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只生活在广东的鸡,都背负了太多太多。
就像“没有一只鸭能活着走出南京”一样,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广东,据说广东人一年能吃掉20多亿只鸡。
鸡在广东,鸡尽其用。葱油鸡、豉油鸡、白切鸡、脆皮鸡,还有各种和鸡相关的料理,总数足足有200多道。在吃鸡这件事上,广东人认真得可怕。
细数台台做过的鸡料理,原来我们对鸡也爱得如此深沉,一起来吃鸡呀!(点击图片即可观看鸡料理完整菜谱)
翻查广东人吃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上千年的吃鸡历史,给了广东人腰板儿挺直的支柱,告诉全国人:吃鸡,还是我们最强。
在广东,走过大街小巷的烧腊店,除了各式肥得流油的烧鹅、叉烧,还有白切鸡和豉油鸡,仿佛和你在招手。
对于鸡,广东人有自己的高标准。快消里那些快速成熟后用来高温油炸的白羽鸡,广东人压根看不起。肉质不嫩且柴、没有鸡的本味,失去了这些,试问一只鸡还有什么尊严呢?
来源:网络
毕竟鸡有鸡味,才是一只广东鸡应该有的样子。所以他们对鸡的品种也很挑剔,清远走地鸡、肇庆杏花鸡、惠州龙门胡须鸡、中山石岐鸡。被鸡包围的广东,连地图都是个大鸡腿的模样。
所谓“无鸡不成宴”,鸡还频繁出现在广东人社交的各大重要场合:请客吃饭、拜神祭祖、寿宴婚宴。
好玩的是,在当地俚语里,鸡的存在感也很强。比如“走鸡”(错失机会)、“一蚊鸡”(1块钱)、“偷鸡”(偷懒翘班)、“炸鸡”(炸弹)等。作为一种食材,却能反复在文化中出现,鸡在广东人心里的高地位可见一斑。
 白切鸡
白切鸡是广东人心里的“白月光”:出现在餐桌上的频率最高,对它的痴恋也最深。好吃的白切鸡一定要满足四大要素:皮爽、肉滑、原汁原味和鲜嫩甘香。
看似简单的白切鸡,实则对师傅的手艺要求甚高。选用的鸡也很有说法,大都是清远鸡或三黄鸡。
先烫熟,再过一遍冷水,如此循环往复三次浸煮,白切鸡才算完成。在冰火两重天的夹击下,鸡皮和鸡肉既能保持鲜味和汁水,肉质也能细嫩。
金黄色的鸡皮下粘连着嫩滑的鸡肉,骨髓处透着一丝血色,挨着骨头的肉呈淡红色,这证明鸡浸煮得恰到好处。
在吃法上,广州人喜欢姜葱蒜蓉,湛江人则喜欢红葱头酱油,不够吃的话再来份鸡油饭,满足感更甚。
 玫瑰豉油鸡 
让我在烧味饭里做选择,最爱的还是汁水盈盈的豉油鸡饭。
广府名菜玫瑰豉油鸡,在港澳地区简称“油鸡”,在茶餐厅也是人气王。重点是豉油的熬制,生抽、老抽的比例要完美,还要再加入姜、葱、酒,最后少不了一勺玫瑰露酒。去腥的同时,还能增加口味上的层次感。
闪着琥珀色光芒的玫瑰豉油鸡,一入口豉油的香味霸道地占领了口腔,细细咀嚼间又能品出玫瑰的香气,回味悠长,好吃到停不下来!
