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寄生虫》一举拿下奥斯卡四项大奖,成为了今年的最大黑马。而这部电影通过生活在两个世界的家庭的碰撞,再一次向世人揭开了这个世界残酷的事实:富人与穷人的生活真的天差地别。
作者:Karen
本文系授权转载自:少年商学院
微信号:youthMBA
就在前天,群星角逐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完满落下帷幕。
韩国影片《寄生虫》成为了最大赢家,甚至很多人说它是“一战封神”,因为它创下的历史纪录可能在未来很多年都难以被打破。
它一连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导演四项大奖,成为了继1955年《君子好逑》后,第一部既拿奥斯卡最佳影片又拿到金棕榈奖的影片,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外语片。
一部非英语影片,为什么能在全世界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呢?或许是影片所讲述的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阶级壁垒,存在于很多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吧。
对于上进而勤勉的中产和工薪阶层来说,都不希望看到阶层的代际传承,都希望儿女未来向上层流动。所以他们做着各式各样的努力,去挣脱桎梏,打破束缚。但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残酷的现实总是让大家认清楚很多真相。
01.
 一块“奇石”带来的财运和运气
基宇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和妹妹基婷及父母一起窝在狭窄、脏乱的地下室里生活。
生活拮据,没有钱自己安装移动网络,只能蹭邻居的。但因为地下室位置偏僻,经常没有信号,要蹲在马桶旁边,高高地举起手才勉强搜到隔壁披萨店的WiFi信号;
地下室的窗户正对着外面的马路,如果外面有人进行大范围的喷雾消毒,整个家里就会充斥着刺激性气味,烟雾弥漫;
甚至总是会有不省人事的醉汉趴着他们的窗户随地大小便。
基宇是重考生,经历过四次高考失败后,没有继续读书,但也不出去工作,而他的其他三个家人,也没有全职的工作,都是靠着打一些零工赚些小钱。
他们当然想摆脱现在的困境,搬离这个脏乱臭的地下室,但是在行动上他们好像并没有为此去做努力,只是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晃晃度日。
契机发生在基宇的朋友敏赫到家做客那天。
敏赫的爸爸收藏了各种名贵奇石,而他给基宇送来的这块石头最能带来财运和好运,除此之外,敏赫还带来另外一个好消息,他想给基宇介绍一份英文家教工作,替代自己去一户有钱人家那里教一位高二的女生多慧,薪资可观,可以帮助他们家缓解一下经济压力。
一开始基宇还因为自己重考生的身份而没有底气,但最终被敏赫说服了。他还叫妹妹基婷帮自己伪造延世大学的在学证明书,拿着去面试。
当他来到富人家的别墅,眼前的景象让他彻底愣住了:豪华又极具设计感的建筑,郁郁葱葱的庭院,大到可以当孩子游乐园的客厅......与自己家那个地下室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不敢想象居然有人可以富有到这种程度。
最后他还是给自己争取到了这份家教工作。这时,他仿佛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抓住了那块石头的财运。
02.
 “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很善良”
为了抓住这次逆风翻盘的机会,基宇一家可谓是煞费苦心。
富人家的小儿子多颂在一年级时受到过惊吓,性格变得稀奇古怪,喜欢画一些无厘头又惊悚恐怖的画,并因此吓跑了很多美术老师。
听到这里,基宇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己有艺术天分的妹妹。这次轮到他帮着妹妹伪造了一个海归身份,成功介绍给富人家太太,成为了多颂的美术老师。
愈发膨胀的欲望让他们根本不满足于此。
他们害怕富人家那位金司机识破他们的身份,就栽赃陷害司机,让富人家太太开掉他,并一步步引导富人家先生聘请基宇爸爸作为专职司机;
当他们察觉到管家阿姨是心思细腻的“老狐狸”时,他们甚至拟了一个详尽的计划,有剧本,有台词,还有模拟彩排,全家合力上演了一场“以肺结核为由,逼走管家阿姨”的大戏。
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好,最终基宇妈妈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富人家新的管家。
这样一来,基宇一家都成为了富人家的帮佣,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甚至在富人一家四口外出露营的时候,他们四个人霸占了整个别墅,在家里肆意地吃零食、喝酒、在浴缸里泡澡、睡他们的床、偷看多慧的日记本,基宇甚至还幻想着有朝一日娶了多慧,成为富人家的女婿,到那一天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这栋别墅生活了。
他们一边嘲笑着富人家的单纯善良,一边为自己的不耻开脱,认为富人家之所以这么善良,是因为他们有钱,并自诩:要是他们有钱,他们可以比富人家更加善良。这种癞皮狗心理,着实让人作呕。
表面上他们的生活确实比以前好了,不用吃别人剩下的饭菜,不同吃那些过期的面包,不用因为一些小钱低声下气地求别人,但其实,在精神上他们仍旧有着不可逾越的狭隘。
他们并没有因为收入的增加,而盘算着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搬离这个狭窄的地方,反而倚赖自己那些坑蒙拐骗的小把戏,吃吃喝喝,相当满足于当富人的“寄生虫”的生活,而不是去发展自己。这其实跟以前的生活,并无两样。
就像一位豆瓣网友所说:精神的贫瘠使他们充当着边角料的角色,在豪宅里,他们是富人的“寄生虫”,在外面,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
03.
