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导读:
疫情期间,长期在家憋着,真怕憋出病来。人,还是要和社会互动,与他人交往,与大自然亲近的。
谨慎计划,想走就走也是可行的。疫情期间,我带孩子冰岛走了一圈,体验了温泉,火山,冰川,瀑布,喷泉,岩洞,非常治愈
这篇游记,是我们行程的记录,冰岛的魅力难以言表,希望游记能让记忆永远留存。
已发表疫情下说走就走冰岛游:
01
草坪教堂
从北部向西部挺进,大部分都在开车。可是冰岛夏天开车真不寂寞,因为窗外全是美景!碧绿的山峦,清澈的河水,吃草的羊群,奔走的牛群,马群,风景如画!
儿子开车,我照相:

路上可以参观Víðimýrarkirkja草坪教堂。
Víðimýrarkirkja 教堂是冰岛少数保存完好的草坪教堂之一。 教堂建于 1834 年,有草皮墙,但前后都有木山墙。 在 20 世纪初,它的命运是不确定的,幸运的是,这座建筑的巨大文化价值得到了及时的认可,冰岛国家博物馆负责对其进行了翻新。
教堂外一只猫在守候。
儿子一边开车,一边欣赏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歌曲。可他放的一些歌曲,他俩喜欢得摇头晃脑,我却没有什么感觉。
儿子说:妈妈,听听你喜欢的歌曲吧。
我喜欢的歌曲?我成长的那个年代,《外婆的澎湖湾》,《草原之夜》,《马儿啊你慢些走》,这些都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歌曲,你们,又怎么听得懂呢?
这,就是代沟吧。

02
第一次学开车
一路上开车时间有点长,需要些调剂,俩孩子就想搞点事。做啥呢?
找一块空旷的地带,教弟弟开车吧!老二脑洞大开。
弟弟16岁了,从来没摸过车。虽然有计划学车,但还没行动呢。

难道说这第一次摸车就献给冰岛了?我知道在美国按照规定,要考完笔试才能摸车,可这不是不在美国吗?有的时候,也不能用教条把自己框住。
Why not?于是在一片空旷的闲置地,二哥成了弟弟的启蒙教练。
我录了一段视频发到家庭群里,结果老公本能地第一个回复:你们这是illigal!

我们三个看后都哈哈大笑,谁不知道呢?找事找事,找的不就是这感觉吗?

03
犀牛石
今天打卡犀牛石。犀牛石坐落在西北部湖那湾hunafloi,造型非常独特,远远望去很像一头犀牛在低头喝水。
这是全天然形成的玄武巨岩,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岩石上有很多鸟类栖息,在平静的湖面上听着鸟叫,天然一体,很是peaceful。
犀牛石坐落在浅滩上,你能多近距离地观看犀牛石,这完全取决于天气。涨潮时只能远远观望。这天天气很好,我们到达时是下午5点多,退潮了。但大部分人仍是站在山上观望犀牛石。
俩个孩子也许是在觉得在上面观望不过瘾,也许是坐车时间太长需要活动筋骨,他们就要说下山到湖边去看看。我看了看,觉得危险系数不大,就同意了。想想他俩都下到湖边了,我一个人在上面也没意思,就跟了下去。
到了下边,先做个俯卧撑吧。

下到山下,看见湖水清澈见底,很Enjoy。我Enjoy这种平静,可我的Enjoy不是孩子们的Enjoy。老二不过瘾,就脱了鞋踏入湖水,要蹚过几十米的湖水,到犀牛石脚下去。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不要给我搞事情!谁知道这中间的湖水有多深?
老二说,妈妈,相信我,我会判断的,不做危险的事。
孩子大了,我反对也没用,就叮嘱着,喊着,小心啊,小心啊。
看他深一脚浅一脚,湖水的确很浅。我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老二到达犀牛脚下,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这情绪也感染了小双。在二哥的带动下,他也脱鞋趟了过去。
妈妈,过来,过来!it‘s okay,俩人呼喊。
看到俩孩子已经在犀牛脚下,危险系数排除,我也就就脱下鞋,去犀牛脚下他们汇合。
另外一些原本在山上观望的人,看到下面是安全的,也纷纷效仿下山,踏进水里。一家来自加拿大的家庭,爸爸和儿子踏进湖水,邀请妈妈来,妈妈一口回绝,No!
不过在岸上观望看到儿子和先生走进犀牛石的那副高兴劲,受到召唤和感染,也脱鞋下水和他们汇合。
看起来大家都一样,妈妈都是保守的那一个,孩子和爸爸是探险的那群-:)
在犀牛石玩了一阵,老二看到犀牛石侧面更远处有一片浅滩,要踏过一片湖水才能过去。老二就要去那边探险,不知这中间湖水有多深,会不会有危险,我又是本能地喊:不要这样“得寸进尺”!
可是老二又一次对我说,妈妈,你放心,我保证会估量情况,适可而止。
老妈我只好揪着心观望,结果淌过那片不深也不浅的湖水,他顺利地到达浅滩。小双在哥哥的带动下,也踏水过去到浅滩和哥哥汇合。
从站在山上,到下到山底部,踏水过去到犀牛脚下,再去更远的浅滩,他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得寸进尺”。
而我从一开始的喊“不”, 到和他们汇合,担心一点点地减少,最后看到他们安全地在浅滩上跳舞,享受他们探险的快乐。
妈妈总是担心最坏的情况会发生,而习惯于说“不”。这是不是妈妈们的“通病”?
后来在山上的人,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安然无恙,也纷纷下山,去犀牛角下,去浅滩。
妈妈,总得有人带头,探路。老二说。
是的,可是你知道那个探路人的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吗?
04
43号人家
从犀牛石出来一路开车,最后落脚斯奈山半岛,草帽山下的43号人家。
户主是位女士,她告诉我,这房子是她小的时候住的,30年前,她父母把房子卖了,2017年她又把房子买回来,做airbnb。
我们住的3号房间,就是她小的时候住过的,房间里布置的非常温馨,她对这房子很有感情,做airbnb,都她是亲自打扫每个房间。
我们开到住处的时候,在门口有个纸条:欢迎琳达,你的房间是3号。这是我们一路airbnb,第一个有这么温馨的欢迎字条的人家。
1号,2号房间住的是一对德国夫妇,他们带着女儿旅游。这一路上,碰到最多的游客都是来自德国。
大家都说坐在草帽山下的餐厅吃饭是个享受,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餐厅早已预定满员了,我们只好吃了个简单的便餐,等着明天欣赏世界闻名的草帽山!

-版权归作者所有。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北美养娃那些事儿》
立足硅谷,放眼世界。《北美养娃那些事儿》由北美家长分享养儿育女,申请大学,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真实故事。
欢迎关注《北美养娃那些事儿》, 请扫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