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离婚冷静期,据相关人士解析离婚冷静期制度只适用于协议离婚,对于有家庭暴力等情形的,实践中一般是向法院起诉离婚,起诉离婚不适用离婚冷静期。
今年上海市民政局正好公布了一个从1950年到2019年的离婚结婚数据,其中就有法院判决离婚的数据。在70年中,上海一共登记结婚662.3万对,离婚133.2万对,其中涉外结婚7.6万对,有34.9万对是通过法院判决或调解离婚的。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我整理了一个上海结婚离婚数据分析报告,从上海数据其实可以看出全国其他地区的一些缩影,供大家参考。
每个数据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今天我带领大家主要看数据。先分享几个有意思的话题:
  • 1982年上海29.1万对结婚记录至今未破
  • 1985年是上海离婚潮元年
  • 40%的上海人选择和外地人结婚
  • 7年之痒好像真的存在
  • 90年代是上海涉外婚姻黄金期
  • 开证明才能离婚的背后数据直到04年才正常
每个数据的背后都有深深的时代痕迹,现在看似的不合理在当初他们却是真实的烙印,也许你是这些历史的经历者、旁观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大上海之大数据。
01结婚数据

1950年上海只有40对结婚,51年上升到700对,52年就有2600对结婚,而到53年就猛增到3.5万对结婚。注:1950-1979年的上海婚姻数据,是民政部后来通过对历史档案数据进行的补录。
去年上海结婚降到10万对以下了,回到90年代的水平,6.8‰的粗结婚率(结婚对数除以人口数)也回到了20年前。比较诧异的是整个上海结婚人数最多的一年竟然是1981年,一共有29.1万对在这一年结婚,粗结婚率为25.2‰,这意味着每40个上海人里面就有1对在当年结婚。幸好当年应该没有随份子的习惯,不然难以想象......
80年代,数据背后的时代感
是计划生育吗?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随后于12月写进了《宪法》,81年突击结婚难道是为了规避独生子女的政策吗?但貌似非常仓促,两年生两个孩子难以想象,并且82年的20万对结婚又如何解释呢?所以这和计划生育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况且82年只是计划生育被定为国策,事实上开始计划生育比这早:
  • 1979年1月,计生办提倡“每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 1980年9月,全国人大明确“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 1981年,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1949-2019年上海的结婚数据
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上海结婚的黄金年代(年平均17.6万对结婚),用结婚潮来形容一点不过,此后结婚数据再也没有超过20万对过。90年代上海结婚人数大幅度下降到10万以下(年平均9.2万对),直到03年才恢复到10万以上,这是一段低潮期。提醒大家注意的是80年代初全国不到10亿人,而去年底已经14亿人了。
80年代上海结婚潮的真实原因是:知青返城。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1977年恢复高考,1980年5月中央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当年10月决定他们可以回自己的故乡城市。事实上从1978年知青就开始陆续返城了,所以才有79年开始的结婚潮。
40%的上海人是和外地人结婚的
2019年上海共有39951对异地结婚登记的新人,也就是说有39951对其中一方是外地人,占结婚登记总数9.87万的40.5%,也就是说2.5对新人中就有1对有一方是外地的。其中一方来自长三角苏浙皖的共17456人比重为17.7%,排第一的是江苏8.0%,其次浙江6.2%,第三是安徽3.5%。注:这里的外地人是指户口在外地,双方户口都在外地显然不能在上海登记。
上海女人嫁外地男人的比例远小于上海男人娶外地女人的比例,在江浙皖的数据中,共有12297对是上海男人和外地女人结合,有5159对是上海女人和外地男人的结合,前者是后者的2.4倍。
02 离婚数据

