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隐私遭“皇亲国戚”泄密?还被贵族“看不起”?面对王室的繁文缛节,她在百般配合之后,决定果断“反抗”?
所有这些细节,即便是消息最灵通的英国小报都写不出来,因为它们都是美国电视频道Lifetime最新电视电影《哈里与梅根:成为王室成员》“艺术发挥”的情节。
电影聚焦梅根与哈里王室大婚前后的关系,以及梅根在成为公爵夫人之后如何履行王室职责等等细节。电影当然没有放过观众最关心的话题——梅根和凯特的关系、梅根和父亲的关系等等。
《每日邮报》等英媒评价这部电影为“放肆、娱乐化以及虚构”的演绎。
然而这都挡不住这部电视电影在美国的收视率很高——尽管,它的“IMDB”评分只有10分当中的5.7分,算是毁誉参半。
美国民众为梅根哈里一家疯狂,很多人热衷追踪梅根的王室贵族之路,这让一部讲述这对王室夫妇的影视作品有很好的市场需求。
因此,这家电视台应市场要求,率先制作有关哈里与梅根的电视电影。
早在去年5月12日,这家电视台就赶在他们大婚之前,拍摄讲述两人相知相爱的电影《哈里与梅根:王室爱情故事》。
几个月后,他们又紧锣密鼓拍摄第二部《成为王室成员》。即便无法原班人马回归,他们不惜换角,也要赶在王室宝宝诞生之后没多久推出,成功蹭出热度!
比起第一部主打浪漫,这一部的故事自然“辛辣”许多,梅根嫁入古老王室所引起的“冲突”、梅根与父亲的关系、梅根与凯特的关系,这些全都自带话题。
因此,《名利场》杂志认为制作方十分“大胆”。然而,与选择题材的“大胆”相比,从目前该媒体透露的剧情来说,美国制作方还是十分“维护”梅根这一“自家女儿”的形象,小心翼翼地处理各种“雷区”……
毕竟,和往往带着挑剔眼光放大梅根一言一行的英国人不同,美国民众大多把梅根当作自家女儿,往往认为大洋彼岸的民众对于梅根过于苛求。
目前哈里和梅根乃至于王室都没有作出回应。从以往的纪录来看,王室应该不会对戏说王室人物的影视作品进行回应——比如,Netflix即将推出的《王冠》第三季;再比“戴安娜王妃”音乐剧(戳右边复习:史上最低俗演出!音乐剧戴安娜遭众英媒怒骂!)。
唯一作出回应的相关人士是梅根的父亲老马克尔,他一如既往地批评外界将他丑化。
说了这么多,您是否很好奇这部电视电影是如何戏说的?小海狸从《名利场》、《太阳报》等媒体披露的情节中选择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部分,让您“先睹为快”!
情节一
王室反对“梅根”穿白色婚纱、选择法国时装品牌
在电影中,“梅根”选择了法国品牌纪梵希设计师Clare Waight Keller所设计的白色婚纱,这一婚纱价值13.5万美元。
然而,这件婚纱引发王室两方面的忧虑。
首先是婚纱的颜色——原来根据欧洲传统,再婚的女性一般不选择白色作为婚纱的颜色,因此梅根的选择引发“争议”。王室工作人员甚至这么劝说“梅根”:“就连凯特穿的都是象牙白的婚纱呢……”
其次,英国王室大婚,选择法国时尚品牌,在电影中也引发一阵争议——电影中没有解释的是,设计师Clare Waight Keller是英国人。
当然,无论是电影中的“梅根”还是现实中的梅根,都没有顺从王室的意思。
现实状况:实际情况有没有这么戏剧我们不得而知,去年大婚前后也并未有任何有关婚纱选择的负面消息传出。不过,去年11月,《每日快报》的确传出女王对于梅根婚纱颜色的选择“吃惊”。
当然,西方所谓非头婚女性不得选择白色婚纱的规矩早就过去了,因此无论是电影、还是英国媒体的这一说法,都有一些“制造冲突”的嫌疑。
情节二
贵族宾客对“梅根”表示鄙夷,“梅根”冷面反击
有一幕,在一次宴会中,面对“梅根”,一位女性贵族宾客鄙夷道:“你每天起床照着镜子看到一个伪善的人,一定很辛苦吧!”
“梅根”不动声色、平静回应:“我还在等待(你的)的屈膝礼呢!”
现实状况:无从考证……不过如此明目张胆你来我往地“交锋”,对于电影来说一定很刺激,但很难想象在现实中英国的王室、贵族如此不顾礼节、当面讥诮……
情节三
不顾王室着装“规定”,“梅根”大胆做自己
在电影中有一幕,“梅根”把王室建议的“连裤袜”扔到了垃圾箱,并且发脾气说:“我不能再后退了,我不会再在出访期间穿你们规定的着装,今晚看《汉密尔顿》(注:音乐剧,指的是去年8月底剧团在伦敦西区参与哈里王子慈善基金的义演)的时候我不会穿。看在宝宝份上,我要保持我的本真!”
