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可能觉得自己过得比古人幸福。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娱乐活动少之又少,一定非常无聊。但如果你去各大博物馆深入探访一下,就会“真香”了。
古人的生活可以多有趣呢?
他们在追逐流行时尚方面,甚至超过现在的时尚博主。
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就是最好的见证者。这个有着中西亚酒具中常见造型的玛瑙杯,居然出现在唐朝的餐桌上。可以想见唐朝贵族以胡风为潮流的时下盛况。这不禁让人想象当时的宴饮是多么新奇热闹。人们着胡服、吃胡食,推杯换盏,饮葡萄美酒作诗畅谈。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盛世气象,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镶金兽首玛瑙杯
闲下来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又会干什么呢?这个问题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听说唱。
如果你还是持怀疑态度,看看国博展出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就知道了。在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经非常流行。那时候的说唱是单口相声、二人传、脱口秀的综合版本。这对rapper的要求更高,不但要口才好,还要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只看那陶俑,一手夹鼓,一手拿鼓棒,说到高兴处,开口大笑,连额头的皱纹都染上了喜悦的气息。在这些说唱艺人的带动下,台上台下一定热闹非凡。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那么,古代的流行音乐是什么曲风呢?
去听听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来自2000多年前的乐器,一共有60几件,除了每一件能奏出不同音阶外,整套还拥有全套12个半音,可以演奏很复杂的音乐。1997年香港回归时,谭盾作曲的《1997:天-地-人》就是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
曾侯乙编钟
通过探访博物馆,你甚至可以发现古人对死后世界是怎样想象的。
国家博物馆藏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仔细看上面的图案,人脸的耳朵和嘴都由鱼组成。鱼和水有关,而在当时的人看来,冥界是一个水的世界,里面有鱼游动。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
人面鱼纹彩陶盆
你发现了吗,换一种角度看历史,其实非常有趣。文物不只是庄严陈列在博物馆内的“贵重物品”。它们不但是古人喜怒哀乐、生活奇趣的玩伴,也是王朝迭代,繁荣兴衰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历史中不只有卧薪尝胆的典故,在越王勾践剑的讲述中,吴越之争、金戈铁马等激荡人心的故事终于有了落脚点。
越王勾践剑
在故宫博物院藏着的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告诉了我们宋朝究竟是如何清雅,那莹润光洁的釉色,自然的浓淡对比,一如宋朝文人的风骨气度。而那失传已久的宋汝窑工艺,更是将那造极之世拉回到我们眼前,让我们亲眼看见当时文人们的审美和日常。
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通过陈列在卢浮宫的“米洛的维纳斯”,我们能看到古希腊人理想美的标准。如今模特走t台,也会摆出相似的姿态,这就是古人对于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米洛的维纳斯

通过博物馆的连结,古代文明不再是隔着时间长河的模糊影像,而是具体的、丰富的生活,和那些鲜活的人。
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文物背后更多的故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譬如能不能把各大博物馆“串”起来,让我们看一看完整的历史呢?
能不能教会我们自己去欣赏文物的本领?
能不能干脆打通东西方,让我们看一看全球的知识盛筵?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历史上的碰撞、情怀与文物故事,那么中读音频课《博物馆观看之道》第一季和第二季一定是最可靠、最能让你惊喜的选择。
这是一门三联精心策划的精品课,里面有:
1、几乎权威的主讲人阵容;

2、200+件镇馆之宝,更全面的科普;
3、“实地”体验,云打卡全球30+座博物馆。
现在购买,原价397元,限时特价199元。轻轻一点,就可以拥有一个随时听的“国家宝藏”。
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购买课程👇
课程亮点
01
一线学者,专业解读:24位一线知名学者专家的精彩解读
这门课的主讲人都是有资历、有经验、有情怀的人。
他们有的是知名高校的教授,也有的专门在博物馆里埋首研究文物,可以说是最了解这些博物馆的人。
譬如在第一季里为我们介绍卢浮宫博物馆的李军教授,他曾多次出入卢浮宫。
对他来说,研究卢浮宫里的馆藏文物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对卢浮宫的每一个角落,他比我们都要熟悉的多,自然也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游客体验不到的惊喜。
而他和那些作品之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那种震撼和心灵感应”,也要追溯到那个时候。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圣安妮与圣母子》等等藏在卢浮宫里的旷世经典,他都会为我们细细解读。
又如在第二季里为我们展现秦汉风貌的陈刚,他是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也是大云山汉墓发掘者。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由他来讲述马王堆汉墓帛画的故事,再合适不过。
南京博物院与马王堆汉墓帛画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引路人,而我们的主讲人也会在讲课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思考,实打实地提升我们的眼界。
光是第一季的主讲人阵容,就足够权威👇
02
体系完整,层次清晰:帮你系统全面地提升鉴赏水平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并不缺知识,缺的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而我们推出的这两门课,章节之间环环相扣,提纲挈领,致力于帮大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文物鉴赏水平。
在第一季里,开篇由著名艺术史学者巫鸿教授来解读博物馆的观看之道,让我们明白看真迹和原作的意义;
接下来,每一位知名学者会轮流上阵,带领我们走近全球各地的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埃及开罗国家博物馆......这些听起来就如雷贯耳的著名博物馆,我们都会跟着学者们一一踏入。
大英博物馆
在第二季里,我们按照历史顺序展开讲述,用100余件文物依次串起中国文明史,从史前文明直至明清的每一个重大历史阶段,我们都不会放过;
期间,我们讲解的每一个文物,都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里精挑细选而出,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20余座国内著名的博物馆,都揽括其中。
故宫博物院

03
深度挖掘,细节翔实:带你了解普通参观者看不到的细节
一般人参观博物馆的步骤是:进馆——看展品——看展示牌说明——拍照——离开。
这样的走马观花的参观方式,很难给我们留下有用的印象。
图源:flickr
为此,我们的课程会关注更多、更丰富的细节,以“馆长”的视角揭秘博物馆里的秘密,譬如:
神秘的玛雅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米洛的维纳斯为何会成为理想美的典范?
书法作品中的经典,为何多是草稿?
金缕玉衣其实意味着对永生的追求?
三星堆文明为什么会造这么多古怪的人像?
......
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能让我们在聊天时拥有更多丰富的谈资,也能快速拉近我们和文物之间的距离。
我们希望,听过这门课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信、从容地走进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座博物馆。
限时特惠

原价:397元
限时特价:199元
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购买课程👇
课程大纲
第一季
《博物馆观看之道——解密100件全球镇馆之宝》
第二季 
《博物馆观看之道——100件文物里的中国史》
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购买课程👇
作者:鞠欧
排版:鞠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