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江山
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
📍 沈阳|辽宁省博物馆
看完这个展,你的“微信步数”应该会排到朋友圈前列。32件作品,全都是长长长的手卷,其中18件是珍贵的清宫散佚作品。
包括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元王蒙《太白山图》、清王原祁《西湖十景图卷》等,如此大规模地展出清宫散佚作品,在辽博新馆还是首次。
五个月里,偷运书画1200余件
七十多年前,如果不是堵截及时,今天我们恐怕很难如此集中看到这些珍贵书画。
1945年8月11日,伪满政权随日本战败土崩瓦解。在长春的溥仪带着百余件书画珍品,逃至了临江县大栗子沟,打算经沈阳前往日本,在沈阳东塔机场被苏联红军截获。
同时,留在临江的溥仪家眷也被东北民主联军截住,溥仪留给她们的珍品也全部被缴获。
其中,有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唐摹《万岁通天帖》、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140余件书画珍品,这批东西后来成为了辽宁省博物馆藏清宫散佚作品的主要部分。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宋徽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些书画,只是他们带出宫的一部分。
1912年辛亥革命后,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但仍按优待条件居住在故宫。为以后生计考虑,他与自己的弟弟溥杰、溥佳,将一批书画以“赏赐”等名义运出了清宫。
从1922年9月28日开始,溥仪先是几天“赏”一次,每次10卷或10册,后来几乎是逐日“赏赐”,高峰时一次就“赏”了35件。他们利用每日下学出宫的机会,用黄绫包袱将书画带出。
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方裕谨《溥仪赏溥杰宫中古籍书画目录》
坐在文明棍上的溥仪(20世纪20年代)
溥仪(中)与溥杰(左)
溥仪被逐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遗物时,发现了四本账册,才揭露了这场盗运的规模:
按《赏溥杰单》、《收到单》、《诸位大人借去书籍字画玩物等糙账》、《外借字画浮记薄》统计,至同年12月12日,半年中他们共盗运书画手卷1285件、书画册页68件、古书210部、图章1匣45件、皮包14件。
这些书画,几乎都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宝:晋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徽宗《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李公麟《五马图》、元赵孟頫《水村图卷》……
晋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故宫博物院藏 
首先被盗运出宫的,不是书画而是古籍善本。向斯著《故宫国宝流传宫外纪实》一书中写道:“盗运活动之初的几天,从七月十三日到二十日,差不多天天盗运,选最好的宋本拿。”
这些古书,是清乾隆时期就入藏昭仁殿的,当时高宗赐名“天禄琳琅”。乾隆四十年,于敏中、彭元瑞等人将其书目编成《天禄琳琅书目》。
溥仪盗运走了200余部古籍。他出宫以后,昭仁殿几乎已经空了,殿内仅剩10部宋版书、15部元版书。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的时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出类拔萃的精品。”
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方裕谨《溥仪赏溥杰宫中古籍书画目录》

