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整天,一则央视专访袁隆平的视频一直在热搜榜上。
这是值得欣慰的事。
再过一个多月,袁老就即将迎来90岁的生日。
耳朵不行了,戴着助听器都不管用;眼睛也不行了,老花镜放大镜换着用;也不能再下田了,
“90岁的身体,下去就起不来了”。
尽管如此,袁老依然在研制杂交水稻的一线贡献着自己的努力。
尽管如此,袁老依然向着心中的两个梦想在坚持前进——
一个是高产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再过一个多月,袁老就90岁高龄了。
虽然早已超过了退休年龄,他依然坚持到办公室上班
自从2015年卸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职务后,作为研究员,袁老仍继续指导着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
三年前还能坚持打排球和游泳的袁老,现在耳朵也不行了,即便是戴上助听器,还是会听不太清很多工作上的东西。
毕竟年纪大了,很多身体机能都在衰退。
过去,他曾说自己是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
现在,年近90的袁老也不得不接受生命的规律,服老了。
眼睛不行了,办公桌上日常放着三个放大镜,一个看不清,就换另一个。首先是眼镜,眼镜不行就放大镜。
田也下不去了,以前还能亲自下到田地里观察水稻的长势和生长环境,现在只能站在田边看。
下去了起不来的。
虽然身体不行了,但袁老表示只要脑子还没糊涂,就会一直奋战在研制杂交水稻的第一线。
不久前在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老的一席全英文致辞赢得全网网友的点赞和喝彩。
致辞中,袁老用英文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且非常愿意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引来更多点赞的,是袁老和其团队领衔的科研努力下,杂交水稻种到了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记录。
原来每公顷3吨的产量,现在已经刷新到了10.8吨。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仍在和饥饿斗争,袁老才更加觉得将高产杂交水稻向世界普及和覆盖的重要性。
袁老说,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
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
这样的梦并不是空谈。
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是超级稻不断向高产一步步冲刺,现在已经能达到每公顷产量18吨(1200公斤)。
要知道,在三年前提出每公顷产量16吨的目标时,大家还觉得这是个天文数字。
然而这还不是上限,达到18吨的目标后,袁老又将目标定到了20吨且不封顶。
这是没有尽头的。
他曾说,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了,给国家至少增加1亿亩耕地,可以多养活1亿人口。他曾说,按现在情况每公顷增产2吨,可以增产1亿6千万吨稻谷,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这是我的梦想。
袁老研制的杂交水稻实现高产后,另一种声音也开始出现:
中国已经不缺粮食了,为什么还要再继续追求高产、更高产和超高产?
这个问题,也许只有像袁老这样真正经历过见识过饥荒的人才最有发言权。
袁隆平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对于杂交水稻的梦想和执着,源于他对饥饿的记忆。
他曾说过:“一粒小小的粮食能绊倒一个国家,也能拯救一个国家。
上世纪60年代曾经闹过饥荒,袁隆平亲眼见过很多人因为吃不饱被饿死,连叫花子上门乞讨,都没有食物可以施舍。
讨谁啊,都没有饭吃。
当记者问袁老是不是正因为如此,才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袁老的回答是:不可能了。
但是,尽管现在的中国看起来已经不缺粮了,实际上粮食仍然是不够吃的。
中国差不多有14亿人口,粮食的产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如果不持续增产,还是不够吃的。
而且即便是现在看起来不愁粮食的样子,部分粮食还是需要要进口的。
比如大豆。
中国的大豆供应和储备时不够的,中国人吃豆腐,每年进口的大豆能达到七八千万吨。
“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给你,那就麻烦了。这个是问题,是大问题。
因为常年研究水稻,袁老关心农业和农民。

但慢慢地他也发现,中国人对农业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这也是让他感到忧心的事。
事实也的确如此,一方面,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粮价有关。

粮价高了,通货膨胀会导致很多东西价格都随之水涨船高。
粮价低了,谷贱伤农。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和之前相比也少了很多。
更可悲的是,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宁愿去平台当网红做土味直播,都不愿意把心思放到土地里。
毕竟,时代就是这样。
但是至少,我们还能将希望寄托于像袁老和他的身边的团队这样的人。
因为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和钻研,更多人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多对家庭和个人来说价值更大的事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