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感悟颇多。
我曾以为,佛学是一门类似哲学的学科,有庞大的理论体系,有完善的逻辑框架,有繁多的知识点,所以我得像小学初中高中的经历一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做题思考。
认真学习佛学这一点本身没有错,毕竟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经历过现代教育和科学思想的洗礼,纯粹地“相信”宗教,总会产生些自我怀疑。学习会让我们了解,佛教到底说了些什么。这个宗教并非建立在纯粹的“相信”之上,而是有着逻辑和理论的支撑,从而可以划清与封建迷信的界限。
但最近我意识到,如果仅仅把佛学当成一门学问,也是不够的。
把佛学当成一门学问,表面上看是好学,但如果真的拷问自己的内心,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欲望,我会发现,学到知识的满足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在这个目的的背后,隐藏着自己学到了别人所不知道的知识的优越感,和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骄傲感。就像知乎上有些答主一样,回答并不是为了分享,而是为了抖机灵,显摆自己的博学,享受他人仰视的目光。
佛教需要“福慧双修”。聪明人在学佛时,“慧”的部分会增长的快些,但同时,也更容易掉进知识所带来的傲慢的陷阱里
雪歌仁波切在讲解《入中论》时说到:
如果把学空性当成一门学问,或是一种知识,或是为了驳倒其它派的观点,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胜过别人,那么就会产生贪嗔等等烦恼,不仅对断除俱生我执没有帮助,反而会成为贪著世间、贪著我执的助伴。
醍醐灌顶。
我们所学到的所有的知识,最终都要放下。因为“知识”本身,并不是学佛的终极目标,一旦贪著,就会走上歧路——我们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厉害”,会对轮回越来越贪恋,“我执”越来越重。看似佛学的学问增长了,其实在佛教的修行上却是倒退了,因为,从“我执”演化而来的烦恼、贪念、嗔心,都会越来越多。
有人问过某位师父,怎样评价一个人学佛学得好不好?
师父的回答很简单:“看他的烦恼是不是变少了。”
如果你看到一个号称在学佛的人,面色越来越沉重,耐心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大,那这个人很可能学得有问题。
有人以为,佛学是一门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学问,其实恰恰相反,佛教是最接地气的,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最深切的影响。
任何一个佛学的理论知识,都可以被应用在生活中,也都应该被应用在生活中
以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为纲的《掌中解脱》里明确写到: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意思是,所有佛教经论中的观点,都能用于实修,经过闻、思抉择后的法,必须用于实修。
洛桑嘉措格西在讲解《掌中解脱》的时候说,学习佛教知识是为了实修,如果只学不修,就会流失于法力,即使是格西那样的大学问者,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他还告诉我们,应该学习噶当派先师的做法,把学习过的每个字都拿来实修。
有人会问了,什么是“实修”?
没有什么复杂的概念,所谓的实修,就是把在佛教里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比如,工作忙的时候,会不会感到烦躁;
遇到谈不拢的合作方、意见有冲突的同事、故意刁难的客户时,会不会心生嗔恨;
网上看到某些无法理喻的评论时,会不会心生轻蔑和嘲笑;
和亲人、朋友聊天时,会不会没有耐心;
开车遇到新手不守规则,被别车抢道时,会不会飚出三字经;
……
学佛要学的是如何对治贪嗔痴,但无论在逻辑上把贪嗔痴解决得如何完美,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当贪嗔痴真的在生活中出现时,我们该如何去面对。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在不同的阶段,学佛的方式和重点都是不同的。
对从来都不读经,不听课,不了解佛教到底讲什么的人来说,学习是必要的,否则信仰不一定会坚固,智慧很难增长。
但对于已经开始认真学习的人,包括我自己来说,提醒一句还是有必要的。学很重要,但学不是唯一。如果学习佛学知识,增长了我慢和我执,增加了烦恼和嗔恨,那就得先停下学习的脚步,重新问自己,学佛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切法皆可实修。
以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