解放后,在53-57年爆发了一个离婚的小高峰,每年4-5千对的离婚数据在当时估计也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背后应该有能装下几十集电视剧的故事可以讲。此后58-84年长达26年的时间中上海每年的离婚都没有超过2千对,其中76和77年上海都只有3百对办理离婚的,是1951年后的最低值,放到今天绝对难以想象。
85年开启了上海离婚的增长期,06年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高峰,直到2016年离婚达到8.3万对的最大值,这两年的离婚对数略有下降,维持在6.0万对/每年的水平上。
1949-2019年上海的离婚数据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1985年开始离婚对数就大幅度的飙升,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是1985年呢?
7年之痒是否真的存在?
对比结婚和离婚数据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1979年结婚人数从78年的9万对一下子飙升到13万对,这是结婚数据的突变。但此后的几年离婚数据并没有大的变化,直到1985年离婚人数才大幅度飙升,这是离婚数据的突变,这是不是传说中的7年之痒呢?同样的现象之后又出现了一次,2006年结婚人数创1986年后的新高,而7年后2013年离婚人数也创了当时的历史新高,7年之痒再次出现。当然这只是假象的,相关不等于因果,并且现代人是不是早就缩短了7年之痒的长度了吧?

1985年可以说是上海离婚潮的元年(其他地区应该也是差不多的),除了主要原因是1979年结婚数据飙升外,会不会还有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列两个因素可能或多或少有影响:

  • 工资改革,国营企业职工工资开始和企业绩效挂钩,平均每人涨工资18元
  • 宣布长三角、珠三角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03涉外婚姻

不算港澳台的话,说上海是中国最西化的城市应该不会有人反驳吧,这种西化不仅仅体现在城市建设上,还包括婚姻的融合。这次上海市民政局公布了自1985年的涉外婚姻数据,当然这里的涉外还包含港澳台(下同)。

85-88年这四年时间每年只有800对涉外婚姻,不多。但到90年代就开始快速增长,2001年达到最高的3400对。从数据来看,整个90年代上海的结婚人数是低潮期,但涉外婚姻却是高潮期,从每年涉外婚姻占结婚总数对比来看就更明显了。
数据背后蕴藏的是90年代火热的出国热潮,当年热播的《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都是90年代的最典型代表作。

1985-2019年上海的涉外婚姻数据
1992-2002年涉外婚姻平均占比为3.2%,也就是说此期间每31对登记婚姻中就有1对婚姻是涉外婚姻。这个比例应该算非常高了,现在已经回落到1.3-1.4%的水平了。

04离婚战争

离婚时大多数人会理智的协商财产的分割、孩子的抚养,但小部分人会选择战斗,从鸡飞狗跳的需要调解离婚,到对薄公堂的判决离婚,反正是不让对方脱层皮这婚是离不了的。而在上海民政局的数据中正好有这部分数据。

离婚好难?不,数据说明离婚变得越来越容易。在80年代要离婚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当时61.4%的离婚是需要通过法院判决或调解离婚,自主离婚的只占到38.6%。进入90年代仍然有55.1%的离婚是通过判决或协议离婚的,直到03年后这种情况才大幅度的降低了,最近10年只有13.6%需要走法院或调解程序了。

提醒大家,99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通过法院判决和协调离婚的数据大于自主登记结婚的数据,离婚不能自主。

1985-2019年上海的离婚数据
离婚,从公开到隐私
这组数据背后有很深的时代烙印,曾经,夫妻离婚是需要到单位开介绍信、人事部门盖章、主管领导签字的。主管领导肯定也不会轻易签字的,首先是单位调解,其次是民政部门调解。这也就是04年之前通过法院判决和调解离婚占比非常高的原因。
单位盖章强制,这是让人强制冷静啊,本来很隐私的离婚变成路人皆知的新闻了,所以能不离就不离,当时应该不会出现意气用事的离婚,报复性的离婚,当天结婚当天离婚的情况的。
2000年前,离婚需要五个硬件:结婚证、双方当事人所在单位离婚证明书、户口本、身份证、离婚财产协议书,一个都不能少。02、03年后这个规定就逐渐放宽了,离婚证明书或单位介绍信不再硬性需要,所以从04年开始登记离婚的比例越来越高,需要判决或调解的比例相应的也越来越低了。
据说现在手续齐全的话30分钟就可以办好离婚手续,显然离婚越便捷离婚率就会越来越高,这是事实(拜托别抬杠
)。但是我们却不能为了降低离婚率去设置过多的外部干预。

