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E    Y
• TODAY 
 G       A
  O
u
P  I  N  K
2019  |  Vol.36
现在是一个网红的时代,这点应该没有异议了。作为浪花中的水滴,我前前后后也去过无数以网红为名的地方打卡。可以说是相信群众的力量,或者就是跟风凑热闹,只是失望的次数比惊喜的要多得多。
今天就来分享以网红有关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大家省一点时间和💰。
//
网红展
网红展有两种,一种是知名艺术家的专题展览,另一种则是花花绿绿的装置展。第一种相比之下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机会不是太多。
我去看过最网红的艺术家展览是洛杉矶The Broad的草间弥生“无限镜屋”,整个过程非常曲折:首先在官网订票,进门以后再去机器上领一次票,按照这个时间去排队。
记得当时我的等待时间好像是一个半小时左右。是很长,但想到“来都来了”这句中华名族传统名言还是坚持等了下去。一小时逛The Broad,半小时去楼下的礼品店,终于盼到了传说中的草间弥生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限时一分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反正就是转瞬即逝)进入一个比我家厕所还小的屋子。时间的相对论在这一刻体现到了极致,前面的一个半小时过得有多慢,这一分钟过得就有多快。在屋子外面排队的大家自动变成好伙伴,互相提醒要提前把手机照相模式开好再进去,不然估计面部ID刚解锁时间就到了。

出门以后忍不住感慨真是好扯啊。传播艺术教育大众的功能显然是没有的,一分钟能干什么?想拍照就没时间好好感受,而我显然是很俗气的选择了前者。
然而能排到就要知足。最早无限镜屋刚开票的时候,15万人上线去抢5万张票,30分钟内全部售罄。如今我来了,等了,进去了,还拍了照,就不要奢求太多了。上海现在也在办草间弥生展,看小红书里的分享好像还比这更丰富一些,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体验过?
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挺少见的。就像我上一篇文章提过的,大众热捧的艺术家也没几个,我看过的Jeff Koons、奈良美智、村上隆、莫奈和高更展,都没有草间弥生这样的人气。
更多的还是另一种情况。让我忍不住想改编一个故事,说的是国王有三个儿子,为了决定王位继承权让他们去买东西装满房间。如今就该搭个装满波波球的假浴缸,放一堆刷成彩色的桌子椅子,把银色的细条从天花板上挂下来。
老国王可能会疑惑:儿啊,你这花里胡哨搞得倒是挺好看,可还是没有装满房间啊。
儿子则可以自信地回答:爹,您再等等,马上就有人排队进来看展了,到时候整个房间都会充满人。咱们还能顺便收一波门票钱呢。
这就是我看了几个所谓网红展后的心得。
传授一些经验:如果看别人分享的照片都是很逼仄的,只有一个角落或是一面墙,拍照点也就固定几个,那这个展览的面积很可能非常小,进门走几步就没了。
注意大家的照片里有没有大量的廉价装饰品,比如彩色碎片、反光纸、火烈鸟,这些都是寒酸预警。包括家居用品的材质和状况,比如椅子是不是塑料而非木头的,以及窗帘放大看会不会都脏了,细节决定了一个展览的质感。
可我很能理解去的人,包括我自己。即使很多网红展的主题是硬凹的,道具和设计也非常粗糙,靠着高饱和度的色彩,拍出照片来还是不错的。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城市里做出好看的涂鸦墙,或是把公园和路边小花园搞得漂亮一点,又经济又满足拍照需求,问题不就是没有么。
//
网红餐厅
相比网红展,我对网红餐厅的吐槽要少很多。中国人在吃这件事上还是很难被忽悠的,味道太糟糕的一定开不久,毕竟竞争太激烈了。什么赵小姐不等位,很高兴见到你这样的明星餐厅都变成了过去式,别的都是虚的,好吃才是真的。
那些装修平凡却一直有人排队,或是很难订位的餐厅,大概率味道是真不错,起码在平均水平线上。苍蝇馆子和路边摊不算,我会怀疑里面加了别的东西……
很大一部分网红餐厅都是西餐,一是颜色更鲜艳,二是大家对西餐不像中餐有高标准严要求。很多人的西餐启蒙是必胜客和自助——不是说不好,相反,我倒是觉得这种西餐的性价比是很高的,不像有些网红西餐厅拿中不溜秋的东西卖高价。
培根、意面、比萨、扇贝、牛排和羊排,这些经典款的菜品我很少在网红餐厅里吃到正宗的,高级饭店也不一定,倒是有些隐藏的小馆子做得相当不错,尤其在上海。
我更喜欢去网红餐厅吃Brunch,因为一般很难把鸡蛋做难吃。就跟鸡翅和虾一样,这都做不好就别开店了。加上如今最流行的牛油果,稍微调个味就还不错。这种店盘子一般也都比较好看,站起来就能拍一张。
咖啡厅是个很有趣的领域。我眼里的咖啡厅就像一个人,魅力点不一定是本身长得多美——就是咖啡要做得多好喝,当然也别难喝到跟瑞幸一样——也可以是有趣或是气质好,就是要有腔调。然而很多网红咖啡厅都顶着一张整容过度的模板脸,就是所谓的Ins风,看多了真的腻。
至于以外带为主不看环境的奶茶,现在品牌已经很多了,也没谁敢持宠而娇。最早出名的喜茶我是真心觉得很好喝……哦豆瓣成天都说长沙的茶颜悦色很惊艳,我非常想试试看!
//
网红美妆
两个不要盲信。一是不要盲信博主们强推的彩妆单品,原因很简单,每个人的肌肤状况不一样,她们上脸好看的不一定适合我们,更不用说Vlog里的疯狂打光了。而且很多还是PR的公关品,所谓拿人家手短。
第二就是不要被断货冲昏头脑。我有时候就会产生“哼我非要买到”的较劲心理,上一次加价买的彩妆就是Chanel的Rouge Coco Flash 70,到手了就觉得也还好……
想想自己买过的网红彩妆里,Glossier和Fenty Beauty还是比较不错的,但也不是每个单品都值得入。Kylie和Pony的彩妆非常积累,Colorpop的包装真的有点粗糙,但考虑到价格也没什么好挑剔。恩,就这样。
最后不要盲目相信的就是网红本人!尤其是小红书上套路深,我现在有个发现:凡是没有专柜实拍或带标签的,很可能都是山寨,人家正牌根本没出这个款……还有很多小博主的包包鞋子真假都非常存疑。
总之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很多人都感兴趣,你还会想去/想看/想买吗?然而能克服这一点非常难,人本来都是从众的动物,很多消费本身都是非理性的。这么说来网红款倒是有个好处,你不会一个人占便宜,也不会一个人吃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