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上着爽,上完心里慌。
2020年第一学期刚结束,家长对网课的议论纷纷开始了。在一篇爆火的家长吐槽贴里,有人说:“本来成绩挺好的孩子,上完网课怎么感觉对学习没什么热情了”,但也有人表示:“孩子上完网课感觉变了个人,经常拿着平板看回看,反倒越来越爱学了。”
随便刷刷知乎上关于网课的回答,都能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对于不少刚接触网课的家长来说,他们对网课的顾虑一直没有消除过。
虽然他们能看到各种各样因网课考上理想大学的真实案例,通过网课掌握积极学习习惯的“朋友家的孩子”,但落回到自己的小孩身上,他们总在担心:网课是否真的有效。
哪怕孩子能踏踏实实坐下来用网课学习,家长的脑海里还是会飘过一些极端案例,担心他们会借上课的名义打游戏,作业全靠网上搜索。去年疫情期间,就有一个安徽的初二学生这样玩了两个月,游戏打到了全国前五,成绩却从班级前十掉到年级倒数,甚至不愿意返校念书,只想在家上分打排位。
图片来自《极光2020年K12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数据报告》
回望2020,网课不断受到广泛的争议和讨论,但当我们步入2021年,数据却暗示了网课正在成为主流教育选择的事实。根据《极光2020年K12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各大网课APP的月均使用时长几乎都保持在1小时以上,用户画像也实现了从一线到五线城市的覆盖,市场规模则或许将突破5000亿元。
那么,如何看待网课的“好”与“坏”,如何让它真正帮助到学生?这一切,又到底取决于什么?
0/1
痛点之下:
“零约束”的网课,提分全凭自觉?
“闺女上了大半年网课,早就习惯了呆在家里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也没调整过来。这次期末考试回来,告诉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的各科成绩,没有班级和年级的排名,可是哪次考试不排名呢?”
如果说学校的生活像一种苦修,每天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划和作业任务,那么躺在床上动动小手就能学习的网课,更像一次度假。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因此对网课的效果产生了质疑,往往抱着最低限度的要求看待它,甚至连一位线下培训机构的校长都表示,“5月份的时候家长纷纷打来电话,询问线下班什么时候能恢复,一个五年级数学只考了30多分的学生家长都快急哭了。”
连远程办公的成年人都会忍不住走神儿,更何况小朋友
换句话说,网课看上去几乎不存在所谓的约束力。这里既没有点名提醒,也没有随时有可能扔过来的粉笔头,老师的头像只占屏幕上的小小一角,也不知道屏幕对面的学生是在认真听课,还是自由散漫——难道说上网课,真的只是上了一种寂寞?

不过,那些因为网课得到了分数上大幅提升的学生该怎么解释,难道他们的头脑真比其他学生更有天赋?一线教学超过十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如今在清北网校任职的小学数学老师张永福点出了背后的门道:“对于主动学习,愿意思考的同学来说,网课是非常适合自主学习的方式。”作为专注于数学思维培养,用户评分常年第一的名师,他对网课有着另外一种看法:“网课老师,既要有调动学习兴趣的能力,避免他不集中注意力,又要有极强的专业能力,把知识简单高效地讲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在网课上找到学习的快感。”
作为清北网校小学数学的教学负责人,张永福也经常带领老师团队进行教研,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更能了解学生们的不同诉求
他用最容易走神,也最容易放弃的小学数学举例,“教数学没有什么容错率,一旦小孩子觉得枯燥,他立马就放弃,那么我就考虑到小孩子普遍喜欢秀,喜欢表现自己的心态,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课堂里——毕竟在学校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的。”