离婚,和房价有关吗?
有,随着各地以家庭为主体的限购令出台,假离婚真买房的现象是有的。但问题是,这种情况能占离婚人
的多少?显然这样的数据是没有的,不过我把上海2000年后的房价和离婚数据做了一个对比,你们自己来判断吧。
图中白点为当年有出台限购政策的年份,商品房价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整个上海数据(含郊区县),该数据不包含二手房价格。

我认为,如果因为买房选择假离婚的话,在其后的结婚数据中会体现出来,毕竟大部分人还是要复婚的嘛。但目前结婚数据却在下降,个人认为离婚和买房有关系,但关系不大,毕竟基数不大,离婚的主要刚需还是真想离婚的那些人。

05高高的离结率

最后来看一下被很多人误解成离婚率的离结率数据,阅读这部分内容前可以先看看我前几天的文章补补课(
数据说话:深圳突现离婚潮,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

上海的离结率(离婚对数除以结婚对数
)在全国来说也算比较高了,
2019年有9个省市的离结率超过了0.5,其中就有上海,并且四个直辖市全部超过了50%这条线。
上图的数据来自于中国民政部,需要注意的是民政部公布的离婚数据一般只是在民政部登记离婚的数据,而法院判决离婚和协调离婚的数据并没有被包含其中,这部分数据也不看小视,比如上海2019年就有11%的数据属于这种情况。ps本文中上海的离婚数据除了上图外,其它都是包含判决离婚数据的。
随着离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普遍,离结率也达到一个高峰,上海的离结率已经连续四年超过0.5了,最高曾达到0.66,此数据距离全国最高的天津(0.73)也只是一步之遥。2019年的数据,在上海所有城区中离结率最高的是奉贤区、其次是宝山区、第三是闵行区,离结率相对比较小的是长宁、嘉定、徐汇区。

1950-2019年上海的离婚结婚数据
离婚后再婚比例高吗?
一般来说,离婚后的选择是再婚或独身,离婚人数变多了此后的再婚人数也会增加。但事实上结婚人数不但没有相应的上升反而是在下降,这种下降一方面是很多人离婚后选择了法律上的“独身”(事实上是否独自生活不得而知)不再婚,另一方面是很多未婚过的人也选择了这种“独身”状态不结婚。
离婚后有多少人选择再婚呢?民政部没有公布这个数据,不过2018年却公布了全国结婚人数按年龄的分布图。40岁以上的人占到2018年登记结婚的19.1%,我相信这里面绝大多数是再婚的,毕竟40岁了还是初婚的人太少了,如果到40还不结婚一般也就单下去了。
虽然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喜欢一错再错的人还是不少,毕竟习惯了两个人生活就很难适应独生。2018年40岁+结婚的人共有387.2万人,而该年登记离婚对数是381.2万对(注意:前者单位是人,后者单位是对),虽然不能说50%离婚人群会选择再婚,因为很多离婚人群的年龄也在40岁以下,两个数据不能直接对比,但50%这个数据还是可以供参考的。把数据拉长来看,2017年全国登记离婚对数是370.4万对,2016年是348.6万对,似乎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就是想说结婚人群的下降非常恐怖,特别是初婚占结婚人群的比重越来越低。希望民政局未来可以每年公布初婚、再婚、多婚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分析师那会是相当高兴的。
最后说说个人的观点,冲动型离婚越来越多,当下的中国离婚冷静期有存在的必要,毕竟婚姻不是儿戏。但需要国家在家暴方面制定更详细的规定和执行措施,这样更能保证婚姻中的弱势一方。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