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为在四川省绵竹市
《人物》这篇有关网大为的文章,一下子勾起我的一些回忆。
别误会,我跟网大为并无交集。
1998年,我服务于一家名叫NetChina的ISP公司,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拨号上网服务。有一天一个自称代表MIH公司的人来找我,希望给NetChina的用户提供一款免费的机顶盒,让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机上网。这想法听着不错,只是“免费”这件事看上去有点深不可测。因为种种原因,合作没有谈成,但我记住了这家决心在中国开拓互联网业务的南非公司——MIH。
我了解到,MIH是南非的一家有线电视公司,也是非洲最大的付费电视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进入了中国,最初是帮助央视做“村村通电视”的技术服务,以及CCTV4在非洲和欧洲的落地。后来,MIH开始在中国投资媒体业务,比如《北京青年报》、《体坛周报》等。
1999年,MIH决定大举投资中国互联网,首先把它在南非做得不错的互联网服务MWeb引入了中国,中文名叫“脉搏网”,大张旗鼓地在2000年4月上线。不过脉搏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烧掉了8000万美元后,MIH收手了。它意识到,在中国市场上,亲自下场远不如投资给已被市场证明了的本地团队来得靠谱。所幸收手及时,弹药没有全部打光,这才给后来投资腾讯留下了一点点资金。

南非约堡MIH集团总部。摄于2009年2月17日
这时候美国人网大为出场了,2001年他代表MIH投资了腾讯,并创造了回报7000倍的投资神话。2009年,我探访过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MIH总部,在总部大楼里可以看到不少中国元素,比如墙上挂着的中国领导人的题词,电视上播出的CCTV节目等。当然,对腾讯的成功投资,可能仍然是他们最亮眼的成就。
回想起来,腾讯和MIH其实各自都是对方的贵人,他们互相成就了对方。腾讯成就了MIH最伟大的投资,而MIH则让腾讯平稳度过了网络股泡沫破灭后公司夭折风险最高的时期,并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同心同德的长期投资者,用马化腾的话说就是“换了一个有承诺后面还能拿出救命钱的投资者是很重要的”。
2000年,腾讯当时的投资者IDG正陷在8848这个大坑里无法自拔,另一个投资者盈科数码也不太看好腾讯的长远价值,它们都期望给腾讯找个接盘侠。于是,在被搜狐、新浪、雅虎中国、金蝶、联想、中公网、TOM.com等先后拒绝后,这个用户数一直在高速增长,在资金上却日暮途穷的腾讯,终于在2001年1月遇到了网大为。
2001年6月,MIH以6000万美元的估值,购买超过40%的股份(后有减持),腾讯保有企业决策权。当然这笔钱并不是付给腾讯的,而是用于购买别人手中的老股。
MIH投资腾讯的这段往事,证明了网大为的眼光。那时候,尽管QQ的用户数增长很快,但在中国互联网圈里,几乎没有人认真地看好QQ——一个小孩子玩的东西,一个无聊网聊的东西,能有什么商业价值?QQ有什么技术门槛?别人不分分钟做一个更好的IM?连腾讯的投资人都惦记着卖掉腾讯,可见当时看好腾讯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2001年也是互联网最灰暗的时期,互联网公司个个度日如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种矛盾集中爆发。新浪董事会投票罢免了新浪创始人王志东的CEO职位,网易深陷会计造假丑闻,险被摘牌,搜狐则传出张朝阳和陈一舟的宫斗戏,最终以陈一舟出局收场。
这时候仍然看好互联网公司,尤其是认同QQ的价值,甚至给出6000万美元的估值,今天的传奇在当时更像是傻。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网大为把自己也搭进来了。投资腾讯后不久,网大为干脆加入了这个创办3年仅有45名员工的深圳小公司。事后诸葛亮可以说,这不但证明了网大为的投资眼光,也证明了他的职业眼光。他这样描述他遇到马化腾及其创业伙伴时的感受:
他们在描述一个我完全听不懂的世界,这些人远远比我聪明得多,他们以一种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的方式思考问题,我被彻底镇住了,这种感觉我从来没有过。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这是我见过地球上最聪明的一群人,我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跟他们一起工作。
我觉得,网大为投资腾讯的故事虽然传奇,但毕竟这事本身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就像MIH那么多投资项目中,也不过只有一个腾讯。况且,创业本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失败是正常的,成功才是反常的。押中腾讯相对容易,押中腾讯日后的巨大成功,则纯属意外。
但是,网大为加入腾讯,以及此后20年的经历,可能是一段比押中腾讯的巨大成功更有意义的传奇。相比一个成功的投资故事,或者成功的商业故事,一家公司成功后,如何推动这种成功产生更大的意义,或许是一个更值得书写的故事。
在某种意义上,网大为和腾讯,也是一个相互成就的故事。
坦白说,我最初对于腾讯设立首席探索官这个职位的看法是,这只是一个荣誉职位,用来感谢网大为的贡献,并让他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但我渐渐发现,我可能错误地理解了“探索”的含义。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部纪录片《零水日》,这部历时三年,横跨四大洲拍摄的纪录片,直观地揭示了我们这个地表面积的71%被水覆盖的星球的迫在眉睫的水资源危机。片子的全球视角,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关切,让我很难相信这是一部中国公司投资拍摄的纪录片,更不知道这其实是身为腾讯集团首席探索官的网大为发起的项目之一。

“等到我快40岁的时候,我发现地球上的很多事情其实没人管,也很少有人从全球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网大为所说的这些问题,就是FEW——食物(Food)、能源(Energy)和水(Water)。可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真的有能力去解决如此宏大的问题吗?网大为的答案是可以的。就像《零水日》这样一部纪录片,意在唤起人们对水危机的关注,这就已经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了。
“我们很幸运,腾讯成功了。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机会,给世界留下更多积极的好影响。”网大为说,“商业成功就能让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很了不起,不是吗?”
或许,首席探索官就是要替腾讯去探索商业价值之外的价值,可持续的价值。比如,一个回报期可能需要20年的造福普通人的属于未来的飞行器,比如,可以提供早期诊断甚至早期预防的能够大幅改善人的健康的项目。
网大为的探索得到了腾讯集团层面的响应2021年,腾讯发布新蓝图,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纳入公司核心战略同时宣布投入500亿元人民币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我忽然发现,网大为的探索,竟然和腾讯“科技向善”的新的使命愿景完美地重合了。他想要探索一家成功的商业公司日常的商业经营之外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会,用公司所拥有的资金、技术、产品和其他资源,去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紧迫的问题。也可以说,网大为想要探索的,就是科技向善的机会。
我推荐大家读一读关于网大为的这篇文章:《一个想要解决地球级别问题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