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贝小戎
《权力的游戏》作者马丁说,他收到无数粉丝来信,请求他写点更露骨的男男场景,写这种信的主要是女性。据统计,男男小说的作者有80%都是女性写的,读者也多为女性。
直女为什么要读关于男同性恋的小说?美国女作家丽思·格雷林认为原因有三。首先,阅读是一种人们能够接受的逃避现实、空想的方式,对直女来说,这种小说是终极形式。一些女性受够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喜欢想象不是性别预先决定的操控、服从和权力关系。
《山河令》剧照
而且,很多女性认同书中的男性角色,有的女性觉得这种小说很安全。在故事中,她们不需要把自己认同为女性,能够作为旁观者来放松、享受。男性角色成了现实和小说之间的一种缓冲。
其次,异性恋爱情的各个角度、各种风格、各种背景都被写过了。书籍、电影、音乐、广告中无处不在。而且很多直女已经经历过跟男人的爱情了。为什么不读一些她们没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呢?最后,如果一个男人很性感,两个男人就是双倍的性感。
英国评论家约翰·萨瑟兰说:“小说所做到的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便是自我探索。这仿佛是小说作品与自己的一场游戏,在其中,小说作者不断试探着自己的边界和试验着各种技法。小说可谓是诸多文学体裁中最具有自我意识也最有趣味性的一种。”
《经济学人》说:“随着同性恋变得日益平常,成为异性恋作家们毫无阻碍地探索的区域,同性恋作家们将来还能写什么呢?”现在又有很多女作家来抢生意。一位女作家说她们之所以可以探索男性的恋爱,是因为女性知道浪漫的价值。
《镇魂》剧照
女性还喜欢平等的关系。平等非常性感,在两个男性的关系中,社会不平等完全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男男小说让作者和读者有机会探讨禁忌之恋、面对压迫时的真实自我、不顾一切的爱。这些主题对女性有吸引力,是因为女性把浪漫爱情视为很高的理想和核心的生活目标。两个平等的人之间的爱情,自发地尊重对方,在现实中很少发生。有人掌握了理解男性头脑的钥匙,这也让很多女性感到很有吸引力。男人好像有一套行动密码和线性的思维,小说对它们加以破解。
女性作家为什么不能写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写惊悚小说的也不是连环杀手,写历史小说的也没有回到过去当国王、弄臣或弓箭手。写作最重要的是共情的能力,去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想象他何以成为他。同性恋文学的主题并不新鲜:疏离感、社会压力、求爱,这都是人类生存状况的一部分,任何能够审视人的内心的人都可以去写。这类小说也有其更复杂的层面,家人是否支持,是否公开,是否接受自己的本性,事业和朋友的支持等等。
很多女读者在读这类小说时,某种程度上已经习惯了“像一个男性”那样阅读。在惊悚小说、幻想小说和科幻小说中,主角都是男性,而这些作品有许多女读者。一位女士说,从男性的视角阅读可能是习惯造成的喜好,而不是因为主动的选择。
大部分主流书籍都是男性视角的,我喜欢读探险故事、20年代的侦探小说、60年前的间谍小说。连女作者也是用男性视角来写的,有的在写作时把自己当作男性。一位科幻作家说,她把自己当作男性作家。读者和角色之间的互动非常复杂、多元,认为女读者不能或不想认同男性角色,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小瞧了读者的想象力和文本的唤醒能力。毕竟,我们经常读到一些距离我们极其遥远的人物,我们为什么要津津有味地读关于太空海盗、神经质的摇滚明星、忧郁的丹麦王子的书?小说写的不是合理地梦想成真或简单的身份一致。
美国作家约瑟夫·爱泼斯坦的新书《八卦》中专门有一章写“同性恋八卦”,解释了为何“同志文学”与八卦紧密相关:“直到近年来,很多同性恋还不得不隐藏他们真正的性取向,由此他们自然地培养出了侦测生活中的隐藏因素的高超鉴别力。对那些没出柜的同性恋来说,很少有比被隐藏的东西更显眼的了。
在远古时代,教育是通过哲学对谈和同性恋关系来传递的,后来因为普遍出现的色情趋向,男同性恋逐渐失去了道德上的托词。生于1940年的埃德蒙·怀特对自己的同性取向却写得很直率、频繁。二战前,同性恋是几乎从未被写及、未加讨论的肮脏的秘密。战后,突然间一伙同性恋作家大胆地把他们的个人经历用到了作品中。起初他们很公开,后来因为受到评论人士和记者们的攻击而变得更加小心。但其他作家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
《上瘾》剧照
50年来,同性恋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改变了美国,他们起初被视为法外之徒,现在被视为先锋。最初的戈尔·维达尔、艾伦·金斯堡和詹姆斯·鲍德温等人聪明、能说、精力旺盛、固执且勇敢。他们也都很有趣,他们也很好斗,毁灭自己。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几乎所有人都曾经一度是伴侣。
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获得了普利策奖,还被改编成电影,托尼·库什纳的《美国天使》也获得了普利策奖。吊诡的是,现在“同性恋们赢得了他们的权利,却失去了他们的文学”。
END
本文作者:贝小戎
微信编辑:同同

监制:L.L.
作者档案
贝小戎
本刊主笔,写思想栏目时署名薛巍,哲学硕士,假装读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人公号:贝书单(ID:bookpage)
个人微博:@贝小戎

⬆️  扫描二维码,关注「贝书单」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本周新刊「 默克尔 」
点击图片,一键拥有它!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默克尔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