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
教会历史中的典型高效的宣教模式
这个模式的组织架构,虽然不见得被明显自觉的使用,往往是被不自觉地应用在宣教当中,造就了使徒时代的教会、罗马帝国时期的教会、欧洲教会、美国教会和中国近代教会。
以上每个时代和地区的宣教植堂,几乎都是一个模式的围绕着著名布道家、宣教士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宣教使团”展开福音广传的工作。
近代中国教会普遍建立的典型高效的宣教模式
马礼逊
1807年,基督教(Protestants,即改教运动后的新教)第一位宣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到广州,开始了基督教来华近二百年的宣教史。外国宣教士来华基本受本国的差会差派,他们到中国后,以各种形式组成了宣教团队,其中最有特色的如戴德生创立的中国内地会。
同样福音的迅速传播一直都是以宣教团队为利器,中国早期的教会都是以这个模式得以迅猛发展的,并因此产生了一批杰出布道家。
石美玉(1873-1954年)  1925年献身成为女布道家,并组织了伯特利差会(Bethel Mission),设立教会、医院、学校等。计志文曾跟她出去布道,受她影响极大。
丁立美(1875-1936年)是清末到三十年代中极杰出的奋兴布道家,曾任“中华学生立志布道团”首任巡行干事及“云南布道会”的拓荒牧师。晚年在山东及天津的两个神学院任教。
王载(1898-1975年)  与倪柝声、王峙、缪绍训,陆忠信、王连俊等同工配搭,点起了福州复兴的火炬。他在1925年主领的复兴众会,深深影响了后来被神重用的计志文、赵世光、石美玉、周志禹、蓝加溪、胡美琳等,他们成为中国宣教火炬的传递者。1928年后王载经常到中国各地及南洋布道,此后四十多年任中国第一个差会“中华国外布道团”负责人。  
宋尚节(1901-1944年)  1931至1933年加入伯特利布道团,1934年起独自传道,足迹达全国及海外南洋、台湾。
赵世光(1908-1973年)  1925年上海大复兴时献身事奉,是这段时期的中国布道家中行程最广远的一位,也是第一个以堂会为基础,创设中国人全球性宣教团体的牧师。1945年灵粮世界布道会在上海成立后,先在附近城市设分堂,继而推展至华南、华北、华西。1949年以后,他的足迹遍及美、欧、亚世界各地,带动众信徒和同工共同投入宣教事工,也设立各地的灵粮堂及神学院。  
计志文(1901-1985年)  1925至1946年的廿二年间,计志文在中国各地宣教的行程及时间,超过其它传道人。他1927年成立的伯特利布道团是促使中国教会大复兴的先锋,共有约三百位同工一起配搭事奉。1947年离开伯特利差会的事工后,计志文在上海另成立中国布道会,并在杭州设立了中华圣经神学院。
——本处资讯摘自苏文峰牧师的《中国宣教历史》
综览以上这些近代的布道家,他们都同在国内布道及海外世界各地宣教,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建立差会(宣教使团)进行福音遍传,不断建造堂会、神学院、教会学校,使福音传播和教牧进入良性循环。
例如1949年以前在国内已有的差会有中华国外布道团、伯特利差会、灵粮世界布道会、中国布道会等等。而拘泥局限于本堂会,稳坐钓鱼台式,单吩咐地下信徒去传福音,从而希望教会发展的教会,普遍都成长缓慢。
摘自《中国实用传福音学》
排版:娜
我爱传福音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