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前的春节,我曾在朋友圈立过一个flag:“希望在以后的人生中,能找到追求人生终极意义的方向。”
什么是“人生终极意义”?当时自己并没有想明白。现在想来,有点类似于“落叶归根”,在外奔波的游子,晚年了想回到故土,这是生理层面的“寻根”。所谓的“人生终极意义”,则是心理层面的“寻根”——为什么会有这一世风景?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是基于什么意义或原因?这些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如果在因果链上一直往前追溯,那最终的起点(“第一因”或“最终因”)是什么
有人会问了,好好活着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嘛?
黄执中在《奇葩说》说过的这段话,以前发过,再引用一次:
“对我而言什么重要?明天上班不要迟到,老师的报告准时要交,我要平稳的生活,这个月业绩要达标,对我而言只在意这些,这世界上有没有龙,关我什么事?有没有凤凰,关我什么事?考试又不考。你说这叫做成熟。我说,这叫做——死了。”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我看来,有三个关键点:求知欲同情心。就像罗素说的那样:“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2-
只要我们的求知欲还在,思考就会带着我们不可避免地来到“第一因”这面高墙之下。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宇宙大爆炸是目前主流的描述宇宙起源的理论。那个奇点的爆炸,是宇宙一切的开始。
但是,为什么会存在这个奇点,这个奇点是否是“第一因”,这是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物理学不讨论第一因,天文学不讨论,数学同样不讨论。
过去的一年里,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读弗兰克·剃利教授的《西方哲学史》,和“第一因”有关的内容,若隐若现, 直到读到经院哲学的这一段,击中了我:
圣托马斯拒绝了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而利用了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以及阿拉伯哲学家使用的许多证明。
(a)每一个被推动的事物都需要某物来推动它,每一个结果都包含了原因:因此必定存在着一个最初不动的运动的基质,否则我们将在因果系列上无休止地前进,而永远不能达到终点。必定存在着一个自身即存在的东西,它不需要通过其他任何事物而获得存在(亚里士多德)。
(b)自然事物只是偶然的或者可能的,这个或者那个具体的事物并不是必然存在;但是必然存在着某物,它不只是可能的,而是真实的或者必然的,是偶然或者可能事物的根据或者基础,是绝对的必然存在(阿尔法拉比)。
(c)事物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卓越性的等级,必定存在着一个完善的最高级的形式或者等级,使得这一存在不同完善程度的事物的系列得到完善。既然所有事物都是由第一因引起,这个第一因就必定是最完善的原因,是最完善的存在者,是宇宙中所有完善事物的原因(圣奥古斯丁)。
从逻辑上来看,圣托马斯搭建的这个体系里的证明似乎是没有问题的,这和我一直以来的主观想法类似——第一因是存在的。
这个第一因,它是“一切因果的源头”,是“自身即存在”的,它“不需要依赖于任何事物而存在”,是“绝对的必然存在”,是“最完善的原因”,是“最完善的存在者”。
-3-
阅读《西方哲学史》的进度一直很慢,读了一年多,才读到十七世纪的托马斯·霍布斯。在已经读完的篇幅里,对于“第一因”,已经存在了许多争议。
在希腊哲学时代,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持有相同的理念,认为宇宙论和形而上学的思考毫无用处,这其中包括了“第一因”。
到了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对“第一因”进行详细的理论阐述,除前文已述部分外,亚里士多德认为:
“第一因是不动的,必须是没有物质的形式,是纯粹的形式,因为哪里有物质,哪里就有运动和变化。”
到了经院哲学时期,对“第一因”的观点比较统一,“第一因”的存在,即为上帝。信仰的力量和哲学的逻辑,通过“第一因”结合构建了上帝必须存在的理论基础。除了圣托马斯之外,邓斯·司各脱也认为:
“从世界的事实中,我们可以推论出第一因的存在。我们也必须将有意识的知识和目的归于第一因。”
再到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时期,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形而上学有两个作用:发现永恒不变的物体形式和讨论目的、目标,和最终因。”这里的“最终因”指的就是“第一因”。对此,剃利教授补充道:
“培根认为他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更为深入地理解自然。最终因的学说没有实践价值,只是空洞的东西,就像献身于上帝的处女。”
——这与当初苏格拉底的观点类似。