作为常年身居一线教学的名师,张永福总能拿住小朋友的“脉”。比如把数学和脑筋急转弯联系在一起,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比如我会问一斤铁和一公斤棉花哪个重,十个里有九个都会错,通过这个问题我就先讲审题的重要性,再告诉他们可以用这个问题去问你的朋友们,这样学习的乐趣就出来了”,鼓励学生们只有多多思考,才能不掉进老师挖的“坑”里。
抢答、比拼、小组竞赛,张永福和他的产品经理同事们一起把这些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移植到互联网上,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升华。“我其实有总结自己的学习习惯,总是愿意去探索一道题的更多解法,我也希望让更多同学爱上这样的探索”,张永福发现,在线上的小组竞赛中,学生们经常给出让他惊艳的答案。 所以,他就特别鼓励学生们主动向老师“发难”,试着用各种各样的难题和脑筋急转弯打败他,这也是大多数小朋友最喜欢的课堂环节之一。
每当学生们以为马上能战胜老师的时候,张永福又会把正确答案娓娓道来,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耿直理工男Sheldon一样,俨然一副“数学大魔王”的形象。
某种程度上,这是网课上才能形成的互动,背后更离不开张永福的深刻理解。“我希望用有趣的教学,让孩子们爱上思考,爱上学习”,作为清华大学毕业,福建省高考数学149分的“学霸”,张永福清楚“小镇做题家”和“填鸭式学习”只能在特定的学习阶段起到帮助,放在长远的人生角度上,从小培养的主动学习能力更能起到持续的影响。
他不仅会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启发学生思考,掌握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形成正循环。如今,张永福正在将这些特质传递给网课课堂上的学生们。
每堂课上,他都会带着学生积极思考每道题目,“小学数学有很多计算、应用题,表述都很单调,成年人可能都不爱听。那我就会把题目里的'甲乙丙丁'换成'小博'、'小凯',把计算题变成'两个老师比赛吃馒头,谁吃了谁的几倍'的说法,学生们很吃这一套。”
当清华学子的优良学风在清北网校的课堂上得到传递,影响一届届的孩子们,张永福希望能把这种传承一直传递下去,他会告诉同学们:我不是你们的“救世主”,但愿意陪你们一起进步。学习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尝试,也会带来成功解题后的愉悦和成就感,但每个人都要坚持下去。
“因为我一直在一线,做过线下班、录播课、讲座、直播课等等。如果过去你问我教出来了哪些学生,我可以给你说一长串名字,可现在我一个也说不出来。因为带过太多期网课,每次考完试都有很多同学、家长向你报喜。”
0/2
焦虑背后:
要考试了,能用网课“抱佛脚”吗?
“2020年我高三,经历了特殊的疫情和特别的网课。做题永远提不起兴趣,模考的分数总在飘忽不定,经常怀着歉疚的心一边百度一边网上考试,是真正网课摸鱼的选手,三轮复习后成绩还在掉。”
对于面临升学考试的初高中学生来说,要想通过网课得到有效的学习进步,到底有没有可能?
对于长期从事一对一、一对多和网课教学,毕业于北京大学,教龄十余年的清北网校老师杨秀君来说,这是有机会的。在她带过的班级里,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不仅仅体现在试卷上,也能在其他学科上看到——要知道,报名网课的同学并非尖子生,拥有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意味着一种少有的进阶。
如果说个体的快速提分可以归功于老师提供的解题技巧,那么普遍意义上的提分更能凸显一位老师的综合实力,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杨秀君就是这样一位近乎于全能型的网课老师。
在杨秀君看来,“初中数学有80%的分数都是基础题,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只要努力都能拿到这80%的分,它和能力无关。”学生不知道如何解题,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思路上的限制,她发现很多学生一拿到题目就无从下手,一旦固有的思路走不通,就在考场上犯懵了,“所以每次我都会带着同学读题,每一句分析一次信息,讲完题不光问同学们懂了没有,还要和不懂的同学连麦,既养成多种解题思路的惯性,还把隐藏的难点也讲出来,加以巩固。”
课下,杨秀君也往往会认真解答一些同学发来的问题,还专门把解题思路写在纸上拍给他们
然而,一道题的对错不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长期学习,再多技巧也只能提供短期的提高。于是她在“北大学霸”的身份之外,主动在教育心理学上进行深造,也曾在去年年底根据四色思维导图的自创教学法在美国教育协会发布教育论文,这一切都是希望从青少年的认知习惯上入手,在根源上解决一名学生的隐性痛点。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了解认知习惯的杨秀君,不仅能帮助一个学生改正错题,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知道他为什么做错,如何规避这种错误,从而形成学习上的正循环。  杨秀君说,当她回望自己的学习之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她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家长希望我们比他们更懂孩子,我还给自己一个要求,希望我和孩子们一起,更懂他们自己”。
每节课开始前,杨秀君往往会和辅导老师询问最近表现不错的孩子的名字,为他们送出自己亲手写下的寄语,这些学生的成绩并不一定很高,却表现出很强的学习兴趣,杨秀君会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培养学习的习惯
换句话说,杨秀君的全能贯穿在她的课堂上。一方面,她既能扮演老师,解决分数上的问题,也能成为引路人,改变学生的成长轨迹,她的全能体现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我曾经遇到一个清华附中的学生,基础不错,但一到做题的时候就要按自己的思路一做到底,非要钻牛角尖,我怎么拽都拽不回来”,这时杨秀君预感到,这并非个性固执可以解释,于是她找到学生家长才知道,这个学生曾经因为患上强迫性思维,休学一年,体现在数学上就是不断重复自己的做法——哪怕这个做法是完全行不通的。

