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 2008 年的脚印形烟花仿佛还在昨天,那一次,我们意犹未尽。
14 年后,「迎客松」的形状、中英文「立春」的字样,这一晚的焰火,同样精彩绝伦。
这些暗藏的中国元素,勾勒着中国人的中国心。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哪些节目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答主:蔡灿煌(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开闭幕式视觉艺术总设计、焰火总设计)
大家好,我叫蔡灿煌,是本次北京冬奥会的焰火执行设计和技术总监。
2019 年,我们整个团队就在蔡国强导演的工作室开了第一次创意会,到 2020 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正式的方案。我们都觉得,焰火这种形式具有节庆中的仪式感,尤其是夜空中的爆破力,非常吸引人,但在此基础上怎样提出创意,又做到「简约、安全、精彩」是我们要回答的课题。蔡国强老师当时提出的方案就是,要在宣布开幕的时候在空中出现一棵迎客松。
图 | 「迎客松」焰火手稿
迎客松形态的焰火,是我们这次冬奥会中试验最多的一个效果。它虽然只有十几秒钟,却是由将近 1500 发弹组合而成的一个造型,需要我们控制好每一个弹的时间节点跟高度。尤其是像冬奥会这种大型活动的焰火燃放,是要跟整个系统结合在一起的,这其实是一个繁杂的过程。
由于保密需要,我们的前期试验基本都是在焰火场地进行的,而焰火的工厂大部分都在农村,所以我们只能到农村里面去偷偷摸摸放。刚开始是一颗两颗地放,然后尝试勾一个轮廓,轮廓大概出来了之后就发给蔡国强老师他们那边确认,再根据意见进行调整。这样一轮一轮下来,早就忘了到底做过多少次试验了。
这些试验,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来保障,很多人都为这一个焰火效果工作了一两年,付出了很多心血,整个团队虽然非常有经验,但他们永远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一次冬奥会放的焰火,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步步谨慎。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任何的疏漏,要感谢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辛苦努力。
排版:某白墨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