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秋小叶,这里是秋叶 PPT 的【职场成长栏目~
秋招马上就要到了,许多双非(非211、985)同学都会纠结,是否要考研,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可是,考研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学历不高的
毕业生要怎样才能赶上双非的同学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希望能打开大家的思路,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

作者:马华兴
来源:治愈马(ID:zhiyuma250)
在很多春招和秋招的名校企业宣讲会上,很多名企都是公开宣布
「非985、211的毕业生同学,就不要投简历了,我们一般都会刷掉」。
如果你是个双非同学,听到这句话,如同打王者听到了「first blood」的感觉。
但是,我做了这么多个案例咨询,其间各种学校毕业的毕业生都有,我看到的却是:
不少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经过认知的升级和持续的行动,都走出了一条不错的路;
而恰恰相反,反而不少名校毕业生,刚毕业去了一家不错的国企或事业单位,一毕业月收入就过万,但 5-10 年以后,他们的收入,竟然没有什么变化;
也许,我个人的咨询量还是过少(几百上千个吧),但是这多少说明一个现象:学历的价值随着工作时间的变长,在逐渐缩小。
实际上,当你已经工作 8 年了,企业就几乎不再去看你什么大学毕业的。他重点观察的是你近期在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公司做什么岗位;
因为,所有企业都有这样一个思维方式,叫「最近的过去,约等于,未来」。你最近三年的经历,约等于你未来创造的价值。
毕业生不妨这么想想,你毕业时,企业看的是你的学历和毕业大学,他是不是从来不关心你是哪个初中毕业的,一般也不会看你哪个高中毕业的。
当然,确实有少量名企,比如大牛咨询公司,金融公司,总会关注你的学历。这是后话。

所以,你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 3-5 年的时间,让自己的职业经历变得更吸引人。下面我来谈谈几个策略,颠覆一下你的思考。
01
挑一个「职业能见度」高的领域
我认识的几个 2015 年三本大学毕业,但现在都做的很成功的同学,当年在学校里都在干一件事。
微信公众号 
他们自己做校园号,校园号做到一定覆盖率之后,开始做校园号联盟。这样,马上就会有近 5 万关注度。然后不同的人的套路不太一样。
其中一个人,用 PPT 的形式,写出了一篇公众号联盟运营的帖子,发在微博上,@好几个大咖。结果一个在独角兽做新媒体运营的大咖看到了,约他去那家公司实习,实习期间,又把一个公司的公号扩了 30 多万粉。

这件事一下子被很多微信公号传播,他开始了各处演讲刷脸的过程。之后迅速升职总监……第一桶金拿下。

另一个人,继续运营校园号,分销各种产品和课程,成为了几个大课程的主要分销,靠分销也达到了月入两万。两三年后,在某一线城市买了房。

好了,我想说的一个概念就是「职业能见度」。如果你做一个事情,能见度很高,那要去做。
运营公众号在 2015 年就是能见度高的事。你一旦运营得好一点,当年就会有各种故事,各种传播。无论是公众还是大公司都会很关注。你就会在短时间内腾飞。
因此,新媒体、教育培训、微课,都是能见度高的区域。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把自己的工作放到新媒体、微课上,就意味着大量的曝光度。
相信不相信,

每一篇公号文章理论上都能被任何一个微信用户看到;
每一个喜马拉雅上的音频理论上都能被任何一个喜马用户听到;
每一段抖音的短视频理论上都能被任何一个抖音用户看到;
每一段 B 站的短视频理论上都能被任何一个 B 站用户看到。
你可能会质疑,那为什么会是我的那个作品?但你换个思路想,你的作品该怎么做就能提升曝光率呢?
你这么想,你会一点点优化自己的作品,从标题,到内容,到营销。也许不会出一个爆款,但靠一段时间的积累,自然会被人看到。

而我们反过来看,名校毕业生,多数的他们会做什么?

