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玩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
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究
书圣之后
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很多场合中,日本著名书法史学者、东京国立博物馆学艺企画部长富田淳先生反复提起中国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说过的那句话:
“书法到底有什么好处?生活在北京的启功先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说,印刷和拍照时失去的东西就是书法最宝贵的部分。”
1980年代初,赴中国留学之前,富田先生带着反复细看的二玄社复制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一次见到了颜真卿《祭姪文稿》真迹。时隔近40年,当时内心的震撼,犹在眼前。
“日语里叫‘别格’,意思是说,和其他作品相比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了
他强调,反复提到《祭姪文稿》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独特,并不是因为东博展览借到了这件作品,而是“我们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历史中,一直都认为《祭姪文稿》是一件不一样的作品。”
《祭姪文稿》展出现场 ©东京国立博物馆
2013年1月22日,富田先生策划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书圣王羲之”大开幕第32天时,展览迎来第10万名观众
此前,几乎外界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展览——因为世间已无王羲之真迹,但东博第一次做到了。那是一次具有示范意义的大展,从汉字起源到晚清,163件展品呈现了中国书法史的概观。随后,大阪市立美术馆、九州国立博物馆等相继推出以王羲之为主题的大展,影响甚巨。
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毕竟已不存世间。办完王羲之展后,富田先生发现,与其相关的作品最有可信性的都在唐代,作为东晋之后中国书法史的又一高峰,唐代是如此的了不起。他希望有机会一定要办唐代的书法展
2013年 “书圣王羲之”特展现场
以上图片均为展玩所摄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使用
经过五六年的筹备,2019年1月16日,“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最大的亮点是存世1261年的“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姪文稿》真迹在日本的首次公开。2月8日,展览第24天,迎来第10万名观众。这一纪录的达成比王羲之展整整提前了五分之一的展期。
从这个角度而言,展览日语名中颜真卿对王羲之的“超越”,倒像是个预言。尽管,富田先生直言,在展览主题中加入王羲之,并非他的学术本意,而是各方面为增加展览吸引力所采取的一种策略
作为专业的学者与策展人,对颜真卿特展在中国所引起的争议与反响,富田先生淡然处之。早在2014年,在香港北山堂基金会赞助、大英博物馆主办的中国艺术博物馆论坛上,他以“2012-2014东京国立博物馆合作中国艺术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谈到,从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东博举办了五场中国艺术展,其中大多数都是东博与中国机构所建立的超过20年以上长期合作关系的结果。他也提到由于种种原因,东博有时候不得不在展览开幕前即刻放弃一些展品的借展。那次论坛邀请了海内外30多家著名博物馆的专家,共同讨论中国与海外博物馆的国际展览合作与交流等问题——比如博物馆国际展览合作及借展的国家规定、程序、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等等。
颜真卿展开幕后,不断有中国学者友人前来观展,富田先生和他们的合影常常出现在书法界人士的朋友圈里——对于专业的艺术圈而言,本次展览集结众多珍贵墨迹与碑帖,无疑是一件乐事。
当展览展期过半,当纷扰不言自明,我们把注意力再回归到展览本身。东京国立博物馆为什么要做一场以颜真卿为主题的特展。
1985年,富田先生被公派中国杭州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留学。在出发前的壮行会上,老师对年轻学者们说,去中国不是为了去研究书法,而是为了感受大地的气息。“从这一点来讲,在日本学不到的东西在中国都学到了。”富田先生说。
那是沙孟海、方介堪等老先生们都还健在的年代,他们的书斋还时时向远道而来的各方年轻人们敞开大门。
富田先生谈到浙江美院一年半留学生涯对他的影响,如当时的指导老师朱关田先生,始终被他视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熟悉书法史的读者一定了解,朱关田先生师从沙孟海先生,是中国隋唐书法史研究的权威学者、书法家,编著有《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颜真卿书法全集》《颜真卿年谱》等重要著作(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现居杭州)对于这些老派的书家而言,深研书法,学问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读了很多朱先生的书,一直都存在脑子里,办展览写文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富田先生还自谦地说,“现在这个展览,不敢给老师看了。”
之后,他还跟随启功等先生学习,亦获益终身。
走进东博办公楼走廊深处富田先生的办公室,开门右手边即见三张照片,无一不是他在中国的学术研讨会上与大家的合影。分别是2003年上海博物馆“《淳化阁帖》和‘二王’书法艺术学术鉴赏会”;201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2017年“赵孟頫书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千里江山图》暨青绿山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
对侧的书架上,是一全套的《中国书画全书《启功全集》
唐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时代。有了这些想法之后,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办唐代的展,始终没有忘记。”富田先生说。
专 访
日本颜真卿特展策展人
著名书法史学者 东京国立博物馆学艺企画部长
富 田 淳
王羲之到颜真卿 “有机会一定要办唐代的展,始终没有忘记”
展玩:2013年您策划的“书圣王羲之”大展影响力很大也很有示范意义,下一个特展的主角为什么会选择颜真卿?
