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随笔(五)
不该来的还是来了。
手机每天推送的新闻里,那些不断变化的数字又开始扎眼起来。
各省的卫生官随即开启了新一轮的紧张和忙碌。
Dr Bonnie大概也曾以为自己可以好好休个假了。
确诊学校的名单还在增加,一些家长每天揪着心把孩子送入校门,另一些家长不知道做了多少心理建设才在课业、家务和工作的夹缝中咬牙坚持。
现实把我们逼成了双面人。
一面麻木;另一面清醒。一面告诉自己:放轻松,随它去吧;另一面就立刻敲打神经: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跟心理上的失衡比起来,身体的疲劳真的算不了什么。
这是半年多来最深的体会。
MARY KIRKPATRICK插画作品
这种感受不是痛。
它是心态上的蒙尘,是失去话语权的沉默,更像是被抛弃在无尽黑夜里的孤独。
还没有开始战斗,就宣告失败了,是一种什么感觉?
懊恼吗?对手无处循形。
绝望吗?希望明明已经触手可及。
如果痛,便好了;这才是最难熬的。
在压力骤然加剧的时候,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心理问题。
前路一片迷茫。有的人的路越走越窄,趋向阴暗和黑寂,终点便是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有的人走着走着,雾就散了,路豁然开朗了,自己也就走出来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后者。
MARY KIRKPATRICK插画作品
心是一座迷宫。
心理上的郁结越多,那些弯弯绕绕就越复杂。
如同身处一间密闭的房子,通向外界的方法无非是打开门或推开窗,让风流动,让光透进来。
所以,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读读豁达治愈的文字,看看温情有趣的电影。
所以,到自然中去,最好是可以奔跑的山野;闻鸟语嗅花香,踩水踏青,捕捉那些灵动的、鲜活的生命瞬间。
我们大概知道找寻出口的方法,但还需要一个动力。
MARY KIRKPATRICK插画作品
美国新泽西州一位52岁的老师Jodi Sardanis,利用暑假时间在学校的空地上建造起“户外教室”。
Sardanis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返校上课学生和家长们安心。
她希望孩子们可以在“户外教室”里摘下口罩,自由地呼吸空气,尽情地聊天和说笑;
她想念孩子们的笑容,太久了。
其实,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Sardanis一直在坚持打造学校的四个户外花园。
现在,学校已经有一个种满药草和蔬菜的“采摘花园”,一个带有池塘的“探索花园”,一个“原生态花园”和一个安装了太阳能设备的“可持续花园”。
而且,每年夏天Sardanis都会选择其中一个做成新的主题庭院。
可想而知,孩子们有多爱这些花园!
Sardanis与学生在花园里上课
这里也是Sardanis听到最多笑声,看到最多笑容的地方。
“我喜欢看孩子们笑,不想那些笑脸被口罩遮住。”
这是一个老师的信念。
RACHEL WADA插画作品
一个叫Romeo Cox11岁男孩,一年前跟随家人从英国伦敦搬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疫情爆发后,Cox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住在伦敦的奶奶了。
疫情阻断了航程,但却无法阻隔男孩对奶奶的想念。
Cox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决定徒步去伦敦看望奶奶!
他向父母恳求了不下50次,最终才获得他们的支持。
Cox与父母、奶奶的合影
于是,Cox与父亲从西西里岛出发,一行穿越瑞士和法国,经历了93天之后,终于在9月21日抵达远在2735公里之外的奶奶家。
在推开门的一瞬间,奶奶喜极而泣,简直不敢相信发生在眼前的一切。
在这趟徒步旅程中,Cox和父亲遭遇过野狗群的围追,驯服过一头野驴;他们在星空下就地露营,也不知道迷路了多少回。
即便双脚磨破流血,Cox也从没有过放弃的念头。
在途中,Cox还得到了一个难民朋友Randolph 的帮助。
作为回报,他和父亲主动申请在难民营做志愿者,还为慈善机构Refugee Education Across Conflicts Trust募得了1万3731英镑
这趟让Cox终生难忘的旅程,收获太多。
“见到奶奶那一刻,她给了我一个最棒的拥抱。我太想她了。”
11岁,近2800公里,93天。
这是一个小男孩的信念。
电影《菊次郎的夏天》
不由得想起了《菊次郎的夏天》,故事里那个小男孩正南,也有着相似的稚嫩的脸和执拗的步履。
日本不少治愈系的电影都值得在这个光景回味一下,比如《小森林》,比如《人生果实》。
印象中,电影的底色是油画一样大片的绿,明晃晃的阳光把汗珠照得晶莹透亮;
电影《小森林》
还有,女孩儿市子纤细灵巧的双手,津端老夫妇柔和舒展的皱纹……
纪录片《人生果实》
本以为,治愈人心的是那些炊烟袅袅、慢工细活里的岁月静好。
现在明白了,不是别的,那正是叫做“信念感”的东西。
他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信念,它让愿望得以实现,它让看似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它让平淡生活落地生根,收获希冀的果实。
如果此时正是黎明将要来临前的黑暗,但愿信念感可以是泰戈尔比喻的“鸟”————
它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