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
黑马成长营18期学员
蜂狂健身CEO
近两年,随着智能健身的兴起,各大主打智能运动器械、VR实景体验、24小时无人自助等概念的健身房出现在街头。当许多人都在担心健身教练是不是要下岗的时候,蜂狂健身的CEO张康却做出一个看似与潮流背道而驰的决定——为健身教练赋能。
“传统健身房的健身教练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更像是销售,而不是教练。而且,他们也是一群受着行业剥削,被严重低估的‘手艺人’,就像滴滴打车出现前的出租车司机,和河狸家出现之前的美甲师一样。我们要通过为他们赋能,提高整个健身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效率。”
而在进入健身行业这条新赛道前,张康在“创投”领域已经跋涉近13载。
少年意气,挥斥方遒
确切的说,张康的创业之路,从大学就开始了。
出生于江苏一个经商世家,张康从小的梦想就是长大后,也要像父辈一样从商。为此,2005年,他考入中山大学市场营销学专业,学习商业之道。
刚上大学,张康就跃跃欲试,开始尝试一些投资和创业项目。彼时,广州房价正坐着直升机一路飙升。刚到广州,张康就投资了几个商铺,净赚一百多万。他把这人生中第一笔投资所得,都投到了奶茶店,结果赔的一塌糊涂。
而这一赔一赚,除了让张康从此有了奶茶情结,几乎喝遍市面上各个品牌的奶茶,更让他明白,创业绝非纸上谈兵,哪怕开店,背后都有复杂的商业逻辑。因此,原本打算毕业后直接创业的他,选择曲线救国,到企业中历练。“那时,觉得自己还是需要补充商业思维和工作方法论。”
2009年,张康以近千分之一的比例,被“海选”进入宝洁OLAY市场部担任品牌经理。在宝洁,他迅速积累人脉与市场经验,随时为创业储备资粮。2年之后,张康便不再满足于程式化的上班族生活,决定回到创业轨道。
2011年,张康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建了魔杰仕国际文化公关公司,主要服务于前东家宝洁、腾讯、恒大和保利地产四大客户,“宝洁一年36场玉兰油品牌发布会、保利地产在华南新开楼盘的运营活动等,都是由我们负责策划。”
2012年,3Q大战打的不亦乐乎,作为腾讯的公关公司,张康负责策划了腾讯当年的年会,“年会上,马化腾表演的从书中飞出鸽子的魔术,就是我手把手教给他的。”回想起来,张康笑道,“虽然马化腾肯定忘了我是谁,但对于我,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强大的策划和创意能力,加之良好的客户关系,魔杰仕第一年就实现3000多万营收,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张康却开始感到迷茫。他第一次认真思考工作的意义,如果一直服务于这四家客户,也许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但自己创业的目的,难道仅仅是积累财富吗?