“大家都是穷人,放过我吧”
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他们在富人家的客厅随心所欲地吃吃喝喝时,一位不速之客打断了他们的美好幻想。
之前被辞的管家阿姨登门来访,说是要来拿回自己落下的东西。随着她沿着梯级,一步步地走进别墅底下的防空洞时,那个深藏在别墅里的秘密,呼之欲出。
原来这个管家阿姨的老公,为了躲债,已经在这个防空洞生活四年多了。经常趁着富人睡觉时,他就从防空洞爬出来,偷偷去厨房的冰箱找吃的;
或者在富人一家都外出时,管家和她老公就在客厅里,放着古典音乐,翩翩起舞。他也像个寄生虫一样,倚赖着富人家而存活着。
正当基宇妈妈(也就是新的管家)要拿着这个秘密威胁管家阿姨时,基宇一家的身份也被管家阿姨识破了,局势瞬间反转。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陷入拳打脚踢的混乱之际,他们得知,富人家将在8分钟后到家。为了掩盖真相,基宇他们不得不快速将管家阿姨夫妇拖进防空洞,还要兼顾着收拾好餐桌上的残局。
在别墅大门打开的那一刻,他们匆忙逃窜,就像开了灯后,那些四处寻找地方隐匿的蟑螂。基宇成功藏匿床底下,妹妹躲在客厅的桌子下,而可怜的爸爸还没来得及完全藏好,趴在客厅的地板上,像虫子一样,拖着躯体、双腿和大黑脚板,努力想要移动到阴暗角落。
三更半夜,当他们好不容易等富人家睡着,匆匆忙忙逃离别墅,此时外面已暴雨成灾,他们狼狈地冒着雨冲回自己的地下室,却发现,这个本来破败不堪的家已经被大雨淹没。
地下室被淹,下水道倒灌,马桶黑水喷涌,眼前的一切,跟刚刚在别墅里吃喝时的安宁美好相比,恍如做了一场梦。
04.
 “你觉得我适合这里吗?
当基宇他们无家可归,只能睡在体育馆时,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所有计划好像都泡汤了。
他们机关算尽,想要努力跨越穷人这层身份,像晚上那样,喝着威士忌,看着窗外的雨,过着富足惬意的生活,但当第二天他们回到别墅,帮着富人家为小儿子的生日会忙前忙后时,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佣人,一个难以摆脱穷的宿命的人。
富人家先生总是说,司机(也就是基宇爸爸)身上总是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像发霉的葡萄干的味道,又像在地铁上经常闻到的味道。
丈夫的话让富人家太太心生疑惑,很好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而在儿子生日这一天,她终于知道了,这种让她忍不住掩鼻的味道。
连小儿子也说,新的管家阿姨和美术老师身上,都有同一股味道。
无论他们穿得多么光鲜靓丽,都难以摆脱身上那种来自地下室的气味;无论平时他们计划得多完美,掩饰得多好,一遇到紧急情况,还是会被打回原形,无法做到像来参加生日会的上流人家那么从容淡定。
也难怪基宇站在楼上,看着庭院里自在、愉快玩耍的宾客,喃喃自语:大家都很体面啊,大家都是临时过来的,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从容?
一句“你觉得我适合这里吗?”,与其说是在问多慧,更像是在反问自己,伫在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那座高山,他们真的有跨越过吗?
尤其在影片最后,他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妹妹被从防空洞逃出来的管家阿姨老公捅死,爸爸因为杀了富人家先生,逃匿了,不知所踪,剩下他和妈妈继续在地下室相依为命。
这一切怪诞又残酷的事情都发生在他身上,但他好像还没有完全放弃,每天坚持爬山,从山顶眺望着富人家这幢别墅,仿佛在寻找什么。
而当他看着别墅里一闪一闪的灯,他顿时想到了波斯密码,原来这其中蕴藏着逃到别墅防空洞的爸爸想给他传达的讯息。
终于,他不甘于困于这个狭隘的地下室了,立马冲回家,迫切地写下自己的计划:我要拼命赚钱,买下那幢别墅,这样爸爸只需要从防空洞里走出来,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当然,这些场景都随着他徐徐进入梦乡,而愈加真实。
看完这部影片,突然想起有一幅漫画,十分精辟地表现出了“贫富差距”在教育上对个人的影响:
(漫画原作:Toby Morris,翻译 Inga W.)
“机会平等”,在教育里面是一个十分理想化的概念,当然,右侧这一栏的人通过努力和一点运气可以跳到漫画左边一栏来。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似乎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阶层固化产生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中产们想要挤破头把孩子送进所谓精英小学之时,更多的孩子被挡在了社会流动的可能性之外。“寒门再无可能出贵子”,并非夸张说辞。“阶层固化”的这种焦虑,贯穿于全社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