去一家收入不错的企业:金融公司,投行,咨询公司。如果家人要求,那还得去稳定一点的企业打工。

他们的「职业能见度」缩小到自己的直属上司。
02
投资型学习 
我们的学习可以分成两类:消费型学习和投资型学习。
消费型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学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学英语解决自己出国旅行的问题;考研解决自己名校身份的问题;
网络上那么多网课,不少都是学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投资型学习的主体是别人,学知识技能来解决别人的问题。
学个 PPT 不是为了让自己做 PPT 开心,而是为了给老板用,帮老板美化,解决老板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在学校里的所有学习,学生的意识几乎都是消费型学习,学的所有科目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

但是工作以后的学习,如果你还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你就发现:
要么没什么可学,特别是当你进入到了一个稳定、初始收入不低的职业中;
要么你就会变成「成长感学习」:今天学个底层思维,明天学个发现天赋。你学的时候觉得好爽,发现了新大陆,但学着学着你就发现,好像学半天也不能做什么。
为什么?
因为你学了这些并没想过怎么解决别人的问题。
我所认识的那些逆袭的同学,他们在职场中的学习,
几乎都是投资型学习。
同样是学发现天赋,我就发现人跟人就有区别。大多数人更多的是在体验,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而少数几个人除了体验之外,他们的笔记本里还记录了「这个讲法不错,可以用在我自己的课里」、「这个图很好,我能怎么卖」。
而且,这几个人,学完了,回去就写了一篇文章,这文章并不是写自己学到了什么,而是直接分析一些人的天赋,文章下边就直接拉粉。

同样的课,消费型学习跟投资型学习的区别,显而易见。

当一个走向职场的毕业生,再未来的几年中,所有的学习中,都在想,我学这个怎么解决别人的问题,那一般都能赚到钱。
我就拿考研这个事来说。

考研学习,是个长期投资,短期消费的学习;长期投资,是因为读完研,求职的可能性会更多,但是短期备考,绝对是在消费。

那怎么能把短期消费型学习变成投资型学习呢?

我提到过一个方法:开公号写考研日记。
当一个人写考研日记时,他就必然会思考,怎么能有更多曝光,让更多同学看到,这背后就暗藏了新媒体运营的能力。
而一旦这种持续记录的日记,能让其他备考的同学学到点东西,就具备了「解决别人的问题」的效力,粉丝增加,甚至接点培训广告,都成了可能。

掌握投资型学习,其本质,就掌握了如何靠学习本身来变现。
03
手艺+语言 
5 年以前,我在知乎看到一篇写厨师的文章,作者是知乎大 V,毕业于一个烹饪专科学校(不是某东方厨师学校啊),当初是大专,但是在厨师这个职业而言,这个烹饪学院应该是全国最强的大学了。(现在已经升级成二本)
这个作者讲他的同学,做的好的人都已经出国,都分布在巴黎、伦敦、加州、迪拜的4星、5星级酒店做大厨。做多几年五星大厨,要么在本地安家,过个极有安全感的小康生活,要么自己开个小餐厅。作者本人现在在卖调料,也很赚钱。
烹饪大学,怎么整也很难上一本。但是学四年烹饪,就等于是掌握了一门手艺。
那什么是手艺?手艺跟技术的区别是什么?
来看这两个职业:
厨师和隧道工程师
,哪个是手艺?哪个是技术?

再看这两个职业:
手绘师和机械工程师
,哪个是手艺?哪个是技术?

看出区别了吗?我给个定义:手艺是满足大众需求的技术。
当你有个手艺,你的客户就是全天下人类,而非局限在某个特定领域,特定情境下的人。这意味着,你在哪里都能让自己挣到钱。
我一说这个,很多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鄙视感,特别是中国人。

这其实是被中国文化观念约束住了。过去的文化,手艺人是三教九流的九流,都是引车卖浆之徒干的事,人们瞧不起手艺人。

但是,手艺人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是生存度较高的人。

《水浒传》最后招安,什么人能不去打仗还安稳进入体制的呢?
一个吹笛子的乐和
一个会写字的萧让
一个会篆刻的金大坚
一个看病的安道全
一个兽医皇甫端。
这五个人,都是善终。