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复盘,“那时,我就计算,假设公关公司一年营收3000万,十年也就只有3个亿。但如果在互联网创业,一个项目做成独角兽,十年就能做成几十亿的事情,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同样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也完全不可比拟。”
想清楚这一点,2014年,张康果断离开魔杰仕,进入创业黑马集团担任华南区副总,从此,一脚踏入创投圈。
初遇黑马,试水创投圈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迎来了一波让“猪都能飞上天”的创业浪潮,张康作为创业黑马华南副总,可谓恰逢其会,他不仅见证、亲历并参与了整个风潮。
在创业黑马,张康接触了大量创业者和投资人,也以投资人的身份去看项目,迅速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和创业思维。不过,创投圈给予他更多的,则是对于商业的深度思考。
惊叹于无数人一夜暴富,也骇然于无数钱一夜蒸发,张康认真思考着每一个项目成败背后的底层商业逻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
“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想做出一个有刚需需求的产品,解决客户痛点,但许多人并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和赚钱的底层逻辑,最后,现金流一旦断裂,本身又没有造血能力,只能昙花一现,失败告终。”
根据这个逻辑,张康进一步发现,“如果能找到一个高频、高客单价的用户痛点,建立一个清晰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且能形成行业壁垒,不至于被竞争对手轻易赶超,再有一支优秀的团队,这样的创业项目,即便在资本寒冬,依然可以吸引到投资。”
按照自己的思维导图,张康将视线瞄准了健身行业。健身行业已经达到600亿的市场规模,未来还将突破1000亿。但目前行业内并没有像LA Fitness 和24 Hour Fitness这样估值近20亿美金的头部企业,大家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这就给了新晋玩家更多破冰机会。
“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人的健身意识远远不够,一旦中国人的健身习惯养成,那么这个市场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为健身行业赋能
近几年,互联网健身在中国如火如荼的进行,诸如超级猩猩、悦跑圈、Shape等项目都获得了大量融资。不过,与这些新型健身房主打消费者端不同,张康决定换一条跑道,通过为健身教练赋能,从而改变整个行业的底层逻辑。
“作为手艺人,健身教练目前处于行业中食物链的底端,他们或者以比较低的价格被捆绑在某个健身房,或者缺乏授课机会,已经有那么多企业解决消费者的痛点,那么,就让我们来‘解救’健身教练吧。”
2016年5月,张康创立了私盟信息科技,推出蜂狂健身项目,在健身教练与健身房之间,打造了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健身房可以将自己的团课需求上传到平台,而健身教练可以“抢单”,这个模式,让健身房可以更加灵活机动的进行团课设置,并可以聘请到更优质的教练,而健身教练也有更多选择。
“传统健身房之前是按月排课,如今,则可以按天排课,把课程需求上传到平台,立刻就有人来接课。而团课教练本身就在各大健身房走穴,每周都要找新的需求,这使得平台活跃率非常高。”
而且,对于团课教练而言,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健身房,随着他的评分越来越高,他每节课的单价也会相应增加,这也会促使教练之间互相比拼,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进而促使整个健身行业良性发展。当然,最后获益的自然是消费者。
而针对私教领域,目前,蜂狂健身也推出一款付费工具,教练只需花很少的使用费,便可以利用平台资源,打造个人品牌。“许多健身教练每年在培训上投入都不会低于5000元,他们渴望提升自己,是付费意愿最强的从业者。”而中国有60多万健身教练,培训市场有近100亿的规模。因此,在这个领域,张康相信未来会有一个大的增长。
目前,蜂狂健身平台注册用户增长迅速,在整个华南地区有很高的渗透率。在盈利模式上,蜂狂健身也采用常见的抽成模式,但张康也表示,未来盈利模式还会更多样,诸如代理产品、广告导流等,只要做到一定规模,玩法自然会更多。
但对于张康而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蜂狂健身,健身教练会成为行业未来的主导者,他们会以更加专业、热忱的工作心态,去帮助人们变得更健美。
黑马情缘
身处创投圈,张康一直认为人最应该投资的是自己,“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逻辑,就是进入憋大招的状态,所有现金流,全部花出去进行投资,也给自己投资,去参加各种培训项目。”
因此,张康作为学员重新回到了黑马营, “黑马营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会教给你满满的干货;而且,黑马会精挑细选优质的创业者,大家互相切磋,也有助于打开自己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黑马,你可以跟一个导师构建终身的学习关系,这一点千金难买。”
作为健身行业的创投者,张康本人也是忠实的健身爱好者,无论工作多忙,他都坚持每周打篮球、去健身房练器械,“虽然不是骨灰级的健身者,但我一直把健康放在首位,我希望保持自己的体能和形态,至少在四五十岁的时候,不是油腻大叔,而是一个看起来健康、帅气、阳光的大叔。”
—— 推荐阅读 ——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文章
坚持就会获得力量
加入黑马,一起成长
↓↓
*本文由创业黑马学院官方发布,如需转载请在(ID:heima_ying)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创业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商务、合作、交流:zym120100(微信)
报名或详情咨询,请戳"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