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的最后一刻,Citi的保险分析师Michelle Ma和队友回家路上问他有啥新年愿望。后者笑笑说,老婆工作实在太忙了,每天都看不到人,希望新的一年可以在家多陪陪我。一个月后,疫情来袭。
他们各自的公司都切换到了Work From Home(WFH)的工作模式,两个人在香港30平方的出租屋里开启了24小时眈眈相向的同事生活。Michelle向队友发出灵魂拷问:你要不要换一个新年愿望?
而JPM的消费猿猴Kevin Yin当时还在北京上海路演的前半段,当时他突然习惯性的咳嗽起来,马上收到客户们紧张而关爱反应,大家当时还在开心的打趣开玩笑。可在回酒店的出租车上,发现口罩早已经全面脱销,连香港的药店也断货时,这才突然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事态的严重。
然而这一别,就已经是两年。
两年的疫情,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是两个极端。在Citi的消费猿猴Wei Xiaopo眼中:一些投资者更加长期主义;另一些投资者则是更加关注短期波动与变化,特别是对冲基金。
两种投资风格的更明显的分化对卖方的要求更加提高,毕竟两种投资者都要服务。因此,卖方有些时候精神很分裂。
出差即奢望
Citi公共事业和策略的猿猴Pierre Lau在疫情下感受最明显的是没有办法去国内调研。虽然行业里的朋友、公司都相识多年,沟通没太大问题,但没有亲身调研,就少了实地的感受。自己去不了,也没法带客户去看厂,只能通过电话和客户们沟通,可算是想死国内的客户了,见不着面打着电话感觉都没那么亲切了。
对CS的保险猿猴Charles Zhou来说,深耕保险行业多年,虽然现在不能亲身调研,但他有自信不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及观点,也不太会淡化行业和买方客户的关系维护,毕竟保险主要还是需要精算假设和对政策的解读。
只是夜深人静时候,想一想还是挺怀念以前可以路演时候,CS提供的美食、全球路演时候长长的国际航班飞行。但WFH也有好处,比如半夜搬完砖可以倒头就睡,也省去了之前环球路演倒时差和吃而带来的工伤肥。
而两年的疫情,让BofA的宏观经济学家Helen Qiao从空中飞人,变成了长期香港蹲。WFH更是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新常态下,不仅健身更有规律,报告准备的更加充分,路演可以随时随地,而且一开会就可以倾团而出,感觉是换了一个全新的工作。
(看来疫情对MD们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健身锻炼时间窗口,照片,我今年,就不放了)
只是疫情对于需要两地往返的猿猴就可谓比较挑战了。被队友愿望多陪自己的Citi保险猿猴Michelle,以前是每个季度都要去次北上广深杭,对公司龙头、新兴企业、行业前辈、专家还有A股投资圈朋友的交流,现在为了见大家一面,她必须要在至少21天的隔离期间,对着狭小的桌子和屏幕,与不稳定的Wifi艰难battle。
而WFH下2秒的通勤时间,5米路途的午饭距离,不间断的全球Zoom路演,又换来了工作和生活界限额度的模糊,吃饭和睡眠的潦草,直至工作占据了Michelle生活的全部。疫情中越发弥漫的焦虑和无力感,使得Michelle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都依赖着血清素和安眠药。好在2021年的下旬,生活逐渐恢复了常态化。
另一位大和的保险猿猴Leon Qi,想着自己过去全球路演时候的吭哧吭哧(比如深更半夜在美国这冰天雪地的机场瑟瑟发抖的等飞机),对比着实觉得Zoom的电话会简直是超级时间节省神器。多出来的时间,也被他用来研究金融科技Fintech的四大子板块,拿出了当年物理奥赛金牌的学霸实力,让他开始身兼IT服务及软件分析猿,把覆盖的金融科技股票从疫情前的4支扩展到了近20支,这些也算是疫情新常态带来的好处了。
这个感觉BofA的医药猿猴David也是感同身受,空中飞人的日子不再,过去两年的工作主要就是线上路演和电话连线进行实地调研。这让猿猴们都更忙了,就是想念曾经可以与大家面基的欢乐。
