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国馆
来源 |国馆文化(ID:guoguanwenhua)
今天,是疫情爆发第39天。
跟着确诊人数浮动的,是我们的心情。
五味杂陈,有时欢喜,有时愁。
最近,我就看到泪崩的画面。
马路上,大人骑着摩托,载着小孩。
路过一个垃圾桶,小孩下车扔空瓶。
此时,拾荒老人正在垃圾桶里找废品。
小孩礼貌地把瓶子,递给了老人。
正当转身要走时,他发现老人没戴口罩。
他赶紧跑去跟大人拿口罩。
可能是口罩不够用,大人不肯给。
不顾阻止,小孩拿到了口罩,双手递给了老人。
他怕老人不戴,还帮忙带上甚至贴心地捏紧鼻梁处。
老人也握住小孩的手臂,表示感谢,挥手告别。
这种善意与感谢,真的好打动人。
这一幕,正好被马路监控拍了下来,看哭了很多人。
网友纷纷评论:他的爸爸妈妈也一定是温暖勇敢的人。
只有善良温暖的家教,才能教出内心纯净的小孩。
少年强,则国强。
以前,你可能永远不知道,这群小孩到底有多爱你?有多勇敢?
在这次疫情里,他们却让很多大人,佩服,骄傲,自豪。
01 
四川,一名8岁男孩。
警察爸爸和医生妈妈,都去一线支援。
爷爷奶奶也忙,小男孩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
记者提起爸妈时,他哽咽:
“自己一个人在家很不好受,感觉很孤独。”
他忍不住,哭了。
在平时生活中,你看不出小孩有多爱你?
在此时此刻就可以看得出。
可当记者问:
 “你是怎么来调节自己的。”
男孩抹了一把鼻子,立刻不哭了,只说了三个字:
“深呼吸。”
男孩说这三字时,那眼神,勇敢且倔强。
他坚信,深呼吸总比哭鼻子管用。
他也安慰自己,他多深呼吸几次,不害怕了,爸妈就不担心了。
“爸妈你去保护世界,我会保护好自己。”
有些小孩会问:
“平时不是教育我们说生命和安全是最重要的吗?
为什么这么危险的时候爸妈还要外出工作呢?”
或许,这独立的小孩能告诉你答案:
“因为,这个时候,比生命和安全更重要的还有责任啊!”
聪明的父母往往会活成孩子的榜样,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告诉孩子,你应该怎样。
看到爸妈拼命揽下救人的责任,他们又怎么学得会自私和懦弱呢?
02 
济南,妈妈不在家,4岁小孩哭着不睡觉。
6岁哥哥耐心开导弟弟:
“妈妈很忙,在治病。
妈妈不治病,人不就死了吗?”
孩子们的妈妈去一线支援了。
明明才6岁的哥哥,却对疫情一清二楚。
可弟弟还小,忍不住又哭了。
哥哥继续开导:
“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妈妈也不能因为你哭就回来啊。”
只有6岁的哥哥,却对医生救人理念摸得很透。
可是,明明他曾经也是闹着妈妈哄睡觉的宝宝啊。
正当我对哥哥束大拇指时,哥哥的话再次把我惊到了:
“世界上不是妈妈最辛苦,所有的人都辛苦。” 
6岁小孩居然体会到了很多人一生都察觉不到的事:
众生皆苦。
他知道妈妈很辛苦,他比谁都心疼妈妈。
可他也知道,妈妈的辛苦是为了什么:
众生皆苦,能给一点甜,就给一点。
陶行知先生说过: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在疫情镜子面前,照出的小孩,心态很开阔。
让人佩服得只想问一句:
“那些给社会添乱的大人们,看到这群小孩,你们真的不羞愧吗?”
03 
疫情发生后,河南曲恩泽,一个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
没人监督,他自觉上网课,写作业。
他边吃饭,边跟爸妈视频,这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
他今年才10岁。
他爸妈去一线支援了,临走时还让爸妈别担心自己。
看完小泽,再看看我们自己,简直自愧不如。
有些小孩还天天抱怨爸妈催吃饭,吐槽老师催着上网课。
再独立的小孩,也会本能想要父母更多陪伴。
小泽坦白,他不是不想要爸爸妈妈的照顾。
他说:
“只是,爸爸是警察,不能只围着我一个人转;
妈妈是护士,现在,病人们比我,更需要她。
叔叔阿姨们,我把爸妈借给你们,拜托,请你们一定要健康还给我啊。
10岁的年纪,正好是撒娇爱玩,抓住眼前幸福的年纪。
可小泽啊,你却听到了远方的哭声。
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04 
前段日子,浙江两岁小男孩病愈出院。
一直照顾他的护士曹玲玲,送他出门。
刚打算挥手告别,
小男孩突然向她鞠了一躬,
她立马也还了个礼。
图片|央视新闻
这一刻,凑巧被一旁的医护人员拍了下来。
小男孩这一举动,被大家称为“最萌鞠躬礼”。
有网友还翻出一张百年老照片。
照片中的老者是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滕根先生。
在巡查病房时,小患者向他鞠躬致敬。
他顺势弯腰回礼,也被摄影师抓拍了下来。
图片|央视新闻
对比两张照片,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
图片|央视新闻
历史在重演,仁心皆不变。
愿医患之间的尊重与关爱,如这般代代相传。
谢谢孩子爸妈,教出了温良恭谦让的小孩。
05 
温州,某高速路口执勤点。
深夜下雨,量体温的执勤人员手都冻红了。
此时,黑夜里,一位十多岁小朋友正拎着两大袋夜宵,迎面走来。
食物太重,瘦小的他拿得很吃力,倔强的身影特让人心疼。
十几天来,他每晚都准时过来,雷打不动。
每晚,都是那句熟悉的开场白:
“叔叔辛苦了,这点夜宵给你们填填肚。”
然后,放下夜宵就跑走了。
工作人员要道谢,都得及时拉住他:
“你又来了,辛苦了,叔叔谢谢你欸!”
