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君从来没有这样的体验:
年少时,曾费尽心力从论坛里扒下来的传奇演出,重新出现在电影院的超清屏幕上;
上学时,和伙伴骑着车扯着嗓子在放学路上瞎嚎的歌曲,通过影院的环绕音响再次在我耳边震撼。
电影院里的人来自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背景,甚至连年龄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当电影里熟悉的鼓点再次响起,我感受到地板的同步震动。
光是这个节奏,就足够让人热泪盈眶:当年晚自习时配合我一起拍着桌子,用蹩脚英语反复唱“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来发泄青春烦闷那些伙伴,现在都在哪里?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我和隔壁的年轻小伙交换一个眼神,我知道我们并不来自一个时代,但我们共享了彼此的青春。
滚君突然想起之前写文章时,就曾看到过国外歌迷上传的合唱视频。
屏摄的这个行为滚君不鼓励,毕竟侵犯了电影的版权,但不得不说,内容真的让人感动。
视频里画面很黑,除了屏幕什么都看不到,但当主唱坐在钢琴前,唱出那声“Ma Ma”的时候,影院里开始零零散散跟着开始唱,最后声音渐渐汇集在一起,大声唱完整首歌。
屏幕里和屏幕外的声音融在一起,大家在电影院参加完一场身临其境的演唱会。
这大概就是传奇的魅力,即使近半个世纪的时过去了,但再次响起时,就像一颗原子弹炸在人群之中,总能引发着强烈的共鸣和震动。
《波西米亚狂想曲》把摇滚的那份狂热重新放在我们面前,让人久违地感受到现场带来的感动,让人知道喜欢摇滚的我们并不孤单。
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它成为滚君今年的年度最佳,没有之一!
滚君在《波西米亚狂想曲》刚获得奥斯卡的时候就提过,最后的那20分钟的演唱会,让人看得心潮澎湃。
而在电影院再看这段演出,无疑会被震撼得热泪盈眶,因为影院的音响效果,带着所有人穿越时空,补上这场被我们这代人错过的传奇演唱会。
当聚光灯闪过,牙叔坐在钢琴前弹出《Bohemian Rhapsody》第一个音符时,他穿越时空,完全征服电影院里的每一个人。
皇后乐队的音乐环绕在大厅里,吉他的弹拨和钢琴的按键声清晰可闻,瞬间竟让人不知道自己是坐在荧幕前观影,还是站在Live Aid演唱会的台下,跟着数十万人一起振臂狂呼。
Bohemian Rhapsody》的戏剧张力,让所有人立刻陷入到牙叔带来的激昂情绪之中。
唱《Radio Gaga》时,牙叔从钢琴边起身去到麦克风的样子,仿佛拿到王的权杖,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他的发号施令。
他唱高音,观众就跟着唱高音;他挥手,观众就举起双手掀起一波波人浪;甚至他随口说的一句“All right”,观众都笑着模仿。
最后的那首《We Are the Champions》,一开口就让人泪流满面。
这首在无数场合里播放过的歌,早已被冠上了不同的含义。
而在电影里,这首歌就只有一个意义:这是Queen的胜利,他们的每一次鼓点都敲打在心上,每一句歌词都击中灵魂。
文字在这样激情燃尽的音乐面前苍白无力,无论是不是他们的粉丝,都能被这个真正的大型摇滚现场震撼。
这才是真正的摇滚,永远拥有惊人的生命力,永远让人充满力量。
在看到电影的幕后花絮时,滚君才知道最后近20分钟的Live Aid演唱会是一次性拍摄完毕的。
因为要复刻这个传奇演唱会,节奏和感觉都需层层递进,最后把情绪推向最高潮,如果中间有任何失误和停顿,前后就会有明显的不连贯,整场都要推倒重来。
除了剧组追求极致的拍摄,电影最后能呈现出这样像素级还原的现场,四个演员也贡献出超神的演技。
Queen的成员Brian MayRoger Taylor的指导下,这四个年轻的扮演者能够找到乐队当年的状态,感受到他们曾有的激情和热血。
梅校长在拍摄前,指导扮演自己的演员吉他动作
Roger在向身后的演员示范曾经的表演