Citi的消费猿猴Wei Xiaopo算了下,原来三四周的全球路演,在Zoom的帮助下,可以排列组合成每天10-12个会议,一周开完,对卖方的体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好处就是把原来出差的时间,变成了深刻思考的时间。
Wei Xiaopo觉得过去两年里,多了时间更深刻地复盘公司与行业的变化,出版了更多有深刻思维的深度报告。有意思的是,由于疫情,买方也开始更好地读报告与读电邮,大家以文字为媒体的交流承载着卖方与投资者更深刻的思考,有更多灵魂撞击的灵感与激动。
对家有神兽的Wei Xiaopo来说,WFH可以让老父亲更多看到快速成长的孩子,让他能有一定灵活性平衡工作与家庭(很难得听到一个男人谈论这个话题有没有),这也让家人近距离看到买方工作对精神和体力的极端挑战,对他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只是偶尔想想从前长途飞行、在高空中与世界完全隔断的时光,那是可以好好精心读本书,或者轻松看部电影的时光,今年想来,甚是怀念。
一向追求效率的MS保险猿猴Jenny Jiang从疫情里则是看到了新的契机:不用出差的日子简直是生养娃的最佳时点。此时不生更待何时!她在没见到大家的两年多里,出了报告,做了路演,搞定了IPO,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小宝宝,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践行投资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理论,疫情期间也有很大收获。

两年没离开过香港,最远只去到大屿山的,还有CS的能源猿猴Horace Tse,除了自身的研究工作以外,这位CS的老臣还牵头组织了多次内部培训(CS Research Academy),邀请各部门大咖一起向Junior分享个人经验及心得,帮小朋友们打好研究基础。疫情虽艰难,但看到自己带过的小朋友逐渐成长,这种学习——成长——回馈的精神,让疫情中也更多了一些对未来的希望,这种成就感比自己推牛股还要高。
疫情之下电波连线
因为疫情,大家几乎都没有办法出差,怎么为研究做好调查调研工作,也有了新常态。JPM的消费猿猴Kevin,受惠于其司在中国的拓展,向上海办公室派驻了部分猿猴。现在他们立足香港上海,胸怀浩瀚神州,放眼全球天下;透过直播调研,他们架起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帮助国际投资者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动态。这样的联动,完美体现多元化策略之美。中国消费组和香港地产组(Cusson Leung)合作的”奢侈品牌在中国”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而对永远在变化的软件行业来说,疫情后怎么持续关注行业技术、商业模式、估值逻辑,着实是一件头疼的事。MS的软件行业猿猴Liu Yang为大家定期体系化进行IT采购经理调查,让投资者可以数量化地看清这个非常不透明的行业变化。
MS的宏观经济学家Robin Xing更是在疫情期间打造了市场最佳的宏观IP,北京时间每周一上午十一点MS宏观策略谈,线上直播各种直击灵魂的宏观问题,与大家直面经济发展痛点,可谓是市场上几乎人人必看、期期不漏、频频传阅的宏观解读,也成为众多企业CEO高管们的周一必修课。可谓疫情下的闭关孤城之苦中,以电波连结了各地买方们的心。
对于波动性更大的汽车行业,CS的Wang Bin认为电话及网络会议表面上看不仅避免了疫情的传播,还极大的为公司节省了差旅时间及成本,但作为提供VIP面对面一对一咨询服务为主的卖方猿猴,线上互动导致买方体验大幅降低。特别是,线上互动令彼此之间无法捕捉到对方的潜意识反应和非语言的信号(比如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等)。
而大多数时候,这些语言之外的信号比精心思考后组织出的语言更诚实可信,因为相对而言,这些信号是下意识的,不受主观控制。从而,买方难以体会到卖方分析员或是上市公司高管路演内容的确信度(confidence level)。