他每次都不肯说名字,叔叔阿姨们只能喊他“寒夜里最暖的仔。”
他爸妈每次都把车停100米之外,也不透露任何信息。
他们只希望工作人员能喝到一口热汤,暖和下身体。
他们也希望小孩懂得去感恩。
我想,“寒夜里最暖的仔”会永远记得2020年的过年经历。
虽然,没有穿新衣服,没有收红包,没有打游戏。
可是,
他学会了,在疫情笼罩下,如何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他知道了,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负重前行。
他懂得了,不要把别人的付出当理所当然,对你好的人,都得感恩。
06 
他叫赵珺延,15岁。
他只身一人,从印尼背回1.5万只口罩,全部捐给了温州苍南人民医院。
为了运送口罩,这名少年上演了一出“千里走单骑”。
疫情突袭,打断了他在印尼过寒假的美好计划。
舅舅心系祖国,仅用两天时间,就在印尼收购了1.5万只口罩,准备捐给家乡。
可是运费极其昂贵,最好是有人坐飞机带回国内。
但中国疫情严重,当地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
正一筹莫展之迹,赵珺延主动提出:
“舅舅,让我来吧。我坐飞机运回中国去。”
赵珺延妈妈不放心,他就和妈妈通话:
“妈妈,我已经是中学生了,我是中国人,这个困难时刻,尽我所能为国家出力,为家乡做点事,义不容辞。”
此时的妈妈应该很纠结吧,儿子随时有可能在中途被感染。
最后,赵珺延带着1.5万只口罩,独自一人踏上返乡的航班,安全回国。
1月21日,南京地铁新街口站,地铁民警正在执勤,突然走上来一个女孩,递给民警一个口罩……
民警收下口罩向女孩敬了一个礼,表示感谢。
女孩则向民警鞠了一个躬,示意您辛苦了。
警察叔叔,我家口罩不多,还剩一个,给你了,你记得戴,保护好自己。
一鞠躬一敬礼,已经代表许多不可言语的感情了。
敬礼是敬爱,回礼是守护。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07 
最近,被一个小女孩戳中泪点。
视频里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叫谢兰一。
在爸妈的陪同下,她将一只沉甸甸小黄鸭存钱罐送到了派出所。
里面是她攒下的495元零花钱,她想捐给武汉。
留下“小黄鸭”和纸条后,她就蹦蹦跳跳离开了。
可能是觉得能给武汉的小孩买口罩买玩具玩,她很开心吧。
另一个小男孩,偷偷跑到派出所,趁没人放下一个红包,就连跑带跳地走了。
红包里面是男孩全部的压岁钱。
男孩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上学期学校通过爱心基金帮助过他。
他尝过没钱的窘迫,他想帮助跟他一样的朋友:
“我们以前接受过别人的帮助,现在我也想帮助别人。”
女孩邱榆婷,将自己400元压岁钱捐给了社区。
她说:
“钱虽然不能买到生命,但我希望这些钱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十年后,换我们保护你们。”
疫情还没过去,这群被保护得很好的小孩,却已经承诺,10年后去守护那群挡在他们前面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义无反顾。
就像那群2003年非典被保护得很好的90后,如今已挺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
我相信,承诺和守护是有轮回的。
不然,哪有那么多义无反顾和挺身而出。
少年自有,少年狂;
心似骄阳,万丈光。
千难万挡,我去闯;
今朝唯我,少年郎。
08 
她叫郭翠珠,14岁河南女孩。
疫情蔓延,全国停课不停学。
当很多人在畅通的wifi下,一边吃零食,一边吐槽上网课无聊时,
郭翠珠只能坐在村委大院,蹭网上课。
小翠珠家没有网络,流量太贵,她又舍不得用。
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征得村干部同意后,父女俩连续几晚都准时来大院上网课。
天气很冷,灯光很暗,翠珠学得很投入。
父亲一直坐在小板凳上陪着她。
陪着她一起,一点一点跨过那道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门。
跟翠珠一样遭遇的,是南阳男孩小通,今年高考生。
每天早上5点半,他起床晨读。
8点,裹着大棉袄的他,准时搬个小凳子,在天台蹭邻居家的网络。
小通说,他的目标,是考上浙江大学。
事情在网上传开后,网友评论:
“古有匡衡凿壁偷光,今有学霸借网上课。”
在网上,浙江大学为小通加油打气。
中科大还跟帖打趣:“目标可以换成我们科大,我们科大也不错”。
而此时,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也正在上网课。
但,她是在雪山顶上。
因为家里信号一直不稳,斯朗巴珍每天都叫上妹妹,拿起手机和笔记本就向家后面的山上跑去。
一路走、一路试,大约30分钟后,快到山顶的地方,视频中的教学画面开始流畅。
斯朗巴珍终于听到老师声音了。
她赶紧记下信号,方便明天过来。
斯朗巴珍就在这地上是皑皑白雪,抬头是茫茫雪山的山顶,上起了网课。
斯朗巴珍虽然冷,可也表示:
“能和同学们一起听老师讲课,这种感觉太好了!”
