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69个装满垃圾的
集装箱正式从菲律宾出发,
运回加拿大温哥华。
这批垃圾将于6月29日,
也就是明天正式到达温哥华港口,
刚好来得及庆祝加拿大的第152个生日
这艘船的抵达将为长达
近6年的垃圾事件画上句号。
这起事件曾引发加拿大
与菲律宾之间的外交争端
并引发了人们对日益严重的
全球塑料垃圾问题的关注;
此外,这件事还重新唤起了
对加拿大全面禁止废物出口的呼吁,
这个问题也很可能在今年
秋季的大选中被提出。
卑诗省新民党议员Gord Johns
近几年来一直呼吁禁止垃圾出口;
保守党领袖Andrew Scheer
在新环境纲领中称,
保守党政府将禁止
所有塑料垃圾的出口,
除非进口国能够证明
塑料实际上是可回收的。
人权倡导网站rightoncanada.ca的
创始人Kathleen Ruff表示,
加拿大需要发挥领导作用,
同意修改管理废物出口的国际法。
1992年,巴塞尔公约生效。
条约规定,发达国家向发展
中国家出口有害垃圾之前,
需要征得其知情和同意。
而如果要修改法规的话,
将会全面禁止发达国家
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有害垃圾,
无论是否已经征得其同意。
但是最近,在瑞士举行
有关次公约的会议上,
加拿大持反对修改公约的态度,
保持沉默。
加拿大一位环境部的官员表示,
加拿大最初是同意支持禁止
出口用于最终处理的废物的提议,
例如需要在垃圾场填埋或焚烧的垃圾,
但是并不支持禁止
出口可回收性的垃圾,
因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回收活动,
既有环境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2013年和2014年运进菲律宾的
垃圾被错误地贴上了可回收垃圾,
但其实三分之二的垃圾
都是普通垃圾,
包括用过的纸尿裤、
厨余垃圾以及电子垃圾等。
六年前,加拿大没有法律手段
迫使出口这些废料的加拿大
公司将其带回加拿大,
所以试图与菲律宾协商
在当地处理这些垃圾。
2015年有些垃圾
确实已经在当地被处理,
但随后由于环保组织的反对,
这些垃圾就被放弃处理了。
2016年,菲律宾一家法院下令
将这些垃圾送回加拿大,
两国于2018年成立工作组。
但今年4月菲律宾总统
杜特尔特等得不耐烦了,
威胁称如果加拿大政府
在5月15日前不采取行动,
他将亲自把这些集装箱运回加拿大
还放狠话说
“如果你们想的话,也可以吃了它”。
之后杜特尔特的威胁引起了国际关注,
也使加拿大政府不得不重视。
不久之后,加拿大政府
便同意将垃圾运回,
还同意支付所有运输费用。
但是,加拿大并没有按照规定
在5月15日截止日期前运回垃圾,
导致杜特尔特召回了菲律宾驻
加拿大大使和总领事。
最终垃圾于6月1日正式离开菲律宾,
于6月8日到达台湾Anna Maersk,
然后穿越太平洋踏上回国之途。
据悉,此次加拿大共花费了
114万用于运输费用,
另外37.5万用于
温哥华地区的垃圾焚烧费用。
两大主编新创微信平台
【温哥华情报局】现已上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