同样的情况也在卖方猿猴的调研中出现,比如在和上市公司高管以及行业专家的交流中,过于依赖电话和网络会议带来内容的确信度困扰也经常发生。一个被调研熟人某日不慎说出了他的担忧,“过去见面三分熟,喝了点酒的气氛之后更是熟悉了。现在我们很谨慎,不想多交流。因为不知道网络那头坐的是几个人,什么人,说错了什么会不会被全程录音。”
在这样的背景下,Wang Bin认为工作时间较久卖方猿猴更占有优势,比如和买方路演,很多路演对象都是多年的老客户了,大家在电话或者网络聊天的时候都是自行脑补对方的样子和表情(大家可以试试和老同学或者父母电话的时候的体验)。对于刚入行的卖方研究员,就极其抽象了。在做行业调研方面,是否有足够人脉积累,以及一两年不见还愿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真的看人品了。
Wang Bin觉得自己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他的发型——光头——在业界是独一无二的!另外他15年卖方汽车行业猿猴的背景也必须在疫情中倚老卖老啊,一方面他和买方的朋友交手多年,另一方面各种调研也是红红火火,一个与大家共度时艰的汽车猿猴。
板块都快没的猿猴们怎么办
看到这个小标题时你最先想到哪个点背的板块呢?
比如一直在头条徘徊的中国房地产板块,破天荒的第一次,Citi的Griffin Chan团队去年没能让大家在地产和物业领域取得正回报,哎,说多都是伤心事。去年也多了很多关注地产对宏观影响的朋友们,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他们除了为小伙伴们提供了基本面分析,也为大家带来了视频和电话里的心灵安慰。
坚守在办公室两年的花旗地产团队,仍然坚持着脚踏实地的研究风格,大家也都把他们对客户的真诚和对研究的热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去年确实太难了,搞得大家的心情也都非常沉重,但花旗团队相信地产和物业终归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环;行业企业定可破局而立。
可以跟地产猿猴惨烈度媲美的,可能要到曾经覆盖教育板块,现在主动选择硬骨头医美板块的CS猿猴Jessie Xu。去年是她艰难的转型期,9月底回到CS,11月1日就发布了医美initiation,组织了多场deep dive专家call,超级受欢迎,所以22年1月也准备了很多很有趣的话题和专家call,希望跟大家一起跟上快速发展的医美板块,也给大家放送医美知识和福利!
好多买方爸爸说Jessie是街上最勤奋的医美分析师,她想说,只要医美行业不被团灭,Jessie就会是越来越多客户爸爸的go-to-analyst,现在建议大家在两会前多积累行业知识、多做调研,等待政策信号逐步清晰或退出之后再revisit。Jessie希望带着大家一起,一边变美,一边把花出去的钱挣回来!
还有一个艰难的行业必须说一说保险业。
寿险行业从2020年初热闹的老重疾抢购,在疫情的突袭下线下销售戛然而止;经历了寒冬后满怀期待原地满血复活,可是天灾带来的保障危机意识在延绵的疫情反复、经济创伤、监管收紧中并没有催生出强大的保险购买力。今年很流行谈论ESG,Citi的Michelle始终执拗地相信保险业是ESG中S的最佳行业之一,每一次灾难中你都能看到保险行业的身影,从捐款捐物、风险赔付到紧急救援,疫情中保险业也张开臂弯容纳了很多工作受到了重大冲击的人们……
而MS的保险猿猴Jenny Jiang看到的是,低质量的扩张无以为继,这也令一些公司业绩低迷,股价表现垫底,令保险猿猴成为无数段子里调侃的毫无存在感的对象。但在可以多空博弈的港股市场,保险猿猴这两年可没闲着,她推荐的pair,比如产险和寿险,友邦和中资保险,也帮大家赚到了不菲的收益。
但跳出来看,虽然疫情短期来带了负面的收入效应,影响了长期保障型产品额度需求,但长期看,CS的Charles Zhou还是非常相信疫情增强了大家的风险意识,这利好保险业发展,值得市场对保险行业有更多的关心。
那么保险行业中大和的Leon也系统性树立了整个亚洲保险业ESG的分析方法和投资重点。他看到疫情期间,保险业不仅捐款多,而且贡献的就业多,提供的保障多,助力的绿色产业和低碳投资也多。这也算是行业与大家一起共度时艰了。
(真的,每年的保险猿猴们都是这么勤劳努力,实在是太佩服了!)