新闻报导后,村庄信号差的问题很快解决了,还准备建4G网络。
斯朗巴珍终于能暖暖地上课了。
生活很不公平,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最好的条件。
可,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这群华夏少年郎,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
09 
16岁武汉女孩陈琪方,她母亲和外公都奋战在抗疫一线。
她给所有患者写了一封信:
“ 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了!”
她的自信,她的落落大方,就是中国未来最好的模样。
受医生妈妈影响,一个孩子不但捐了200块压岁钱,还在日记里立下了「长大要当科学家,发明更好的药」的理想。
这次疫情,是他们难忘的成长经历。
他们见证了生离死别,见识到了英雄的模样,也知道自己未来该捍卫什么。
而这份捍卫,有人即将在方舱医院里践行。
“与病魔作斗争,也是蜕变成长的机会。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我能赢!面对高考,我也要全力以赴!”
这是17岁的高三学生黄玉婷,确认感染新冠肺炎后,在方舱医院隔离治疗时说的话。
黄玉婷说:“六月份就要高考了。如果因为生病来方舱耽误学习的话,就有点对不起关心帮助过我的人。”
所以,每天除了打针吃药,她都在学习,做题上网课样样不落。
父亲奋战在一线多日,14岁的女儿婉清给他写了一封家书。
除了嘱托父亲保护好自己,在家书的结尾,婉清写道:
“吾坚信没有一个冬日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
字里行间里,你能看到这群小孩对未来的希望,看到祖国河山未来的美好模样。
这群小孩,他们不一定有保家卫国的能力,但他们会拼尽全力;
他们不一定循规蹈矩,但他们义字当头,一腔热血;
他们不一定无私奉献,但他们善良敦厚,担当冲前头。
少年智,则国智。
天高海阔,万里长;
华夏少年,意气扬;
发愤图强,做栋梁。
经历这场疫情,他们必不负年少。
10 
最近,网上有一篇开学致辞刷了屏:
“这些真实的一切,应该让孩子们知道。一张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不能只安放没有思想的大脑。
我们不是局外人,现在不是,未来更不是。
因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孩子们要成长,需要和这个时代同频共振。
疫情突袭,看到了太多生离死别,一夜之间,他们似乎褪去一些些青涩。 
有网友说,这次疫情,给小孩上了一堂课:
关于敬畏自然;
关于责任和担当;
关于人格底线;
关于应对危机;
关于独立思考。
他们或许会知道,这个世界不缺有钱人,不缺有文化的人,缺的是那些真心、正义、勇敢和善良的人。
图片|jnjunting-摄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同样,希望没有一道光,不可长明。
你们在此刻发出的、看到的一束微光,希望可以一直照亮你们前方的道路。
或许生活没那么顺心,可别忘了你还要成为梦想中的人。
最后,分享《指环王》里的一句话:
最后,可怕的阴影终究会消失,就连黑暗也会消失,崭新的一天将会来临,太阳也会散发更明亮的光芒,这才是让人永生难忘,意义非凡的感人故事。
这些故事里的主角,有很多机会半途而废,但是他们并没有,他们决定勇往直前,因为他们抱着一种信念,这世上一定存在着善良值得我们奋战到底。
图片|报晓-摄
参考资料:
1.央视新闻:“最萌鞠躬礼”复制老照片,这一瞬间,太暖!
2. 大河报:河南山村女孩寒夜蹭网上课!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
3. 凤凰网视频:#小男孩为拾荒者戴口罩 #
4. 中国日报网:励志女生方舱医院坚持备战高考
5. 人民网:不能让“信号”成为云课堂最后的羁绊
6. 中国网:高三学霸爬屋顶蹭网感动中国 浙大、中科大“抢人”
7. 凤凰网视频:送给四川“深呼吸”男孩的歌:宝贝,不哭
8. 钱江晚报:寒夜里送宵夜的小男孩,你真是个最温暖的小天使
9. 楚天交通广播: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孩子的作文让医生们顿时泪崩
10. 中国日报:妈妈在一线抗疫,7岁半儿子“拼音”写日记要发明更好的药,治好更多的人

作者介绍
本期作者国馆,用文化温暖人心,让好书滋养心灵,以好物点缀生活。每天10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的美物。
看更多内容
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
每晚读一本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