最后梅根穿了自己喜欢的“黑色男士礼服”和哈里一起去伦敦西区的剧院观看《汉密尔顿》演出。
现实状况:英媒一直有所谓王室看不惯梅根着装的报道,因此电影的“艺术化处理”可能来源于此。当天梅根的确是穿着这套黑色礼服参加活动。至于“看在宝宝份上”,尽管梅根是去年10月份宣布有喜,但按照电影的处理,在8月的时候,梅根已经告诉哈里自己怀上了,按照时间推算是成立的。
情节四
王室婚礼前,“梅根”听说父亲患上心脏病,致电问候,双方在电话中就父亲“老马克尔”请媒体“造假”一事隔空交火
在婚礼前,梅根父亲老马克尔突然宣布自己因为心脏病住院了,无法参加婚礼。梅根得知后,非常担心,和哈里一起打电话给父亲。两人大吵一架,梅根情绪近乎崩溃,哈里赶紧安慰她。
现实状况:今年年初,父亲老马克尔公布了梅根写给她的信,从侧面证实了很多细节(戳右边复习:老爹怒曝梅根来信惊人言辞,父女斗升级,王室考虑法律行动!),加上梅根好友透露的细节,这些都成为了电影编剧的素材来源。当然,显然编剧站在梅根的角度来描写这一段,这也引起了老马克尔的不满。
可能由于美国观众大多支持、同情梅根,毕竟是“娘家人”,因此很多英媒广泛报道的热点,比如梅根和手下难以相处、梅根和凯特的关系,电影的处理都尽力淡化、维护梅根的形象,因此给人的感觉是既“蹭热点”,又不会得罪美国的梅根粉丝,也算是蛮“投机取巧”的手法。
情节五
“梅根”的团队很爱戴“梅根”,但肯辛顿宫的“皇亲国戚”一直向媒体泄漏“梅根”的隐私
在电影中,没有着重描写“麻烦”梅根或者说“梅根飓风”的情节,与之相反,“梅根”的团队“忠心耿耿”,更没有向媒体“出卖”“梅根”。甚至她的“助理”得知梅根5点起床之后,还“心服口服”地表示:“美国的企业家精神真的激励了我。
电影暗示泄露“梅根”隐私另有其人。有一幕,“梅根”带着“助理”肯辛顿宫的走廊上,给后者“上课”:“肯辛顿宫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公寓,有很多‘疏远的王室成员’住在每个角落”,而“梅根”要求助理对他们留心!
情节六
“凯特”和“梅根”妯娌情深!
电影中,“梅根”和“凯特”关系非常好。“凯特”还邀请“梅根”一起喝下午茶,并以“过来人”身份给“梅根”建议:“你永远没法控制一切”。如果不是此时“路易小王子”起床喊妈妈,这一对妯娌还要继续说知心话呢!
现实状况:这大半年以来,有关梅根和凯特的关系的确扑朔迷离,大部分都是负面消息,但也有和好的消息,但这些在电影中完全没有提及,可以说是很“维护”梅根的形象了。
情节七
“查尔斯王子”把“梅根”当女儿,还安慰“梅根”不要怪罪父亲
在婚礼中,“查尔斯王子”准备牵着“梅根”的手走教堂过道。但在之前,两人有了一次温暖谈话。
“我一直不是一个好父亲。有一天,你会原谅他,他也会原谅你。”“查尔斯王子”对“梅根”说。
在两人走过道的时候,“查尔斯”继续说,“我一直没有一个女儿,这次经验对我来说实在太美好。”
现实状况:不得而知,但在全球直播中,两人在走过道的时候应该没有机会说话。当然,这样的情节也让人讨厌不起来。
网友反应
对于这部电影,英美网友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在美国,网友对于这部电影褒贬不一。
美国《新闻周刊》截取了部分推特上的美国网友的观点。
“我感觉他们直接从推特上找资料,然后写了这个剧本!”网友Erin KM表示,指的是很多剧情都是从八卦媒体上截取出来——当然,根据我们的总结,编剧们还是“开了脑洞”的。
“我怀疑这里有没有一半是真的。不过看着下饭还可以。”推特网友Erin KM表示。
“第一部电影很经典。Lifetime频道这次做得不好。”一位推特网友表示。当然,必须指出,第一部的评分也不好,好吗?可能至少比较浪漫吧!
当然,在英国,网友们就更“毒舌”了。
《每日邮报》读者AmyKatie123“表扬”说:
“这里面的表演比真实夫妇和他们朋友的‘表演’更好!”
读者karlston说:“很难想象有任何人看这样的东西。”
读者ormroda直接说:
“我们不需要一部电影啦,每天都有好戏看!”
作为王室成员、名人,梅根的生活会一直被审视下去,但时间轴如此近的“传记”电影,还真是相对少见,这也证明了王室夫妇的“魅力”。
欢迎关注更懂英国的微信号
“英国大家谈”(ukdajiatan)
— The End —
文/科斯莫, 编辑/J,
章参考  Newsweek, My Life Time, 
Daily Mail, Vanity Fair, The Cut, 
Woman and Home, Cheat Sheet,
 Chicago Tribute, EW, Vogue.au., 
TMZ, People, The Sun, Daily Express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添加星标,不错过任何好文
1
2
推荐一个放心的海淘商城:
英伦大叔好物

👇点击“阅读原文”,任意输入关键词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种英国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