富田淳2013年举办“书圣王羲之”展时,就希望有机会表现唐代这个阶段。王羲之活跃在东晋——书法的巅峰时期,接下来就是唐代,从唐初三大家再到颜真卿,中国书法在唐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我对王羲之的作品是非常尊重的,但办完展之后发现,和王羲之相关的这些作品中,最有可信性的都在唐代,所以唐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时代。有了这些想法之后,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办唐代的展,始终没有忘记
大概五六年前,我们开始准备唐代和颜真卿这个题目,一直到去年7月左右,考虑的题目还是“颜真卿与唐代书法”。但后来收到各方面意见,希望把王羲之也带进去——2013年我们举办王羲之展前,大家都说这个展览办不成,因为世上没有王羲之的真迹了。但展览举办之后非常受欢迎,很多观众来参观。于是后来又有了2016年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从王羲之到空海”展和2018年九州国立博物馆的“王羲之与日本书法”特展,再到今年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书道博物馆合作的“王羲之书法的残影”,现在只要是冠了王羲之头衔的都很火爆之前大家都觉得一个展览不可能依靠王羲之做火,但实际上东京国立博物馆第一次做到了。
所以这次大家还是希望我们把王羲之也加到里面。但此前我们搜集的主要是唐代的展品,没有考虑那么多和王羲之相关的展品,展品也没有那么多,如何把这些整合在一起?是有难度的。最后我们在副标题上做了“超越王羲之”,但这并不是最初的计划
2019年 “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现场
以上图片为展玩所摄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使用
展玩:很多观众感慨展览呈现了整个中国书法史的概观,其实从王羲之展开始你们就这样做了。这次展览虽然已经有很多解读,但还是很想听听您的介绍。
富田淳展览首先从甲骨文开始介绍,最后是清末,这是一个概观
虽然展览聚焦于唐代,但对于日本的观众而言,也要综合介绍一下文化的发展历史,所以第一章中介绍了书体的变迁
另外,这个展览是在日本举办,所以一定要提到颜真卿书法对日本的影响,但是我们也没有举例太多,就做了最有影响的“三笔”和“三迹”,其实颜真卿对江户时代书法的影响也很大
颜真卿的书法在唐代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评价。到了宋代以苏轼为首的文人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评价,所以展览一定要加上宋代的单元——这是一个表面的解释,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展出北宋李公麟《五马图》
在中国书法史上,大家一般认为王羲之的神话瓦解于清代,所以展览一直延续到元明清
中国书法到达巅峰,一在东晋,二在唐代王羲之把书法变成了艺术,他创造了一种艺术,这是他最大的功绩。当时的人们看到王羲之的书法,能够理解并感受到这是艺术。但一直到唐代才真正第一次把书法当作纯粹的艺术品,比如怀素《自叙帖》,是在喝醉之后写的狂草。
也就是说,王羲之创造了书法艺术普世价值的美,一般人都能理解和看懂这种美——不管是当时那个时代,现代也好,今后也好,大家看到都会觉得很美。而唐代书法的最大功绩是为这种书法的普世美定下了规则,今后不管是谁,按照这个规则写出来的字都会是很美的。
这是我们策展时的一个想法,想把这种理念表达给大家。从结果而言,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在清代崩溃瓦解了,但唐代书法所定的规则迄今大家都还是在学习遵守
展览中的视频以“無為”为例说明不同书风的特点
这来自于富田先生的亲自设计,我们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了设计稿
展玩:展览实际出现的第一件作品是《说文解字》唐写本残卷,有特殊的用意吗?
