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呢,院线片比较冷清,值得讨论的,其实都在院线之外。
而在映的院线片里面,最值得推荐的,应该还是《玩具总动员4》与《千与千寻》这两部动画片,两部都非常好看,也都是近期院线片里,难得能看的电影了。
相比经典重映的《千与千寻》,皮克斯新片《玩具总动员4》同样保持了这个系列的水准,仍然很好玩、很有趣、也有很多值得聊的地方。
尤其在娱乐性的部分,仍是很不错的一部娱乐电影。
不过,看到《玩具总动员4》,还是会想起上一部的《玩具总动员3》。
因为,在我心里,那才是这个系列的真正巅峰,故事精彩,感情部分也非常出色,最后真是看到眼泪止不住。
于是,冲着《玩具总动员4》的热映,倒是想重温一下,我心中最出色的《玩具3》。
作为皮克斯的当家系列,“玩具总动员”系列承载着太多人的记忆与爱。从1995年首部问世,就在动画技术与故事情节上,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在2010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3》,距离第一部已经15年时间,也在当时被认为是系列的最终曲。
《玩具3》在剧情上,确实有特别明显的告别意味,也是我非常喜欢这部的原因。
就好像我们评价《玩具4》,你仍然可以说它制作出众、故事紧张刺激、情节有趣,可看性很高。但是,相比《玩具3》,它唯一欠缺的,就是最后,直击人心的那一下下。
这也是很多人至今都无法忘记《玩具总动员3》的原因。
玩具总动员系列的主题一直都特别棒,这也是皮克斯动画最厉害的地方。他们总是可以在一些看似常规的设定中,找到独特的角度。
比如:如果超人也有中年危机,就有了《超人总动员》
如果怪兽也很温柔,就有了《怪兽电力公司》
如果玩具也有他们的感觉与思维,那就是玩具总动员了。
当玩具有了情感之后,就有了各种有趣的故事与戏剧冲突,比如嫉妒、争宠……故事也就源源不断了。
不过,皮克斯高超的地方在于,一边赋予玩具情感,让他们如真人一样。同时,又要让他们恪守玩具的身份,让这个异想更合理。
而作为玩具,最重要的身份,其实是陪伴。
它们是孩子认识和熟悉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父母,陪着孩子长大。
当有了这层含义之后,玩具系列的脑洞就可以更大了,如何陪伴,甚至去争宠。
而到了《玩具3》,主题则从陪伴,变成了告别陪伴,去迎接新的成长。
这也恰好符合我们以这部作为最终篇的设定。
真的是非常遗憾啊!
人的一生,似乎就是由各种相识、陪伴、告别、遗忘组成。即便再好的朋友,甚至爱人与家人,最终还是要面对分别与慢慢的忘记。陪伴只能是一段,却无法永远。这是没办法的,因为,生命首先就是有限的。
于是,我们也就是在这样反反复复的相识与遗忘当中,不断变化,不断成长。
而《玩具总动员3》最高明的地方其实就是,用玩具与孩子的关系,去暗示人生必须必须面对的那些离别与遗忘。
所以,觉得《玩具总动员3》更像是一部成人动画片,它不仅献给孩子,还献给那些跟着这个系列一起长大,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那些成年观众。
于是,当已要步入大学的安迪,与他的玩具玩伴们做最后一次告别的时候,才成为影片最大的泪点。
因为最后那部分告别所蕴含的情感,孩子观众反而未必能完全领悟得到,那是成年人才更懂得的剧情。只有你真的经历了,失去了,遗忘了,才会真正明白这背后蕴含的伤感。
就好像大家都很爱的《伴我同行》
表面上,似乎只是一部少年冒险电影,但是,影片之后的,关于童年以及童年好友的记忆,才是更令人感动的。
所以,我们也会如此难忘片中最后的那句台词:
I never had any friends later on like the ones I had when I was twelve. Jesus, does anyone?”
或者,还有同样来自皮克斯的《头脑特工队》
最感人的部分,其实也是一个关于告别与遗忘的主题。
而回到《玩具3》,你可以将之视为孩子与童年记忆的告别及遗忘,但是,也可以辐射得更远。比如,在影片最后一部分,安迪在去大学之前,跟她的妈妈拥抱告别,妈妈会感慨,好想一直陪着孩子啊!
于是,影片有意无意的,将这个感情链放大,也试图触及更多的情感关系,也带来更多的联想与感动。
然而,人家还只是一部动画片,却同样可以在好玩有趣的同时,去藏着一个这么真诚又感人的话题在其中。
所以,每当我们去聊动画片的差距,总要聊技术啊,什么毛发精细度啊。实际上,真正的差距还在于:讲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并在故事当中,植入一个非常真诚,又会让人有共鸣的情感话题。
而最终,会给人最深印象的,真就未必是技术之类外在的东西,而是情感。是藏在故事背后,创作者想要传递的那些感情。
那才是能留得住、传得开的东西。
也是我一直对《玩具总动员3》这样的电影,一直念念不忘的原因。
真是温柔而又伤感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