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养生的人应该都听过营养学家们说过这句话:"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
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蛋白质食品)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禽肉是高蛋白,脂肪低的食物。
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肉质也细嫩,比畜肉、禽肉更易消化吸收,对儿童和老人尤为适宜。
而且美味又营养,所以鱼肉深受大众喜爱的食物。
中国膳食指南也说了:建议每周吃鱼 280~525 克
鱼不同位置的营养
一条鱼可以分为鱼头、鱼尾、鱼眼、鱼皮、鱼刺等部位,不同部位营养功效也不同,这也是鱼为何受到人们喜欢的原因。
鱼头
鱼头含有一定量的 EPA (二十碳五烯酸)和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们属于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有好处。
鱼眼
鱼眼一直被视为明目佳品,其中确实含有利于视网膜健康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但含量并不突出,达不到明目效果。
鱼鳃
鱼鳃是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它含铁量丰富。如果想吃需要避开金枪鱼、旗鱼等含汞高的鱼类。
鱼皮
鱼皮口感滑腻,是很多人的最爱,关键是选择污染小的鱼,比如小黄花鱼、秋刀鱼、带鱼、鲅鱼等。
鱼刺
鱼刺富含钙等微量元素,要想获得鱼刺中的营养,可以将其加醋熬汤,小火焖煮(2~4小时)。
鱼籽
鱼籽含有相当多的卵磷脂,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一定帮助。但卵磷脂也是脂肪的一种,建议大家吃时要控制量,以免增加肥胖风险。
鱼鳔
鱼鳔也叫花胶,并没有催乳、滋阴补血、美容养颜等功效,鱼鳔富含胶原蛋白,如果喜欢吃,可以将其用清水洗净,和鱼一起清炖或红烧。
鱼的各个部位营养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对的食材进行烹饪食用。
鱼胆千万不能吃
鱼的各个部位有不同的价值,听起来浑身是宝。
在这里,健康君就要提醒大家了,鱼有一个部位千万不能吃:鱼胆
民间有很多偏方说,吃了鱼胆能清火明目。
这么说的人,不是傻就是坏。
很多鱼胆都是有毒的,比如胆毒鱼类。

常见的胆毒鱼类包括草鱼、鲤鱼、鲮鱼、青鱼、鲫鱼、鲢鱼及胖头鱼(花鲢、鳙鱼)。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在清理鱼内脏的时候,一定要摘除鱼胆。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干净,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进眼睛,会导致结膜炎、视力减退,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对于成年人来说,一般只要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
中毒的初期症状,类似吃坏肚子的恶心、呕吐、肚子痛,还有拉肚子。以至于很多人已经中毒了,却还不当回事儿,然后就很可怕了。
会出现肝肾受损,再逐渐出现急性肝坏死、肾衰竭、脑水肿、心肌损伤等严重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有的患者虽然躲过一劫被救活了,但由于神经受损导致瘫痪、大小便失禁,也就只能遗憾终生了。
所以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鱼类消费建议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联合美国环境保护署,发布了一份鱼类消费建议,将鱼虾蟹贝类统称为“鱼”,并将62种“鱼”归为最佳选择、不错的选择、避免食用三大类。
最佳选择
包括凤尾鱼、沙丁鱼、大西洋鲑鱼、大西洋黄鱼、大西洋马鲛鱼、鳕鱼、黑鳕、牙鳕、明太鱼、比目鱼、螃蟹、龙虾、淡水鳟鱼等;
不错的选择
包括石斑鱼、大比目鱼、安康鱼、红鲈、鲤鱼等;
避免食用
包括马林鱼、大鲭鱼、旗鱼、长寿鱼、大眼金枪鱼等。
这份消费建议是从远离重金属污染方面对鱼的挑选做出了指导,也适用于中国,大家觉得有用的可以做个参考。
END  —
好了,以上内容就是健康君今天关于吃鱼的内容整理,如果觉得不错,记得和朋友分 享哦!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健康君与大家同在,右下角点个“好看,让我们一起更加健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