富田淳《说文解字》作为第一个展品展出,因为我们觉得它是一个象征——有汉字才有书法,继承汉字更离不开书法。然后是甲骨文,书法最初的出发点也和甲骨文分不开。甲骨文大概发现于1899年,后被分为五类书体——它虽然写在骨头上,不是用毛笔写的,却内含有书风,也可能是刻的风格不一样——也就是说,书法风格是存在于文字结构当中的。所以展览以《说文解字》和甲骨文开始。
展玩:展览展出了27件颜真卿的墨迹与碑帖,涉及到全球10几家机构与私人收藏,之前是不是有对全球范围内的颜真卿相关藏品进行过调查,有没有什么遗憾?
富田淳虽然没有把全球的相关作品都做过调查,但原先计划展出的颜真卿墨迹和碑帖还有很多现在展出的27件是经过了再次精选的最初整个展览计划展出250件展品,最后展出的是177件。
设计展场和展品布置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祭姪文稿》,作为最重要的作品,它一定要有一个大的展场。然后,写出《祭姪文稿》是因为有“安史之乱”,那是唐玄宗的时代,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还有另一件重要作品——唐玄宗《纪泰山铭》,也占了展厅很大一面。“安史之乱”可以说由唐玄宗而起,其结果导致了《祭姪文稿》的出现,所以这两件作品所占据的空间是整个展览中最大的
我们也考虑了展场布置要有张有弛,所以最后放不下250件,只能选择了其中的177件——比如说,我们本来也想介绍南北朝时代的跟颜真卿相关的字体,还有更多元明清作品,但是因为会场大小的关系不得不割爱了。
唐玄宗 纪泰山铭
展玩:所有展品的借展单位涉及20多家机构与私人收藏,是如何做到的?有没有难度?
富田淳简单而言,关键就是和各个博物馆之间平时的交流和相处。另外就是,首先对研究工作要有一个热忱的态度,一个不是很认真的人,是无法建立起一个信任关系的,所以,这是唯一的一点:信任
布展现场 ©ins:ganshinkei2019
“我们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历史中,一直都认为《祭姪文稿》是一件不一样的作品。”
展玩:您个人第一次见《祭姪文稿》是什么时候?对这件作品有特别的感受吗?
富田淳1980年代初,我去中国留学之前。当时台北故宫博物院刚刚开始展出他们收藏的名品,我还拿了日本二玄社的复制品去现场对比着看
第一次看见真迹的感觉,我们日语里叫作“别格”——意思是说,和其他作品相比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了。虽然孙过庭的《书谱》也好,苏轼的《寒食帖》也好,但颜真卿的《祭姪文稿》是特别特别好。《书谱》也是非常好的作品,写得也非常漂亮,但是和《祭姪文稿》相比,当时书写的心境和环境是不一样的,《祭姪文稿》是在一个极为悲伤愤怒的情况下写成的,仅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一个不同层次的作品
展玩:那您怎么看待《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的称号?
富田淳《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我是认可的,但假如真如文献上所言其真迹已随着唐太宗埋到了昭陵,那么它在世上真正存在的时间其实只有296年但《祭姪文稿》存世至今已有1261年了,而且是现存的真迹从这个角度而言,《祭姪文稿》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更大了。
王羲之已经到了“神话”的境界,颜真卿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把神话和现实一起相比较,本身就是没有可比性的。王羲之非常厉害,颜真卿也非常厉害,但脑子里想到王羲之时,想象他究竟是哪个作品非常厉害,实际上已经没有具体的作品了。所以,虽然《祭姪文稿》是“天下第二行书”,但是“天下第一行书”其实已经不存在,从这些意义上说,也的确存在“超越”的意义
王羲之 集王圣教序(孔氏岳雪楼本)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北山堂捐赠)
展出中的《祭姪文稿》 ©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玩:您曾经分析过王羲之的地位与帝王推崇的关系,那您如何看待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形成的原因?