除了保险,还有医药行业因为疫情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但板块在去年下半年开始也受到了不少情绪面影响,整体出现较大回撤。BofA的David认为,后疫情时代,随着大家对健康保健的重视,板块一定会在政策监管下实现更加有序的发展!
难以忘怀的疫情彩蛋
BofA的Helen想了想,有一次我在家跟彭博演播室用手机SKYPE连线直播,结果讲到一半突然电话插播进来切断了采访。哪个神仙会在这时候打断我跟彭博的直播?
电话一接:喂,乔小姐,你的冰箱十五分钟后送到,屋企现在有人吗?
这突如其来的断线让正在直播的彭博主持人一脸错愕,只能告诉打开电视机的观众盆友们: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找她~~

除了见不着客户,对UBS基础材料猿猴James Kan而言,还有见不着的各位研究团队的同事们。只不过他们团队的氛围很好,一场内部电话会通常是这样的:
Associate A:下一场会老板主持,请小伙伴踊跃参加
Associate B to E 上线后。。。
Associate B:老板的脸怎么又变圆了?最近吃的不错
Associate C:他头发又变少了。。。
Associate D:我只注意panelist的皮护真好,跟老板差三个色号
Associate E:老板忘了清鼻毛。。。
当然,疫情后显学是:如何找到好的隔离旅馆以及推荐最佳隔离小物,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私戳James了解一下。
跨越周期和牛熊 都不及与你共度这疫情
不可否认,2021年无论是生活还是股票,都是非常艰苦的年份。MS的宏观大拿Robin的工作重心除了与企业家还有投资者交流,还向政策层直述实情、建言献策,于庙堂之上反馈江湖之忧。与市场主体一起,为经济柳暗花明、政策及时纠偏而积极努力。
今年虽然又要无奈的迎来一个不能回家过节的年,可能又是一个被疫情霸道改变生活方式的年份。从以前的从南闯北,指点江山;到如今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从前的周末,高铁“一路向北“;到现在的周末,N刷龙脊鹤咀。从前的社牛,如今的社恐。既然拼尽所有,也换不了剧本,BofA消费团队的“四L军团“,以Chen Luo为中心,在三地(上海、新加坡、香港)力争多写几个报告,多做几个电话会,多推几个票,多生几个娃娃,多陪陪家人。
这样回过头来,我们才是在荒诞生活中,认真生活过的勇士。正是这样预期,2022年的春天才值得期待。
JPM的Kevin则有着几个小愿望:一盼望着病毒彻底消停,二期待着共同富裕。尽管在每一次以为曙光到来的时候,跌入另一个黑夜;尽管两地的思念,隔离酒店的艰辛绵延不绝;但如果跟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还有广大志愿者相比,猿猴们遭遇到的这些麻烦完全不值一提。
Citi的Pierre觉得中国人还是有很大弹性的,无论面对不同的困难,都可以找到办法,适应环境。疫情确实给所有人都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情况,但一定是办法比困难多。
2021年11月3日,庆余年2官宣开拍。Citi的Michelle看到这条微博下有人@李文亮医生说,“等到了!”,真的让人瞬间泪目。转瞬即逝的两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却也什么都没忘记。虽然各自困在世界的一隅,希望我有站好自己的这班岗,等待疫情结束的那天和你击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