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家)因发布虚假广告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罚款172.51791万元。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这已不是宜家首次被行政处罚,该公司还曾因商品质量问题被行政处罚多次。网友评论称,希望宜家借此可以长长记性,好好做品牌。
━ ━ ━ ━ ━
因虚假宣传被罚172万余元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宜家为推广其“GUNRID古恩里德”窗帘产品,自行设计主要内容为“旧材料,带来新空气”“空气净化窗帘GUNRID古恩里德¥299/2幅”“由回收PET瓶制成”等广告,并于2020年8月29日-10月13日期间在上海地铁灯箱和小红书App对外发布。
处罚决定书称,上述广告中宣传的“空气净化”功能所依据的是在限定的试验条件下针对特定目标污染物对窗帘样品进行检测而得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净化结果的报告。而窗帘实际使用的生活环境条件与试验条件相差甚远,并不能有效发挥该窗帘的空气净化功能。消费者调查显示:“空气净化”功能是消费者购买广告宣传窗帘的主要因素,且在消费者知晓试验条件后购买意愿发生了较大转变。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认为,宜家将在限定的试验条件下针对特定目标污染物对窗帘样品进行检测所得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净化结果进行广告宣传,忽略了窗帘实际使用的生活环境条件,引起消费者误认为该窗帘无使用的限制条件、使用了该窗帘即可净化室内环境中的多种污染物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误导了消费者,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
决定书称,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一款“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之规定,构成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二项“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规定的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鉴于当事人积极配合案件调查,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罚款人民币173.51791元。
8月4日,“宜家因发布虚假窗帘广告被罚172万元”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大企业竟然发布虚假广告,只能说监管不严不到位吧!希望宜家借此可以长长记性好好做品牌。”
“大家都忘了宜家抵制新疆棉了吗?!现在又虚假广告了。”
“美其名曰“空气净化窗帘”,说难听点就是割韭菜(收)智商税罢了。”
“因299罚一百多万不值当。”
“谁都希望有能好的宣传效果,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实事求是。”
相关责任人是否已被作出处理?8月5日,大白财经观察按照宜家官网公布的联系方式致电宜家公关团队,暂未获得回复。
━ ━ ━ ━ ━
曾因产品不合格被罚
企查查App显示,宜家曾多次被行政处罚,2020年3月,该公司因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被罚没约50万元。
行政处罚书显示,2018年4月起,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宜家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委托境内外三家代工厂生产福利蒂德斯屉前板、斯多瓦框架、斯多瓦格朗抽屉、福利蒂德斯柜门等家具组成材料,陆续发往北京、上海等宜家销售终端以斯多瓦格朗储物组合(儿童柜)及斯多瓦玛拉储物组合(儿童衣柜)产品形式对外销售。
2018年9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委托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北京西红门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在售的上述产品进行了抽检,经检验,上述两种产品的孔及间隙项目均未达到GB28007-2011《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强制标准条款(5.1.3)的要求,判定为不合格。
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条例,宜家被责令改正,罚款47.342802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450495万元。
━ ━ ━ ━ ━
曾陷入安全事故风波
大白财经观察梳理发现,除产品质量问题外,宜家还曾陷入安全事故风波。
2017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2岁的男孩儿 Jozef Dudek 在睡梦中被翻倒的宜家马尔姆(Malm)三式抽屉柜压住致死。这导致国内也对宜家马尔姆柜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认为宜家应该进行召回。
2017年12月,上海市质量技监局针对社会关注的宜家“马尔姆”橱柜系列产品召回情况,约谈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要求企业切实履行召回义务,立即组织开展缺陷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约谈中,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就近期宜家北美市场再次召回部分抽屉柜产品情况进行了说明,就相关缺陷产品信息、召回处置措施等回答了质监部门提问。
上海市质量技监局指出,实施缺陷产品召回,是预防和消除产品缺陷可能导致的伤害,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对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积极妥善处理产品质量问题;要认真组织调查,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积极开展缺陷产品调查分析,评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要体现社会责任,积极主动承担起企业的产品质量主体责任。
此外,宜家还曾因“水杯爆炸”事件惹上官司。2017年,北京市民王女士使用宜家一款名为斯黛纳的玻璃水杯喝水时,水杯突然爆裂,送医后下唇缝合4针,一颗门牙断裂。随后王女士将北京西红门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双倍赔偿。
2018年7月,大兴区法院一审判决宜家赔偿王女士各项损失4万余元,然而双方均不服判决提起上诉。随后北京市二中院再次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院表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应当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二是仍然生产或者销售,三是造成他人生命健康损害。综合现有在案证据,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宜家在销售涉案杯子时具有明知、欺诈或者恶意的主观状态,因此王女士要求双倍赔偿的请求,法院难以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宜家是是一家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由英格瓦·坎普拉德1953年在瑞典小镇阿姆霍特创立,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0,000个产品,在全球29个国家/地区拥有300多个商场。
撰文张晓雨
程序编辑丨朱向锋
稿件统筹丨赵三军
消费维权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文章请在公号留言,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和ID,同时请勿删除文中“大白财经观察”等字样,否则本公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往期回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喜欢点个
点亮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