富田淳宋代的欧阳修与苏轼等人特别推崇颜真卿,由此他在宋代开始流行。这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般而言,人在用右手横着写字的时候,虽然想写水平,但其实是往右上方走的,竖着写也会往右走,写完会发现文字是左倾的,所以文字右侧需要大的空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就是这样,每个字之间空间比较大,因为需要倾斜的空间。但颜真卿写的汉字几乎都是横平竖直的,字体之间的间距较小,方便看也方便写。所以说,颜真卿的字体经过修正,字和字之间的间距变小了对于当时的活字印刷来说,颜真卿的字是可以作为范本来用的,方便读,也漂亮。电脑里的明朝体(编者按:即日韩对宋体的叫法)也是颜真卿的字体,康熙字典的书风也是颜真卿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颜真卿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颜真卿 千福寺多宝塔碑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顔真卿 麻姑仙坛记(何紹基蔵本)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北山堂捐赠)
顔真卿 干禄字书
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王羲之是非常厉害,但是毕竟没有真迹留下来了,现存的王羲之摹本多是唐代的。唐太宗对王羲之的字非常喜欢,不惜代价把当时能够找到的王羲之真迹全部收到宫中,请虞世南这些人来临摹,再把摹本分给大家学习,引起一大流行所以一般人没有机会见到王羲之的真迹。这些分出去的摹本忠实了王羲之的字,还是更多反应了唐太宗的喜好这就不好说了,不能说百分百忠实了王羲之本人的风格。这也许是一个比较过激的说法,但唐太宗的确利用了王羲之的字把全国国民整合在一起,他是非常聪明有能力的一个人。
褚遂良 黄绢本兰亭序(部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兰千山馆寄存)
王羲之 妹至帖 唐摹本
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展玩:展览中宋四家也是非常重要的篇章,作品很精彩,您曾经写过“中国士大夫精神——宋元时代的书画”,能谈谈这个单元吗?
富田淳唐代以后首先是张旭和怀素在书法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情感,颜真卿也是其中之一,他在楷书当中,体现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各种各样的石碑、拓片,可以看出来每个碑的文字虽然都是楷书,但是一碑一面貌,都不一样。
在书法中表现自己的情感在颜真卿的时代并不被认同,但到了宋代逐渐被认可,大家在书法中逐渐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之间有很大关联性
中国士大夫精神从唐代中期开始,书法表现自己的情感,后来延续到宋代,这种精神到了宋代开始集成并得到了发展,当时最受影响的就是苏轼黄庭坚也是受到影响非常大的,苏轼赞美颜真卿,颜真卿改变了书法的历史,他也赞美杜甫,因为杜甫改写了诗的历史(编者按:“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苏轼提出不要只是临摹模仿前人的书法,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有《祭姪文稿》,任何一件作品都没有超越它——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这次我们借到了《祭姪文稿》,是我们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历史中,一直都认为《祭姪文稿》是一件不一样的作品。
所以,颜真卿首先继承了传统,又发展了书法,有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再就是对后世的影响,他改变了书法的历史。作为一个变革者,他的功绩是非常大的。就像苏轼对他的评价,我也觉得是同感的。
苏轼 行书李白仙诗卷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展玩:这次展览还把清李宗瀚的“临川四宝”四件碑帖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您曾于2011年和2015年陆续发表过数篇相关文章。
富田淳李宗瀚的“临川四宝”,日本研究界一般都知道是收藏在日本,其中有三件由三井纪念美术馆收藏,有一件则是私藏的,这大概是20年前才知道的
2006年,我们举办了“书之至宝”展,当时就希望能全部借到展出,为此曾写信给这位私人收藏家,但当时收藏家刚刚去世,他的夫人虽然觉得举办展览会是一件好事,但还是表示这件东西不能外借,拒绝了我们。
我们对“临川四宝”做了一些研究,比如,是谁选了“临川四宝”?一开始并不知道。后来我们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查资料,发现了李宗瀚的一个拓本,通过题跋确认实际上是李宗瀚自己选的“临川四宝”,终于知道了“临川四宝”的由来。
