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白药)凭借绝密配方曾是中医药行业的扛把子,但近期再因生产销售劣质口罩被没收产品并罚款。业内人士指出,云南白药近些年发展遇到瓶颈期,主业不断在弱化,突破也找不准发展方向。公司目前的大额对外投资不仅难以振兴主业,反而有使得主业陷入边缘化的危险。
━ ━ ━ ━ ━
再因不合格口罩被罚
天眼查App近日有消息显示,云南白药经营风险中新增一则行政处罚,公司因生产销售不符合经注册产品技术要求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没收其不符合经注册产品技术要求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35095只,并处货值金额22045.83元5倍罚款,罚款110299.15元。
处罚公告显示,云南白药于2021年3月5日接到浙江台州市药品检验研究院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后,3月10日向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提出复检申请。

3月19日,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出具了复检检验报告,检验项目“通气阻力”仍不符合滇械注准产品技术要求的规定。

云南白药自2021年3月23日收到不合格产品的报告后,主动从市场上召回了上述一次性医用口罩。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7月29日发布处罚结果,对云南白药作出没收不合格产品、合并罚款的处理。

8月7日,云南白药在其官网发布公告,解释口罩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口罩的原料熔喷布材质局部不均匀所造成的。
云南白药表示,公司所有采购的熔喷布通过合法合规渠道,均由正规厂商提供。发生问题后,公司及时协调供应商调整了原料包装规格,减少卷层的层数,有效避免了不均匀的现象。同时,还加大生产管控,强化抽样检测频度,确保了出品的口罩完全合格。
此外,云南白药还称已就此次事件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 , 并进一步强化了确保产品质量的机制措施。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这已不是云南白药的口罩第一次受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4月发布消息称,有47家企业的51个批次非医用口罩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其中云南白药生产的日常防护口罩规格为均码蓝色,生产批次为“2020-02-10/0004200201”的过滤效率、防护效果不合格,已经整改改正。

云南白药2020年年报显示,新冠疫情发生后,公司及时取得云南省首张医用防护口罩注册批件,建成4条高标准口罩生产线,产能达40万只/日。后续推出云南白药泰邦系列品牌口罩,产品类型包括“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公司主业的云南白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19年前,彝族乡医曲焕章研制出的主治跌打损伤、内脏出血的“百宝丹”。1955年,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将“百宝丹”的处方和技术贡献给国家,更名为“云南白药”。次年起,云南白药配方被列为国家最高保密等级——绝密级,保密期限为永久。

云南白药于1993年登陆深交所,成为云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的拳头产品多年来都是云南白药系列药品,如胶囊、散剂等。

1998年起,云南白药开始了多元化发展之路,特别是王明辉成为云南白药掌舵人之后,公司逐步形成了药品、日化品、中药资源和医药商业四大板块的业务格局。此后十多年,公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6%。云南白药牙膏系列产品在2020年时的市占率已经达到22.2%,位居行业第一。
━ ━ ━ ━ ━
药神变股神?
2016年,随着中央对国企改革的推进,云南白药也被云南省列入改革范围之内。

2017年,云南白药引入陈发树控制的新华都和吴光明控制的鱼跃医疗,在平分股权的改革之下,陈发树以自有资金83亿元、债务融资170亿元,合计253亿元,使得新华都与云南国资委一样获得了云南白药45%的股权,鱼跃医疗作为第三方平衡股权,股权比例为10%。

陈发树把云南白药当作自己的第二次创业,目标是“对标美国强生”。然而,改革后的云南白药,其业务增速反而减缓。公司董事长王明辉在202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增长曲线和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不匹配。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云南白药在“股神”陈发树的建议下,在资本市场上大动作不断。
2019年,云南白药反向吸收合并了公司股东白药控股,账面资金顿时暴涨百亿,加上“股神”陈发树和医疗器械新宠鱼跃医疗的加持,云南白药在投资领域愈发显示出吸金魅力。截至2020年末,除了账面上152.8亿元货币资金之外,云南白药还有交易性金融资产112亿元、基金产品19亿元。

云南白药的投资范围逐渐从保本理财扩大到了股票、债券等,2020年,公司净利润55.11亿元,其中投资收益高达26.18亿元,占比47.5%。

2021年4月28日,云南白药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表示,实现营业收入103.28亿元,同比增长33.38%;实现净利润7.63亿元,同比下降40.48%。云南白药证券资产损失主要是投资了小米集团和伊利股份两只股票,在一季度该项投资亏损了8亿元左右。