吉他手和鼓手还有Queen的原有成员进行指导,但作为片中的绝对主角,牙叔的扮演者拉米·马克雷,需要自己一遍遍地研究牙叔生前的影片,一秒秒地学习那些标志性的动作和神态。
拉米以音乐作为解密的钥匙,用歌曲去重新体验牙叔的人生,思考在特定的时刻里,表演会有怎样的不同状态。
比如在早年间,牙叔还因为自己的龅牙而感到自卑,下意识地做一些小动作遮盖住自己的牙齿。
但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加,牙叔渐渐丢掉自己的自卑,在舞台上可以肆无忌惮的张嘴大笑。
拉米学会牙叔所有的标志性动作,理解清楚每个行为背后的逻辑,然后忘记掉这些刻意的学习,把它变成下意识的习惯瞬间。
梅校长都认证他的努力,说:“我们有时候会忘了他不是弗雷迪。”
而当他出现在荧幕里,就算看过无数次皇后乐队演出视频的滚君,也被他的表演说服,恍惚间牙叔好像从未离开过,他眼里的那些真诚和热情,从未因为时间而褪去光芒。
不得不说这个表演,确实值一座奥斯卡影帝。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后,认为电影对主唱的着墨太多,而忽视了其他成员的表现。
但梅校长都反复强调过,这部片子并不是关于Queen的,而是关于Freddie那短暂而多彩的一生。
在这样的感情下,《波西米亚狂想曲》温暖而澎湃,似乎就是成员们在牙叔去世27年后,为他写下的一首情歌。
他在舞台上像个国王,观众被他抓在手心里,他有能力把世界的目光都击中在自己身上,制造出一个个的演出神迹。
而在生活中,牙叔敏感又孤独,在一次次的狂欢派对完毕,人潮散去之后,寂寞凝结在空气中,一个人反复按着琴键,没人能陪他对抗孤单。
这样强烈的落差,赋予牙叔更丰富的魅力。
在电影,牙叔在排练完毕后跟成员宣布自己患病的消息。
他不让成员大惊小怪、愁眉苦脸,甚至不允许他们去同情他,因为他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他只想用时间去做音乐:
“我决定我是谁,我要做我自己,一个能给观众带去天堂级感动的表演家。”
牙叔成就了自己的传奇,他不允许自己的声音被淹没,于是在每一次舞台上的全情燃烧自己。
电影里最后那首《Don’t Stop Me Now》,无疑是牙叔人生信条的真实写照:
Don’t stop me
别阻止我
’Cause I’m having a good time having a good time
因为我正玩的开心
I’m a shooting star leaping through the sky
我是跃过天空的流星
他是最耀眼的流星,燃烧过整片天空,电影有结尾,但牙叔的传奇永不落幕。
在真实的人生里,他也确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从未向谁屈服过。
就算被病痛折磨,身体愈发虚弱,他还在坚持着做音乐。
瘦到皮包骨,连说话和站立都稍显困难的时候,牙叔还完成MV的录制,对音乐和表演的热情,让他不惜燃烧自己,也要继续自己的音乐创作。
他抓紧每一分钟录音,就算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也要唱完自己的最后一首歌,他用尽自己生命里的每一天,只为音乐。
我们看过太多用疾病贩卖同情的故事,而牙叔之所以成为一代传奇,就是他即使身患重病,也依然能感知生活的美妙,依然能享受生命到最后一刻。
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丰富和精彩,并把生命力永远的注入歌声里,影响至今。
就像他说的:
“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精彩,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本文封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浪味仙 | 策划
浪味仙 | 编辑
叶先森 | 排版
听说点击下方的人,都会越长越好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