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月结束了,又要“瑟瑟发抖.gif”了?
骄傲的六月与不那么骄傲的其他几个月。
今年的纽约骄傲月游行依然盛大,而且今年也是石墙暴动发生50周年。回想起那个警察可以因为衣着和性取向随意逮捕同性恋的黑暗年代,我们至少可以欣慰的承认,我们生活在了相对更加善良一些的年代。
LGBTQ眼中的世界
性选择和性别认知多样化是全球性的—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LGBTQ群体。在比较进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性少数群体基本上不会因为性取向、性别认知、行为规范和衣着形象被定罪逮捕。由于平等观念的普及,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在各行业或各领域的高级职位上发现这种多样性。
卢森堡首相Xavier Bettel和他的丈夫Gauthier Destenay
美国首位跨性别州长Christine Hallquist
在较而次之的一些国家,性少数群体尚能以二等公民存活。在观念开放的公司中可以出柜。在开放的城市和地区,酷儿们可以自由的进出酒吧等商业场所,得到无差别的服务。明星也在娱乐节目中打擦边球与同性展现暧昧关系。
但在政权的主要枢纽上,LGBTQ仍然是禁词。在政府及国企将不会有人公开出柜。除了外交上的形象工程以外,国家也几乎不会在立法上对LGBTQ有任何保障。在教育体系中性少数群体也是消失的——仍在学习的孩子们将无法从课本上了解性别多元化。酷儿议题由于审查也难以在媒体上大范围传播,因此更加难以获得法律援助,甚至推动社会变革。
新浪封杀  #les#超级话题,
来源 NGOCN旗下某微博帐号
而进展最为落后的国家,则是公然压制性少数群体:否认性别多元化,对展现非传统性别特征的人群施以严惩。在这些国家,出柜往往等同于放弃整个人生。
在国际LGBTI协会出版的性取向立法地图上,沙特阿拉伯等9个国家可以因同性性行为对公民判处死刑。另外,即使如每天宣扬“Freedom”的美国,也仅仅被评级为“有限的/不平等的立法保护”,落后于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许多欧洲国家提供的“宪法保护”。
来源:International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and Intersex Association
骄傲的六月与不那么骄傲的其他十二个月
Pride Parade是个很好的活动形式。许多人出于对事业、家庭、名声甚至人身安全的考虑无法出柜。而在一个大部分人都在试图表演成为直男直女的世界里,酷儿们甚至连寻找身边的同好都难以实现。骄傲游行给了酷儿们自我表现和狂欢的机会。
但6月30日一过,世界似乎变得不再“彩虹”起来。新的社会热点不断出现,那些在6月初把自己头像加上彩虹滤镜或者彩虹emoji的人纷纷换成下一个热点logo。一些在针对LGBTQ群体营销的”pink capitalism“公司也退场寻找下一群目标客户。当周围的彩虹越来越少,酷儿们总要从美梦中慢慢醒来——又要夹起尾巴做人了吗?
事实上,一年里一共有12个月的时间,酷儿们会感到来自世界的压迫和不公。只不过在6月的时候,TA们假装活在美梦里。
在美国,川普与保守派仍然在利用自己的权利对酷儿们进行迫害。保守派治下的美国,蛋糕店可以因为宗教“良知”拒绝卖给同性恋夫妇结婚蛋糕,美国军队系统几乎恢复了饱为诟病的“不问、不说”禁令。虽然跨性别者不会被开除,但他们必须按照出生时的指派性别服役,也无法获得所需的激素治疗。尚未参军的跨性别者也不能参军。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也就是奥巴马医保)中非歧视条款也面临删除。作为卢森堡总统配偶以First Gentleman出席外交活动的Gauthier Destenay,在白宫的第一夫人与先生合影照片里也被抹去了名字。
在最初发布的白宫图片中完全没有提到Gauthier Destenay
甚至在骄傲月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有新闻报道一场所谓的”直人骄傲游行“将计划在8月31日于波士顿举行,主办者叫做Super Happy Fun America,选择了和LGBTQ Pride Parade相同的游行路线,还找了一个极右翼同性恋当游行大礼官(Grand Marshal),整个活动充满了挑衅意味。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骄傲的六月,被羞辱的一整年。
性别议题中复杂的华人标签
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许多人来到美国寻求性取向和性别认知上的自由。而同样来到美国的一代移民中,也有许多顺性别和直男直女。青年们接受了祖国“男耕女织”式的泾渭分明且二元对立的性别教育,在美国也要继续以这样的方式抚养下一代。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在北美政治光谱中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政策《校园成功机遇法案》(“AB 1266”)被保守派谣棍编了一个假翻译“男女同厕”,成了不少华人捏着鼻子投川普的动员令。
如果说人们不能接受非二元性别的跨性别人士是因为少见多怪,虽然心思狭隘但尚有被原谅的空间。那么阻击男女同厕的这些华人无知又认真的样子就像个傻子——他们既认为世界上没有同性恋,只有异性才有偷窥和性侵的意图,也无视了许多公共场所设立的中性(Unisex)厕所和为了照顾家庭厕所都是不分性别的。笔者甚至怀疑这些朋友们是不是家里都修了两个厕所用来分男女。
而更为吊诡的是,随着观念的更新,发达国家的主流人群都能够接受性少数人群。而许多华人一代移民——尤其是来到美国后加入保守派教会的华人们,眼中充满了歧视又不敢明说。只好在营销号的狗哨文章底下留下“对于同性恋我不反对,但也不支持”、“你们不是已经能够自由结婚了吗?还闹什么闹?”、“硅谷这些大公司为了政治正确招了不少同性恋”等歧视言论。
同样身为华人,我们看到这些评论,真的心里生气,脸上也挂不住。
来自中美不同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强权争霸的地缘政治背景也让生活在西方国家的华人群体成为关注的焦点。
同为华人手足,令人遗憾的是,你们假装看不到真实存在的多样化人群,用刻薄的言语和狭隘的心态,无知又自豪地走到了历史的对立面。

猜你喜欢


想念(随缘更)反吃瓜联盟?
在微博上找到我们!
@NoMelonGroup
REF
https://www.healthaffairs.org/do/10.1377/hblog20190525.831858/full/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