正当投资者对云南白药赚快钱的投资模式提出质疑之时,公司却在投资上又拿出了大手笔了。

2021年5月12日,云南白药公告称,拟投资112亿元,参与上海医药的定增计划,若定增成功,将持有上海医药18.02%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112亿元对云南白药来说并非小数目,相当于此前四年的扣非净利润的总和。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白药被投资对象——上海医药是国内第二大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实控人是上海国资委。公司营业收入近9成来自于医药分销业务,与云南白药的医药商业板块性质一样,毛利率只有7%,比云南白药还低2个百分点。此外,上海医药的资金面也不容乐观,资金缺口逐年增大,截至2021年3月底,资金缺口已经高达87亿元。
业界分析,上海医药此次募集资金的目的,并非投入产品研发,而是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债务。
━ ━ ━ ━ ━
瓶颈与出路
大白财经观察检索发现,云南白药从2011年开始再次进入低速增长期。2016年之后,公司业绩增速更是下降为个位数,扣非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79%。百年老店进入了瓶颈期,曾经火爆的牙膏销售,也似乎遭遇了天花板。

自2015年起,受到医保控费、两票制等政策影响,同期国内生物药、抗癌药研发风起云涌,多家传统中成药企业纷纷转型。但是云南白药固守秘方,导致该板块收入近六年平均增速只有1%,2020年时该业务毛利率只有9%。

2018年,云南白药引以为傲的牙膏陷入“氨甲环酸”风波,被外界质疑防治牙龈肿胀和止血功能到底是哪里来的。

云南白药对此紧急回应:牙膏组合使用的所有成分均符合国家(GB22115《牙膏用原料规范》)和国际的相关通用规定,无违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用成分;氨甲环酸是广泛运用于功效牙膏中的一种常用成分,目前国内外多种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此事遂不了了之。

2020年8月,一直稳坐中药股头把交椅的云南白药,市值首次被同为百年老字号的片仔癀反超。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相比云南白药在资本市场上的一掷千金,2017年至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占收入比重不足1%,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有业内人士指出,云南白药近些年发展遇到瓶颈期,主业不断在弱化,突破也表现出找不准发展方向。对于医药公司来说,研发是立身之本,云南白药目前的大额对外投资不仅难以振兴主业,反而有可能逐渐掏空公司,使得主业陷入边缘化的危险。

公开信息显示,云南白药近几年在新业务板块上的创新进度也极其缓慢。茶品业务收入占比极小,2020年首次在年报中披露的医美板块,还处于业务战略规划阶段;工业大麻业务更是刚刚挂牌成立研究中心。公司积极布局的骨伤科建设新赛道,自2018年提出后已过去三年,建立的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于2020年5月正式揭牌,科研场地还在准备装修阶段。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云南白药前期作为纯国有企业,特别是其位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通病”问题。企业引入陈发树等资本运作高手后,可能会给企业引入市场化经营的动力,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资金面上相比过去更有优势。毕竟陈发树在企业内的话语权有限,云南白药的根本竞争力依然来源于产品本身,但其经营管理仍然受限于国有企业传统思维、背景经验和管理模式的制约,依据云南当地营商大环境抉择发展之路。由此来看,一个陈发树无法实现对云南白药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沈萌表示,云南白药虽然配方受到保护,但其应用领域限制于外伤与止血,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场景比较窄,相比于其他具有解毒、美颜功能的老字号药品,其应用领域就没那么大,在市场上很难营造出潜在消费印象与需求。云南白药投资牙膏获得成功,因为其牙膏的消肿止血等功效和云南白药固有的功能高度契合。公司投资的其他项目,除了起点不高,和同赛道竞争者相比更不具备经验优势,其衍生产品应用场景和其打造的云南白药品牌没有关联性,产生不了引起消费的想象空间,也很难形成消费概念和竞争优势。如何突破当前的瓶颈期,是云南白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撰文丨孙涛
程序编辑丨朱向锋
稿件统筹丨赵三军
消费维权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文章请在公号留言,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和ID,同时请勿删除文中“大白财经观察”等字样,否则本公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往期回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喜欢点个
点亮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