再看《西方哲学史》我还没有读到的部分里,我大概知道,康德和休谟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因”论证,是持否定态度的。休谟认为,无法确定宇宙间存在因果关系。康德认为,因果律是现象层面的,未必适用于人类认识之外的事物(“物自体”)。
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过著名的四组“二律背反”,其中的第四组是关于“第一因”的。正题:存在着世界的最初原因;反题:不存在世界的最初原因。康德认为,在人类的理性逻辑框架之下,这对正反命题同时成立。
-4-
再来看以中国哲学。佛道儒三家,对“第一因”的态度是相近的。
儒家是入世的哲学,以实用主义为主,不谈鬼神,不求神佛,对“第一因”的态度,与苏格拉底、培根类似——“不必谈”。
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和《庄子》里,始终没有直接解释“道”到底是什么,只说了“道”不是什么。这个生出万物的“道”,就是“第一因”。道家的态度是——“没法谈”。
佛家在中国的代表——禅宗,直接说了:“第一义,不可说。”如果学禅宗的弟子问师父“什么是第一义”,是会被打的,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执着于它,没有意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写到:“第一义不可说,因为‘无’不是任何‘物’。”这是禅宗对“第一因”的态度——“不可说”。
之前在解读《金刚经》的文章里有提过,“空”的意思是“无自性”,所有的存在,都是缘起的,是因缘聚合而成的,是需要依赖于其他条件而存在的。这就意味着,“第一因”这种只是因为自己存在而存在的绝对的存在,这种“有自性”的东西,是和“空”矛盾的
当然,佛教内部的宗派对此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有部认为“假必依实”——他们认为诸法是“无自性”,但诸法的背后,一定要有一个“真实”的东西,是“实有”的,是绝对存在的——这和支持“第一因”的观点不谋而合。
但在《金刚经》这类讲述空性的经文里,并没有提到过这个终极实有的东西。佛教里最为“究竟”的中观派也认为,不存在“假必依实”这种假设。我们可以去找那个真实的、实有的东西,但这个最后的终极的东西一定是不存在。因此,“第一因”是不可能存在的。
至此,正反两方的观点都摆的差不多了,那么,“第一因”到底是否存在?
-5-
这种级别的问题,我自己肯定是没有答案的,即使靠自己瞎想出一个立场来,也不具有说服力,所以我去祈请了观音菩萨开示。
(至于如何请菩萨开示,这个请来的菩萨是真是假,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和菩萨的沟通方式是通过意念的,菩萨开示的内容翻译成文字,大意如下:
“可以把世界想象为上下两层。
上层像波浪一般起伏不停,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是能被我们所感受到的,是能被语言所描述的(同时,语言的表达本身也在不停的变化)。
下层是静止不动的,是绝对的静止,不能被语言所表达,不能用因果来描述,不能用人类的思想去理解或认识。
对第一因的执着,也是一种无明
无明从明中来。”
-6-
我个人对观音菩萨的开示,是这样理解的: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所能感受的、认识的、理解的、表达的所有的一切,都在上层。上层的边界,就是人类认知水平的边界。在这个边界内,佛法说“一切法无自性”,没有“第一因”的存在,这是没有问题的。
下层是绝对静止的,这种“静止”的状态,是人类无法认识,无法理解,无法表达的(显然“静止”这个词也是不准确的)。无论是“第一因”也好,“上帝”也好,这些绝对的存在,不依赖于其它存在而存在的终极,都在这一层。
有人会问了,这样是否说明“第一因”是存在的,至少存在于下层?
并不是。对于下层来说,任何试图用人类的认知去理解,用语言去表达的方式,都是行不通的。比如说,“存在”这个只能在上层使用的词,是无法用来描述下层世界的。在下层里是否有“存在”?在下层里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这些都是无法讨论的问题,因为语言失效了,逻辑也不通用,既说不出来,也理解不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和宗教史上寻找“第一因”的漫漫征途,是注定不会有结果的。
乍看起来,这似乎是消极的不可知论。换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说是对我们人类的提醒,想要“全知全能”——这其中是否也包含了傲慢的情绪?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7-
对菩萨的开示,相信各位会有自己的解读。
对我来说,菩萨的回答,已经解决了困扰我已久的难题,今后都不必再执着于此。
雪歌仁波切在讲解《入中论》时说过:
“不要去追究为什么无始以来会有这个实有执,因为追究也不可能追究到源头的,重点是怎么去断这个实有执。”
套用到“第一因”上——不要去追究无始以来的“第一因”到底是什么,因为追究也不可能追究到源头的,重点是怎么深信因果,斩断烦恼
以上。
往期同类文章:

《从黄执中和马薇薇的眼泪里,看众生皆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