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迎来“开门红”,今年春节档创下了近二十项新纪录。最强春节档的诞生显示出中国电影强大的应变能力、内生动力和蓬勃生命力,也证明中国电影人才不离场、观众不离场、投资不离场。
来源:传媒内参
文/唐瑞峰
“中国电影仍然处在黄金发展期,投资不会离场,人才不会离场,观众不会离场。”随着“最强春节档”诞生,这句对电影行业发展态势的预言再一次被验证。在经历2020年春节档空缺后,2021年春节档强势回归,中国电影行业继续保持着有力而稳健的复苏节奏,最强春节档的诞生也显示出中国电影强大的应变能力、内生动力和蓬勃生命力。
创近二十项新纪录
中国电影迎来“开门红”
截至2月18日0时,春节档电影实时总票房已突破80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同时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其中,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全国3400多万观众走进电影院,全天产生票房超17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的单日总人次和单日票房的纪录。
毋庸置疑,中国电影迎来了“开门红”,粗略统计,今年春节档创下了近二十项新纪录。
从总票房来看,截至2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2.29亿,总场次1638.74万。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破百亿比2020年早了230天。

就单部影片来看《唐人街探案3》已打破13项影史纪录:中国影史首日人次纪录、中国影史悬疑片首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春节档影片首日场次纪录、中国影史悬疑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国产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电影市场最快破10亿纪录等。
此外,本次春节档还造就了中国影史首位100亿票房导演、中国影史票房第一演员、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截至2月14日21时35分,陈思诚导演作品票房破100亿,成为中国影史首位100亿票房导演;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沈腾主演电影票房突破185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演员,超越了此前的票房第一的黄渤;截至2月16日上午9时,春节档影片《你好,李焕英》总票房超过18亿,打破刘若英《后来的我们》13.6亿的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刚需更刚
“最强、最贵春节档”是如何诞生的?
“春节档火爆,‘一则亲戚朋友同学假期娱乐消费的刚需;二则旅游流动减少,使刚需更刚;三则影片类型比较丰富;四是票价大幅度提高。’”对春节档的火爆,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如此分析。
事实上,在春节档前夕,行业对春节档的表现一度存疑。从春节档的战绩来看,剖去市场经济复苏、人民消费水平提高、文化消费潜力释放等宏观因素,最强春节档的诞生离不开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
压抑的消费需求充分释放牛年春节档火爆,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年节时文化娱乐消费的刚需。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看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生活的“刚需”,在春节期间看电影也逐渐成为“新年俗”。此外,由于2020年春节档空缺,2021春节档一定程度上扮演着两年春节档的“二合一”的角色,市场对2021年春节档的期待已积蓄两年之久,去年被压抑的春节档观影消费需求也得到充分释放。
“就地过年”刚需更刚。据商务部初步摸排,今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就地过年”人数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万。由于大批中国人放弃回乡过年,“就地过年”使得春节看电影“刚需更刚”。在服务‘就地过年’过程中,电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电影票房大多是由留在所在城市过年的工人和办公室白领推动。
票价高涨抬高了总收入。“电影票太贵”成为今年很多观众吐槽的一个普遍现象。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春节档全国平均票价为49.1元,比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高出4.5元,增幅为10%。在春节档全民观影的热潮下,电影票变成紧俏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票价高涨也进一步抬高了票房总收入。
影片供给比较充分、类型多样。2021年春节档共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人潮汹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等涵盖喜剧、悬疑、奇幻、动画等丰富类型的7部新片上映。目前来看,《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人潮汹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7部影片票房均已过亿。春节档优质影片众多,整体获得了观众较高的满意度评价, 7部主调查影片满意度均超81分。
“救命档”
万达电影、北京文化或成大赢家
电影撤档、影院关闭、拍摄停滞……在疫情阴霾笼罩下,电影行业被迫按下暂停键,2020年全年票房损失预计超过300亿元。根据此前影视公司披露的年报预告,2020年,19家影视上市公司,有15家亏损,只有4家盈利。整体来看,19家影视上市公司2020年合计净利润为亏损141.85-165.23亿元。
比如,万达电影公告称,考虑减值后,亏损61.5亿元-69.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7.29亿元;文投控股的亏损额之大仅次于万达电影,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到-35亿元;中国电影则出现了上市首亏,预计2020年净利亏损4.65亿-6.75亿元;上海电影预计亏损3.8亿-4.56亿;金逸影视预计亏损4.56亿元-5.76亿元。
可以看出,对电影公司而言,今年春节档的重要性远超往年,用“救命档”来形容毫不为过。春节档火爆的同时,其背后的影视公司业绩也将得到巨大提升。从目前票房成绩来看,万达电影、北京文化或将成为最大赢家。

《唐人街探案3》出品方包括万达电影、中国电影,联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业、猫眼娱乐、金逸影视、欢瑞世纪,其中万达电影为影片主控方,投资比例最高。万达电影在2019年合并万达影视时曾发布公告称,处于《唐人街探案3》主投资和主控地位,根据此前公告披露的数据,万达电影在《唐探3》的预计投资比例为34.5%,预计成本为4.475亿元。
万达电影此前发布的公告称,不考虑资产减值,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1.5亿元-24.5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1.4亿元;考虑减值后,亏损61.5亿元-69.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7.29亿元。据悉,《唐人街探案3》成本在5亿元左右,该片票房预期在45亿元-50亿元之间,万达电影获得的净利润预计可达1.91亿元-2.38亿元。

《你好,李焕英》的主控方为北京文化,出品方还包括猫眼娱乐、阿里影业,联合出品方包括中国电影、横店影视、华谊兄弟。上海某基金公司研究员判断,若《你好,李焕英》票房达到50亿元,相关出品方的收益将非常可观,猫眼娱乐或可盈利4亿元-5亿元。
北京文化的2020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4亿元至7.9亿元。2020年,因疫情以及一系列暴雷事件,北京文化录得净亏损超6.4亿,上月底更公告称发生了5亿元贷款逾期。作为电影《你好,李焕英》投资方之一,该影片逆袭成功或许能够有助于公司业绩改善,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利好。
电影产业曙光已现
市场继续全面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电影春节档也提振了沉寂已久的影视板块。周四,A股迎来牛年首个交易日,影视传媒板块集体高开。北京文化开盘一字涨停,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涨超5%,华谊兄弟涨超4%,上海电影涨超4%,唐德影视涨3%,横店影视涨近6%。
可以看出,最强春节档的诞生不仅仅是观众加速释放的观影热情,也是中国电影创作水平的稳步提升,从单一喜剧类型走向多元,国产电影正成为春节档名副其实的主力军,中国电影市场正逐步扩大成熟,影片质量进步也有目共睹。
最强春节档也佐证了,观众并没有因为疫情习惯宅在家中看电影,他们还是要去电影院里感受电影的“社交功能”,这也证明中国电影人才不离场、观众不离场、投资不离场。
春节档是电影市场一年的晴雨表,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市。随着疫情逐渐消除,院线加速复苏,春节档电影的市场空间还将得以继续释放,观众对优质电影的需求也将更加凸显,整个产业链上也会因此而受益。
部分资料来自: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证券报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