后来,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前馆长林业强先生告诉我们,据说李宗瀚盖了“宝”字印的藏品总共有十件李宗瀚的藏品在日本很多,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就应该去查一查。于是我们花了很多年来寻找来查,发现其实还不止十个。我一开始想是不是林先生的信息有误,仔细考虑之后觉得其实没有问题——李宗瀚在40岁时选了十件盖了“宝”字印,但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收藏也在增加,后来又不断盖章,最后已经不止十件了。那么哪十件是最初的十件呢?这也是一个课题。
三井纪念美术馆收藏了很多李宗瀚藏品,当时购买的书信、电报和发票都保存得很好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信件,涉及到当时购买的联系人是谁、又是如何交涉的等等,其中有些不适合公开,有些适合公开,有些已经发表了短文。(详见富田先生2011年、2015年先后发表的文章《李宗瀚的收藏》《李宗瀚的传说——临川李氏的四宝和十宝》《李宗瀚的眼光》等)
富田先生边翻阅图录边为我们讲解
展玩:然后我们还是想请教一些关于李公麟《五马图》入藏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故事,这件作品的展出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
富田淳《五马图》大概两三年前入藏东博,以后还会再展。希望这次能从艺术和艺术史的角度来宣传和讨论这件作品,就作品本身提出问题。作品前面还有乾隆的题跋,但是因为展柜不够长,没有办法全部展开。
展玩:这次也有一些展品存疑,比较典型的像颜真卿《自书告身帖》,从宋代开始就有学者认为非颜真卿亲笔而是其后辈抄录的,颜真卿研究的权威学者朱关田先生也曾发表过这一观点的文章。这次《自书告身帖》在上海董其昌特展和东京颜真卿特展相继展出,又有了新的讨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富田淳这次除了《自书告身帖》之外,包括怀素《自叙帖》也是存疑的。从上世纪80年代左右朱关田先生就开始否定《自书告身帖》,存疑的情况我们是比较了解的
对博物馆来说,尽管这些作品有可能是复制的——就像唐摹王羲之《大报帖》,能说是王羲之的真迹吗?不能说,但也非常珍贵。这些作品能表现当时书法的书写习惯、形式、风格等等,能反应时代背景,而且本身写得非常棒,从这个角度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所以,对研究学者而言是存疑的,但对一般的观众来讲,有机会感受当时书法的一些形式已经很好了。不过,学者们尽管存疑,展出的时候还是都争先恐后地去看。我们自己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还是想看。
颜真卿 自书告身帖 局部
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王羲之 大报帖 唐摹本 私人藏
怀素 自叙帖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印刷和拍照时失去的东西就是书法最宝贵的部分”看书法真迹,这是我希望推广的观念 
展玩:颜真卿在日本的影响大吗?
富田淳日本受中国影响,中小学生开始学书法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是学颜真卿的高中教科书中最初学习的就是唐代四大家。历史上,虽然这次只选了日本的“三笔”和“三迹”,但江户时代受颜真卿影响的书家和书迹非常多。这个意义上讲,颜真卿对日本书法的影响非常大
空海 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展玩:您为什么立志研究书法?您曾经作为公派留学生在浙江美术学院学习,当时的学习对您有什么影响吗?
富田淳我的父母从小就希望我学习书法,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习书法,后来渐渐转到研究书法史。
1985年我被公派到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留学,行前学校开了一个盛大的壮行会,老师对我们说,去中国不是为了去研究书法,而是为了感受大地的气息从这一点来讲,在日本学不到的东西在中国都学到了。
那个年代,大家都还穿着中山装,大家都想下海,连复旦大学毕业的人都要下海,是那样一个时代。
展玩:我们查阅了您的学术成果,第一部学术著作是1997年《世界美术大全集》第四卷《隋唐时代的书法》,本次展览和您的研究有关系吗?展览在展示颜真卿本人和《祭姪文稿》中花了很大心血,介绍很详尽,还在山东平原郡原址拍摄了视频。展览筹备过程中,对于颜真卿本人和作品,有新的研究发现吗?
富田淳留学的时候,老师是朱关田先生所以读了很多他的书,一直都存在脑子里,办展览写文章的时候首先会想到的就是这个
虽然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和资料,但其实称不上研究,主要是为对书法不太了解的观众提供一些普及性的知识。如果这些信息被朱关田先生看见了,他一定会笑出声来的(笑)。
展玩:通过这些展览,您是不是有一些自己希望传递的理念,比如您曾经谈过唐代书法的魅力在于古典。
富田淳我之前在很多场合说过,启功先生说过的,“印刷和拍照时失去的东西就是书法最宝贵的部分。”看书法真迹,这是我希望推广的理念
展玩:那对您影响最深的学者是哪一位?