被盗运出宫的古籍书画,去了哪?
起初,它们存放在醇王府内。1924年,溥仪出宫,在日本人协助下,这批书画于次年被运抵天津,先后在日租界内的张园、静园收藏。
在天津,溥仪卖出了多少书画已无可查证。能够佐证的资料,已足够令人心惊,据王庆祥先生撰《伪满小朝廷覆灭记》书中所述,溥仪在天津时曾“赏赐”经手人刘骏业一批书画,其中有唐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卷,五代阮郜的《阆苑女仙图》卷及宋拓《定武兰亭序拓本》卷等。
唐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局部)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溥仪(左)和溥杰
在天津的溥仪(右二)和溥杰(右一)
逃命之前,溥仪亲自挑选要带走的珍宝
1931年,溥仪当了伪满洲国的“皇帝”,这些古籍书画又从天津运到了长春,日本人为其修建了一幢“小白楼”,专门用来保存。
“小白楼”外貌实在普通,这幢二层建筑几乎没有任何装饰:东西长约25 米,南北长仅约12 米,面积670平方米。
楼的正中,是对折式两扇开门,入门之后,正对通往二楼的水泥楼梯,每层各有东、西相对的两个房间。一楼东侧存放字画,西侧存放宋、元、明版书;二楼东侧存放《大藏经》,西侧存放各类诗书。
1300 余件历代名人字画就在这里一箱摞一箱的堆着——它们仍被乾隆时为之专制的花绫包皮裹着,装在专为之定做的楠木盒内,按长短大小被分装在三十个大小木箱中。
小白楼
1945年8月,伪满政权随日本战败土崩瓦解。11日,溥仪匆匆出逃,准备前往日本。
逃命之前,他花了大半天功夫亲自挑选书画。一百余件作品装了四箱,是他眼中珍品中的珍品,为了能多带一些,甚至把原有的楠木盒和所有的花绫包袱皮都扔掉了。
或许是迫于形势,这批书画大多随溥仪家属,留在了临江县大栗子沟。
而溥仪先行带着溥杰、润麒、李等八个亲信,乘小飞机直奔沈阳,最终在沈阳东塔机场被苏联红军截获。
当时,他随身带了一个有夹层的小箱子。里面文物不多,都很小巧,价值连城。例如乾隆六十年的田黄石印章、碧玺十八子手串、翡翠戒指等。这批东西随溥仪被押解至苏联,新中国成立后才归国。
在临江县溥仪家眷处截获的书画,则在当时就转至了东北人民银行暂存,后转入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
引自沈承先《溥仪交还的珍宝》
王修,是主要接管这些国宝的人。1947年,他时任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常委、文物处处长。7月,王修组织将部分清宫散佚书画从哈尔滨安全运抵沈阳。
直到1949年,我国第一座博物馆——东北博物馆 (今辽宁省博物馆)成立,这批书画才正式入藏博物馆。
担任首任馆长的王修,之后组织开展了文物收集整理工作,在能够找寻到的线索内,将散佚东北、华北各地的部分清宫散佚书画征集入馆。
辽宁省博物馆清宫散佚书画主要收集途径:
○被东北民主联军收缴的共计140件,主要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夏景山口待渡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一大批宋元明清时期珍贵古书画;
○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张克威捐献10多件,主要有《清明上河图》等;
○新中国成立后收缴或当事人主动上缴的,如《唐人画女孝经手卷》、《韩丰稔图卷》等;
○以及通过文物商店或博物馆征集而来的。
东北博物馆旧照(原奉系军阀汤玉麟的官邸)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中“抢运古董”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清宫散佚书画,大部分是被集中截获的,实属幸运。
而留在小白楼中,没有被溥仪带走的那些书画,命运就更曲折了。
溥仪出逃后,伪满皇宫一片混乱,人们纷纷抢夺伪满皇宫内的物品。除了流向民间成了“东北货”,还有部分字画被彻底损毁,例如王羲之的《二谢帖》。
杨仁凯著《国宝沉浮录》统计了它们的下落:溥仪所盗书法名画总计1331件(故宫博物院统计1353件),外流113件,国内私人收藏37件,全毁6件,国内博物馆收藏878件,至1989年,尚未发现的有297件。
林枫1906-1977
当时,出了王修之外,为这些书画奔波的人还有很多。
其中不得不提林枫。
这个人,或许你并不熟悉,他在建国后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副秘书长。这里要说的,是他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时的事。对东北战时文物的保护,林枫起了关键作用。
在网络上,林枫的资料并不多,找到了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副组长韩乐风对林枫的回忆。在他的叙述中,这个人我们可略知一二。
当时,除了从溥仪及其家属处截获的字画外。从“小白楼”流向市场的字画,部分被东北民主联军干部们收购或上交,汇集到林枫手中,再移交在长春的东北文管会收藏。
“1946年4月,我军第一次攻打长春时,林枫兼吉辽省委书记、吉辽军区政委。4月20日,即攻克长春的第三天,他在吉辽省委扩大会上布置工作时说:‘文物收集工作由王阑西同志负责’。接着又面对在座的部队负责人曹里怀、谭甫仁、杨国夫、刘其仁说:‘如果他(指王阑西)那里需要派兵保护时,你们要负责派兵保护。
1947年,王修从山东探亲返回哈尔滨后,林枫立即指定他负责收集图书资料,筹办东北图书馆。张克威同志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任职,带来长春伪宫散出的十余轴画卷,交给了林枫同志。《清明上河图》正在其中。林枫同志发现后,立即找来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的人鉴定,并交东北文管会珍藏。
1948年沈阳解放后,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迅速筹建东北博物馆。林枫指令东北文管处把珍藏的《清明上河图》、岳砚等一批珍贵文物、善本图书转交东北博物馆
记得有一次,他对王修和我说:‘《四库全书》在全国只有两部半,而东北就有一部,一定要找到,好好保护,必要时作为重要资料转运出去。’”
据说,林彪曾对林枫说:“几万万人在打仗,你怎么想起运送这些破卷轴?”这批文物,最后还是尽数运往了长春与沈阳。
林枫的晚年,却令人唏嘘:
1966年,康生造反派派25人抄了林枫的家。1977年,71岁的林枫在文革中死去,其罪名之一是,在炮火连天的战争中“还要抢运古董”。
辽博珍藏清宫散佚书画146件
说完这些书画的身世,再来看看展览。

目前,辽博收藏的清宫散佚书画作品总数达146件(组),是中国收藏晋唐宋元书画数量最多、品质最精的博物馆之一。

这批书画被妥善保存着,专设的书画库房恒温恒湿系统24小时运行,每件作品均配有专门的樟木画盒和绸布包袱皮。
同时,60多年来,这批书画陆续展出了30余次。“咫尺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中,包括18件清宫散佚作品,共展出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32件。
展览现场
“咫尺千里”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的魅力。古代画家们尤其注重布局,欣赏手卷时,哪怕只打开一小段,也能看出千里之遥的意境。
这次的展品中,如北宋李成的《茂林远岫图》,近景可见轻舟泊渡、行人车马往来其间;远景遥观宫殿密布,塔影隐现。
清代王原祁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供奉内廷,负责鉴定内府收藏历代书画,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南巡,游览西湖时御题西湖十景并刻石建碑。为记录此次南巡,王原祁画了《西湖十景图》,画面布局巧妙,像是从西边的南山路将西湖一刀剪开,从左向右将西湖全景铺陈开来。
咫尺江山
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
>展品精赏<
⤵️准备好翻转手机⤵️
▼ 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宋 李成 茂林远岫图
元 王蒙 太白山图卷

▼ 明 文徵明 桃园问津图卷
清 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卷 
明 沈周 千人石夜游图卷
参考资料
陈振濂《“东北货”与长春伪皇宫小白楼
向斯《溥仪和溥杰盗运故宫国宝概述
溥仪将国宝秘籍从天津运往东北之经过
沈承先《溥仪交还的珍宝
方裕谨《溥仪赏溥杰宫中古籍及书画目录
长春晚报《溥仪藏在小白楼里的惊世珍宝》
咫尺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
📍 辽宁省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7年4月18日-5月18日
展览内容:32件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包括18件珍贵清宫散佚作品
○ 辽宁省博物馆 ○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智慧三街157号

🚇交通信息:
省博物馆站:128路;198路西环;浑南新区1线
智慧四街全运三路站:100路;100路复线;108路;130路;198路西环;浑南新区1线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
11月1日至3月31日9:30—16:30(15:30停止入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