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一切所需的,来就近我。

带着感恩进入我的同在,感恩将打开通向我宝藏的大门。

当你心怀感恩,你肯定了一个核心的真理,就是“我是良善的”。

我是光,在我里面毫无黑暗。

对于我全然良善的确信,将满足你对安全感的基本需求。

你的生命不是罪恶之神的心血来潮。

掌管你生命的那一位是完全值得信赖的,在这样的认识中安息。

带着大胆的期待,来就近我。

没有什么你的需要,是我不能供给的!


诗篇95:2

 2 我们要来感谢他,用诗歌向他欢呼!

约翰一书1:5

 5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

译自Sarah Young 《Jesus Calling》



译后感

在你的生命中,可曾经历一些至暗时刻、死荫幽谷,看不见一丝亮光,看不见一线希望?

我想每个人应该都是有的。


生完二宝的几个月,因为盗汗,每晚醒来,全身的睡衣、身下的床单都湿透,每天盖的被子越来越厚,我曾无比绝望。心里一直有两个声音交战。一个说:“放弃吧,如果神是全能的爱你的,为什么会这样?”另一个声音说:“神是良善的,他向我所怀的是赐平安的意念,他叫万事互相效力,为叫我得益处。”


那时,我常思想狱中的约瑟与逃亡中的大卫。


约瑟有神给的梦,大卫有先知的膏抹。但是眼见的景况与这些神给他们的应许,实在天差地别。我很好奇狱中的约瑟与逃亡中的大卫,他们可曾怀疑抱怨过神?


对于约瑟,圣经没有记载他的抱怨。但是圣经上记载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狱的眼前蒙恩。”(参创世纪39:21)经上也记载了,约瑟蒙神启示,为酒政、膳长和法老解梦(参创世纪40-41章)。除了耶稣基督之外,约瑟应该是圣经里最完美的人了。在各样的境况中,他完全相信顺服神,且拒绝行任何得罪神的事。也许在被哥哥出卖的时候,他心里会有伤心痛苦,被冤入狱时,会有愤愤不平。但是约瑟从未因自己的环境怀疑神的信实与良善,也从未停止与神的亲密关系。更未曾质疑神为什么不搭救自己,为什么让这些事情发生。他只是简单地在各样的环境中信靠神跟随神。


比起约瑟,似乎大卫离我们不是那么遥远。


在诗篇里,记载了大卫在神面前的各种哭诉:“  耶和华啊,求你可怜我,因为我软弱。耶和华啊,求你医治我,因为我的骨头发战。我心也大大地惊惶。耶和华啊,你要到几时才救我呢?耶和华啊,求你转回搭救我!因你的慈爱拯救我。”(诗篇6:2-4)“耶和华啊,你为甚么站在远处?在患难的时候为甚么隐藏?”(诗篇10:1)“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诗篇13:1-2)“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为甚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我的神啊,我白日呼求,你不应允,夜间呼求,并不住声。”(诗篇22:1-2)


于我,这些话真是无比熟悉亲切,相同的呼求,相同的抱怨,甚至是对神的质问。想必很多人会有同感。


但是读完诗篇,我发现自己跟大卫不一样的地方是,大卫在把自己所有真实的情感带到神面前,甚至在质问神为什么不搭救之后,最后总是被神带领,回到对神属性的宣告,对神的敬拜赞美上。


如诗篇 13篇的结尾是:“ 但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 22篇的结尾是:“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赞美你……因为他没有藐视憎恶受苦的人,也没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吁的时候,他就垂听。我在大会中赞美你的话是从你而来的;我要在敬畏耶和华的人面前还我的愿。”


诗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章节,大家可以自己去阅读。


所以,在患难困苦中,我们有悲伤绝望、恐惧害怕,都是正常的人的反应。我们不要因此认为自己不属灵,给自己定罪,甚至在神面前伪装自己。我们可以像大卫一样,带着自己所有真实的感受来到神面前,向神呼求。


但是大卫给我们一个榜样,就是我们不要停留在自己的情绪里,而是靠着对神属性的宣告与相信,被神搭救,出离这样的情绪。好叫神能进入我们的环境,为我们争战。


我们能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需要有对神的属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就是今天的灵修文章里提到的,神是良善的,他总是良善的。他向我所怀的意念永远是赐平安的意念!


在这个犯罪堕落远离神的世界,我们会因为各种原因经历苦难,但主耶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亲爱的肢体,如果今天你正经历死荫的幽谷,可以读读诗篇,我们可以像大卫一样,宣告神的属性,他的良善,他向你所怀赐平安的意念,从而被搭救出离绝望,得享属天的平安,并在他里面,经历属天的得胜!

译者简介
晓心,女,与先生育有一儿一女,全职太太、母亲。
十三岁信主。致力于学习圣经,按着真理认识神,在有限的年日做基督的门徒,做神人之间的桥梁。
注明:文章标题为公众号编辑添加,非译者和作者所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