富田淳当时跟着启功先生也学到了很多,但是作为自己指导教官的是朱关田先生,所以当时和他学到的最多。对于我个人来说,受了朱关田先生的影响很大。现在这个展览,不敢给老师看了。
想正式专访富田淳先生不是一件易事。
从去年12月起,兜兜转转,获益于众多学者老师的帮助,最后终于在一位旅日重要人士的倾力相助下,达成本次访谈。
回到展览开始的原点,了解策展人的所思所想,感知一位学者对书法史的理解,懂得如何真正向我们的文明致敬。对这场展览的关注,方得圆满。
由衷感谢富田先生接受我们的专访,也感谢所有在过程中帮助我们的老师们。
还有一些希望和大家分享,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纪念品商店在售的小册子里,我们阅读了东博的历史,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东京国立博物馆创建于1872年,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博物馆,其迄今为止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是1974年的蒙娜丽莎展览,151万人次,至今没有被超越。
那天下午,一位日本老一辈艺术家与我们谈起,尽管他如此深切地热爱着古典的中国传统书法,但总体上这已并非年轻人们所喜。而另一面,日本中小学生开始学书法时,有一段时间依然是必学颜真卿的高中教科书中也从唐代四大家学起。
记得2013年王羲之大展时,富田先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我还是希望以后有机会把中国、美国、日本的王羲之唐摹本集中起来做一个大展,我很希望!
时隔六年,这依然是他的心愿之一。
回到颜真卿特展现场,用当天的手记来结束这篇文章——
许多日本观众一边看一边轻声赞叹。当你听到这样发自内心的赞叹声,当你看到中国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带着孩子,一件件地认知作品,告诉孩子“这是2000多年前的汉字”“这位书法家叫米芾”时,纷纷扰扰都消失了。
什么是书法最宝贵的东西?什么是我们该珍视的?当你面对真迹,一切不言自明。
此时,当你步出展厅,想到颜真卿这般人物竟会于76岁高龄时被派赴叛军阵营宣召而被缢死,心中是很难平静的。尽管《祭姪文稿》所带来的影响自然因人而异,但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书法,如何看待人,那些曾经历史洗练的标准,中国人在书法中的寄托,必然更为清晰。而再看到身旁赞叹的观众,亦会感慨我们的文化在东亚的影响之巨。
接近闭馆时分,我们从东京国立博物馆离开,穿过起风的上野公园到达上野站,沿着陡坡的路灯上,一页页印着《祭姪文稿》的展览宣传旗在夕阳里飘动,不禁想,这样一卷千年前的文稿能被保存至今日,实在令人庆幸、感念
因语言与整合编辑的原因,最终呈现的访谈或未能完全遵从富田先生的原意,如有疏漏,诚表歉意。
特 別 提 醒
© 本专访文字与图片除特别标示外均为展玩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个人、机构、媒体等作部分或全文引用、复制、抄袭或抓取使用,违者必究。
特 别 鸣 谢
东京国立博物馆学艺企画部
企画课国际交流室长杨锐先生
刘吉学先生
等众多老师及友人为专访提供的帮助
部分图片©东京国立博物馆
👇 回顾往期颜真卿特展推送 👇
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
东京国立博物馆 平成馆
2019年1月16日-2月24日
🏛 展馆信息:
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13-9)
🔑开馆时间:
9:30~17:00(周一闭馆)

※星期五、星期六及11月2日,21:00闭馆。

※截止到9月的每星期日、节假日,18:00闭馆。

※9月22日、23日,22:00闭馆。
🚇交通信息:
从JR上野车站公园出口、或JR莺谷车站南出口出站后,步行10分钟

从东京Metro地铁的上野车站、根津车站,或京成电铁的京成上野车站下车后,步行15分钟。
🎫门票价格:
成人:620(520)日元/人、大学生:410(310)日元/人

颜真卿特展门票:
一般:1600日元/人(团体1300日元/人)
大学生:1200日元/人(团体900日元/人)
高校生:900日元/人(团体600日元/人)
※中学生以下免费,团体为20人以上
展览官方Twitter上每日实时更新排队信息twitter.com/ganshinkei2019,展玩已将网址转制成了二维码,长按识别即可进入,观展前请提前查看。(如何连上Twitter,请百度。)
颜真卿特别展排队实时状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