成吉思汗征伐各地,一旦遇到抵抗就屠城,杀掉高过车轮的男人,女人买为奴隶和娼妓。那什么人能不被杀掉呢?手艺人。

再看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人工费都很高,这意味着手艺人都特别受到尊重,不是我们口头的那种尊重,而是给钱多那种尊重。
因此,如果你学个手艺,其实就已经稳拿了高额人工费。实际上我国的职业体系也在像发达国家发展,人工费已经逐渐上涨,未来会越来越高。
说实话,现在这个社会,学一门手艺,比旧社会,容易多了。旧社会学手艺就是给师父当学徒。三年学徒,三年小工挣的钱全是师父的,第三个三年,当大工,才能自己挣钱;九年结束了,才能出师自己开业。
这九年,被师父骂,被师父打,都是行规。郭德纲曾经的几个徒弟说老郭压榨他们,背后的原因也许是郭师父要按老规矩教徒弟。
而现在,你根本不需要苦学九年,一个大专三年,就能靠一门手艺吃饭了。

这是其一,第二,你看标题,我讲的是「手艺+语言」。

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高价的组合技能,就是「手工技能+沟通技能」。
如果你仅有一门手工技能,出来赚钱肯定是能挣到钱,但是你不会沟通,不了解雇主的需求,不知道雇主能出多少钱,你很可能就把自己卖贱了。要么你找了一个中间人跟雇主谈,大钱反而让中间人拿了去;要么雇主就会刻意压价。

而如果你同时又掌握了一个沟通技能,你就能直接跟雇主谈判,能通过沟通掌握市价,你就赚到了中间人的那部分钱。

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们搞技术的,都不太善于察言观色,人性沟通呀。那是你误解了「沟通技能」。
手艺人的沟通技能,就是两个词:听懂,说清。
你能听懂对方的需求和报价,说清自己的需求和报价,成交就很容易。
更重要的是,你就可以选择能给高价的人。而学会一门语言,就意味着你有更多机会去选择那些能出高价的人。你的客户范围一下子变大了。
不信可以看看技术移民。那些紧缺职业,全都是手艺人的职业。当你有了手艺,然后你外语又过关,那技术移民就不难。更重要的是去了那个国家马上就能工作,还有不错的收入。
04
名校毕业生的软肋 
无论是种群还是个体,他在某个情境下的优势,反而限制了他的发展。环境一旦变化,他就很难适应。这在生物学有个概念,叫「特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戴尔,当年戴尔做的电脑销量暴增,因为他的零仓储,强大供应链导致企业采购急剧上升,但是当个人用户变成电脑主流采购者,戴尔的弱点:设计、体验就暴露出来,一下子被其他电脑干掉。

实际上名校毕业生稍有不慎,也会「特化」,他们会发挥他们精于计算,专业学习的优势,但会下意识的回避他们职场沟通,探索未知,自我营销的能力。
我所了解的不少名校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家公司在特别大的公司,稳定的公司,事业单位,做一个收入不错的螺丝钉。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终日围着几个人转,没有职业能见度,不会想到投资型学习,也不敢去冒险投入某个新兴领域,结交新的人脉。

一个优秀的毕业生,随着岁月的洗刷,逐渐变成了一个中年老油条,脑门上写着一个字「混」。

这就是不少名校毕业生的「软肋」。
说句真心话,那些聪明又坚持努力,有天赋又持续拼搏,学习好还敢于冒险的人真的太少了。

各位普通学校的毕业生,感谢一下他们的「特化」吧。

最后做个总结,普通学校毕业生逆袭方法:
❶  投身「职业能见度」高的领域
❷ 投资型学习
❸ 手艺+语言
学历确实有光环,但所有的光环都会消散。永不消散的光环是一个人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可以自我重塑的信念。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了。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一下你或你身边逆袭的普通毕业生的故事,期待你的分享。
👆《职场精英都在学的职场高效工作法》
领券购课,原价199立减100,到手价 99 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