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E    Y
• TODAY 
 G       A
  O
u
P  I  N  K
2019  |  Vol.43
我是不反对网红赚钱的。很多网红看似风光,但却不能细想:名气都是拿隐私换来的,有人吹捧的同时也会被骂全家,心理素质要非常好才能全盘收下——不能接受的就默默退圈了,过个安静的小日子。都说互联网公司35岁以上是高危期,那网红的危机来得还要更早一些,甚至都不用老,只要没有热度了就自动宣告退休。

这些我都能想到,网红本人肯定也知道。也许正是抱着付出了一定要有回报,以及现在不赚以后赚不了的念头,才格外卖力地去割粉丝的韭菜。
然而就像标题里说的,谁都想赚别人的钱,可别人也不是傻子啊。谁在哗众取宠,谁又信口开河,谁是来赚快钱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难怪北美第一网红家族卡戴珊姐妹的个人品牌今年接二连三翻船
,实在怨不得别人。

今天《纽约时报》和《朝日新闻》都放了这条消息:Kim Kardashian终于顶不住压力,宣布将为个人品牌改名。几周前的Kim Kardashian志得意满,发布了自己的塑身衣/内衣系列,风格自然是和她本人一样前凸后翘,叫做Kimono
问题是Kimono这个词语早就存在了。对日本文化稍微有点了解的小伙伴就知道这是的意思(最早是“着物”),一种讲究优雅美感的传统服饰忽然就变成暴露的塑身衣,日本人民顿时就愤怒了。网友们纷纷给Kim留言反对,表示“我们的文化不是你的内衣”
!连京都市长都发了封公开信让她改名,说得还很客气,希望她有机会来京都感受真正的日本文化。

其实Kim早就去过京都了,当时还和艺妓们合影留念。所以说她是无心之失根本不可能,为了让Kimono这个品牌合法化她还特地玩了个招数:只注册特定字体的Kimono Logo作为商标估计就是正好想到了Kim-Kimomo这个谐音梗,顺便又能借此宣传一波。有争议就有流量,只是没想到会闹得这么大。
Kim Kardashian的名声从来没有好过,但最近的确有水逆的苗头,人们对她开始有种“看哪儿哪儿不顺眼”的感觉。前一阵她的另一个彩妆品牌KKW Beauty(我第一次看见还以为是王凯……)也被人喷了。
如果说Kimono是自作死,这个倒是欲加之罪:KKW新出了一款刷子高光,轻轻一刷就不但能让身上闪闪发亮,还可以遮掉肌肤上的浅疤痕,这就很不符合美国当下的“彩妆正确”了。网友问她为什么不做真实的自己,是不是有疤就代表了丑?
这就很难回答了,虽然不少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可千万不能说啊。相对比之下,Vogue还刚发了一篇报道Ins上一个叫做“Behind Your Scars”(疤痕背后)的账号,展示出每个人身体疤痕背后的故事,以及大方面对的态度,这才是当下该有的宣传方向。
(其实Kim Kardashian应该感谢网友没有往另一个方向引导,因为她的四款高光色都是浅色调的……万一质问她“为什么要改变本来的肤色”就更凉了)
另一件相似的事情,是今天Cosmo加踩一脚说Kim发的照片修图过度,脸上和身上都被磨皮得没有肌肤纹理了,看起来就像个假人。仔细想想现在小红书上的笔记也都在介绍“如何拍出有真实感的彩妆照”,曾经风光一时的磨皮功能已经开始flop了。
另一位卡戴珊成员Kylie,去年靠着自己的同名彩妆品牌Kylie Cosmetics拿下福布斯30岁以下富豪排行榜第一名,今年的后劲也不行。新推出的护肤系列Kylie Skincare里有一款面部磨砂,主要成分是核桃壳粉,她自称每周用2-3次就能让肌肤保持细腻柔嫩。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稍微懂点护肤知识的网友表示,核桃壳粉和别的坚果成分用在磨砂膏里会让肌肤屏障受损,破坏锁水功能,别说护肤了,越用皱纹越多也是很可能。曾经有一款叫做St.Lves的杏仁磨砂膏就因为这个原因被起诉过。所以说护肤品真是不要乱做,比彩妆的门槛高多了,一不留神就会让人烂脸的后果很难承担。
至于另一位卡戴珊姐妹Kendall Jenner,她倒是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可在这个流量时代没有消息比坏消息更糟。几个月前Kendall推出了自己的护齿品牌Moon,包括牙膏和美白笔等产品,却完全没什么水花。
这是一件合理的好事。某人有名气,和TA的品牌值得买是完全两回事。就拿彩妆来说,我买过Michelle Phan和Pony的东西,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用之处;Charlotte Tilbury和Pat McGrath这样的彩妆师出来做的牌子要惊艳得多,果然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Alexa Chung Debut Collection
衣服也一样。Alexa Chung的品牌算不错的了,却还不及她本人时髦程度的一半;Chiara的鞋子还行,可我有过一件她家的卫衣,洗一次就疯狂掉绒(标明了可以机洗的)
做过品牌又默默自己收摊的网红或明星就更多了。Blake Lively有过一个波西米亚风的孕妇生活方式品牌叫Blake Lively's Preserve,看这种滤镜过度的照片我就感觉有点坑,果然最后因为定价过高没人买倒闭了。好莱坞的妈妈和现实生活的妈妈活在两个世界,Blake Lively可能是真不知道正常孕妇在买什么穿什么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Lady Gaga马上也要做自己的彩妆品牌Haus Beauty,看照片感觉也没什么戏。平时街拍和舞台太夸张的明星实在缺乏说服力,何况目前出的产品从包装和品类就像是Fenty Beauty和Kylie Cosmetics的结合,那干嘛不直接去买Fenty呢。
曾经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谈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明星和网红的品牌的生命力都不长?想了想觉得答案很简单:因为没用心啊。倒不一定是心思的问题,可能是真的时间精力不够。又要上综艺又要唱歌拍戏,哪能100%投入。对比之下很多品牌的创始人都只干这一件事且还是专业的,这怎么好比。真心想做的明星就必须懂得取舍,看看Rihanna都多久没有发新歌了,难怪她能行。
这次日本非常刚,不但有民间力量还官方出面。日本经济产业大臣都要派官员来美国,和专利局讨论Kimono品牌的事情。各种压力终于逼的Kim Kardashian改名,要知道刚被网友批评的前几天她还只是道歉而已,说自己也很喜欢日本文化请不要误会。
她是真该向老公学习一下怎么做品牌,比如和某个大厂合作之类的,前提是有人愿意。不过Kanye West的Yeezy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侃爷本人真的蛮神(经)的,有时候偏执狂才能做出好东西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