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在十几个小时后,就变这样了。
这也是意料中的事。但同时也颇感意外,感到莫名。
意外和莫名的是,似乎那个人,人们都不能批评他的那种丑陋行径了。
所以,关于那个人,我们现在不敢点其名,指其姓。
但那个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复旦校园里的一病人”,或者“观网病人”。
所谓“病人”,有精神上的病,有心理上的病,也有价值观上的病。
这样的病人,就是德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歌德口中的那样的人:
那个人,自称复旦“人气讲师”,人称“观网男孩”。
在昨天的文章中,一个在复旦工作了整整十七年的老师在闲谈集的留言区里的留言,顿时令人心生敬佩。
考虑到昨天的文章被不见了,这里一定有原因,所以截屏时很有必要为这位好老师做些隐私保护,为其头像和网名打上马赛克。
这位复旦老师在留言区里是这样说的:
我敬佩这位复旦老师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他真的很有勇气。这种勇气,我们可以用当时的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卓绝”来形容。而这,才是大学之谓大学的本质所在。
复旦有这样老师,真是复旦之幸。复旦学子有这样的老师,真是复旦学子之幸。
中国的大学有这样的老师,真是中国的大学之幸。中国的大学学子能有这样的老师,真是中国的大学学子之幸。
说到大学的本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其中,哈佛大学校长是这样说的:
哈佛大学校长所说的“目标”,我的理解就是“本质”(一篇旧文,可点击:你知道谁胡说八道吗?)。
这样看来,作为大学老师,不仅不能带头进行胡说八道,而且要教会学生不能胡说八道,同时更要教会学生能够辨别究竟谁在胡说八道。
这样看来,不能胡说八道以及能够辨别究竟谁在胡说八道的基础,就是培养自己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不盲从也不迷信任何所谓的权威,并且能发出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声音。
所以,说到最后,我们要与胡说八道的人割席而坐,要与胡说八道的人抗战到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