 盐焗鸡 
作为最好的下酒菜,盐焗鸡是客家人智慧的产物。
先将整鸡用锡箔纸或油纸包住,再用粗盐把鸡覆盖得严严实实,最后进行焗烤。
等到焗熟后,从粗盐中拿出,解开锡纸,香味扑鼻而来。盐味透过锡纸渗入到鸡肉中,鸡骨头中的鲜香也被逼出,做到“骨都有味”。
盐焗鸡一般都手撕装盘,懂吃的老饕肯定先吃一块鸡皮,盐焗味带着一丝烟熏味,浓郁咸香。如果你吃口重的话,可以自己再加些辣椒和盐。
 脆皮炸子鸡 
看到炸子鸡,不少人会把它和美式炸鸡混淆在一起,但两者本质上就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很多粤菜餐厅里的头牌,炸子鸡的制作过程繁琐得多,分为三步:鸡皮水的调制、鸡的风干和油炸。
用麦芽糖和酒调配好糖水,一次次在鸡上浇匀淋油。
炸好的脆皮鸡外皮酥脆,呈漂亮的金红色。脆皮是关键,咬上去咔哧咔哧的,给牙齿带来不小的爽感,外酥里嫩,越吃越香。
 吊烧鸡 
广东烧鹅的好CP,台台提名吊烧鸡。用盐腌制好,送进古法砖窑炭火吊烧。
做吊烧鸡,对火候的把握一定要精准。早一分钟,没熟透;迟一分钟,鸡肉变老。砖窑里炭火带出的特殊香气,为鸡增色不少。
最爱吊烧鸡的鸡腿,轻轻一扯,晶莹透亮的汁水充沛到直接爆出。连着外面一层脆皮直接咬下,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沙姜鸡 
如果你不喜欢蘸酱吃的话,不妨试试进阶版——沙姜鸡。沙姜刨皮剁碎,加葱白热油爆香,等变黄便可起锅。
将做好的沙姜浇在斩好的鸡件上,其独特的味道配上烧热的酱油,辛辣带甜,食之不腻。
 桑拿鸡 
来源:网络
顺德人吃鸡更有趣些,直接把蒸锅摆上桌,让鸡在你面前“蒸桑拿”。
先将鸡肉脱骨,再加上红枣、枸杞、虫草花调味。剩下的材料不要扔,放在蒸锅下层和中药一起炖汤。
上层铺上荷叶和调制好的鸡肉,蒸完桑拿后的鸡又滑又嫩,而且不用过多复杂的调味,吃的就是原汁原味,靓啊!吃完鸡肉后,别忘了来一碗底下浓缩了精华的汤,更靓!
会吃的广东人不仅单独烹饪鸡,还喜欢“拉郎配”:把它和其他食材结合在一起,把鸡的鲜味发挥到极致。
 肇庆蟹煲鸡 
单吃鸡觉得单调,不妨加一只蟹提提鲜味,这道肇庆蟹煲鸡一次性满足你!
选用上好的清远鸡和肥美的蟹肉蟹腿,以砂锅为容器,鸡肉的滑嫩和蟹肉的鲜美烹为一体,正适合秋季滋补。
 椰子鸡 
提到煲汤,广州人一定拥有姓名。这份原盅椰子鸡是台台每次去广东的必点,以椰子壳做容器,加入切好的椰肉、鸡肉、红枣、马蹄、椰汁水,蒸上两小时即可。
椰子的清香和鸡肉的肉香混合在一起,汤汁清甜爽口,鸡肉滑嫩,炖过的椰肉更加软糯。
 榴莲煲鸡 
吃完的榴莲壳不要扔,来炖一锅榴莲煲鸡。听上去黑暗,实则味道清新脱俗,还有清火的功效。只需取壳里的白色果肉,搭配上鸡肉,炖上一个小时即可。
 猪肚鸡 
别名“凤凰投胎”的猪肚鸡,它的起源还带着一些魔幻色彩。据说是一位大厨给产后身子虚弱的贵妃补身体所熬制的,最后效果还特别好,猪肚鸡因此出名。
将整鸡塞入猪肚,两头封口,小火慢炖。冒着热气的汤头呈现乳白色,一定要撒上些胡椒,鲜甜的口感中透着些许辣意,在寒冷的冬天来上一碗,整个人都温暖起来。
看了这么多鸡料理,台台只想说,看来真的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广东了。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分享,你们最爱的鸡料理和下一个想在美食台看到的鸡料理是什么!
近期精彩内容推荐:
看更多吃鸡大法,赶紧点赞点再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