随后的学习中,杨秀君果断采取以柔克刚的态度,学生一要进入“暴躁时刻”,她就主动说先休息一下,放松之后再回到题目里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这种从表层和深层同步解决学生问题的教学习惯,一直体现在杨秀君的课堂里。不论是眼高手低的同学,还是基础薄弱的同学,她只要连一次麦,看一下他的试卷,往往就能了解一个学生的能力所在,“比如遇见逻辑缜密,头脑清楚但分数总差一口气的同学,我经常就反问他们,平常是不是大题可以满分,基础题却丢很多分,他们就很惊讶地说:‘老师你怎么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杨秀君课堂上的互动总是最多的。弹幕区里,学生们积极碰撞着不同的解题思路,每到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又会纷纷抢麦,希望抢到一次回答的机会。
既能将学生的优势巩固,也能让缺点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更要帮助他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是杨秀君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学生们结课之后,发现自己身上产生的改变。
出自北大的杨秀君,她的全能不仅是说说而已。小到题目技巧、解题思路,大到学习习惯,只要一次课堂上的连麦,一次课后的辅导,杨秀君都能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给出确切的解决方案。
“虽然家长为了提分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买各种各样的练习册,但是从老师的角度上讲,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局限,那么能通过更高效的方式帮助每个学生得到他们应得的分数,这才是我所追求的。”
0/3
关于提分,
多大程度上可以依赖网课?
短时间内,关于网课的讨论或许还不会停止,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和痛点也无法立刻消除,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上,作为重要辅导手段之一的网课,它的好坏又该如何评价?
如果按着学生表现的观感看过去,在杨秀君的网课课堂上,争着回答问题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用学习兴趣的角度进行评价,那么张永福的课堂上又充满了趣味,也启发着学生。
归根结底,网课之于学生的最大改变,在于学习理念上。相较于过去熟知的被动式学习,网课更强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思考的满足感、解题的成就感、学习的愉悦感吸引孩子们。
在清北网校,你也能看到穿着汉服上语文课的优秀名师
换句话说,上网课成功提分的孩子们,大多都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他们通过网课,在名师的指点下得到个性化的辅导,也对学习链条上的缺点进行了补足,更重要的是,他们形成了一个积极、良性的正向循环,得以在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

这一切,正是在以张永福、杨秀君老师为代表的优质名师的激发下,借助网课得以实现。正如网课自出现之初便拥有的核心诉求那样,通过科技手段让全国广泛地区的学生们享受顶尖教育资源,这也毫无例外地成为一种潮流。
对于诸多网课品牌来说,如今正处于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面对抱有更高期待的教育需求,坐拥众多名校毕业背景名师,以创新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多学科多年龄段覆盖的清北网校逐渐成为先行者的角色。
作为提出“普世化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在线教育品牌,清北网校对于网课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普世的层面上,也希望能切实帮助到学生的学习,通过汇集清华北大名校毕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的方式,把短期的提分目标和长期的习惯培养同时带给每一位学生。
这其中,不乏个性独特、风格迥异的名师形象,像曾用自己跳伞经历向同学们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初中物理老师窦相璞,身穿汉服讲述古代历史故事、分析古文诗词的初中语文老师姜明慧,就用自己的方式为课堂增加趣味,更开拓和吸引了学生们的视野与兴趣。
清北老师走进可口可乐工厂给学生们上物理课,这些有趣又有个性的教学方法,都能在清北网校上看到
在因材施教方面,清北网校将通过由数十年教龄组成的资深教研团队支持,首先将课程逻辑拆解为由浅入深的逻辑,并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人情况,将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关键难点融入其中,辅以不同网课老师的个性授课方式,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输出。同时通过课堂答疑、课后辅导、课程回放的方式,学生们也可以自主选择提问和复习的方式。

而在未来体系之中,则有可能加入更多智能化教育手段,将名师背景与智能教育融为一体,距离理想之中的“赛博教育”更进一步。
新年伊始,属于网课的“进化”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网课的热度也始终高居不下。面对随时有可能变化的外部环境,更多家长也愿意尝试网课,让孩子们坐在书桌前手捧平板,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这一次,拥有众多清华北大名师的清北网校希望将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更有趣的学习方式带给学生们,让每一节网课都能成为激发学生思考、养成主动学习习惯的钥匙,从而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解锁通往“学霸”之路的另一种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
认识这群清北网校的老师们
(图片来自受访者、视觉中国、unsplash、互联网)
策划: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王昊天
作者:王铁砣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