬出来的那是一个拿单板的女孩。
类似的细节,在短片中还有非常多,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排版:某白墨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