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竺

Elence 
新加坡国立大学 本科
哈佛大学 研究生在读
想要成功,并不是尽力而已,而是竭尽全力才行。
当陈欣竺开口的时候,你就知道你被骗了!
这哪是什么温柔如水的南方女孩?这自带加速特效的语速,明明就是个“泼辣”的重庆姑娘呀!
21岁当总裁,“鸡汤”里的人生启蒙
陈欣竺的追梦故事,是从一本“鸡汤”书开始的。
《21岁当总裁》,经典的成功学书籍,是号称21岁就身价过亿的青年创业者董思阳的一本自传。
书如其名,现在回首,难免会噗嗤一下,怎么会爱过这么“中二”的文字。
但是那些年喝过“鸡汤”,却真真切切鼓舞了14岁的陈欣竺稚嫩的心上种下了关于“梦想”的种子。
深受启发的陈欣竺,暗下决心:要做一个独立自强的女孩儿!甚至,书中主人公的留学国度——新加坡,也成了她眼中的求学圣地。
为此,陈欣竺开始寻找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想要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能人,先从组织策划好一场班会开始…事过多年后,陈欣竺才意识到,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叫做“领导力”的才能,才让后面的创业容易了几分。
初中升高中,恰逢新加坡裕廊初级学院来中国直接招生,经过3场笔试,1场面试,陈欣竺成功成为了那15个幸运儿中的一员,留学狮城。
陈欣竺的父母是懂她的。从小对她采用的是“放养的教育模式“。来不会主动干预她的选择,也不硬性要求选择的结果,而是真诚地提供建议,给予理解。
“没有人对你严格要求,自己才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父母的放手和信任,加上陈欣竺自己的自律与努力,让她在实现自我目标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小小年纪的她,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在狮城求学,真正感悟到了独立的魅力,和随时相伴的压缩版的成长。毫无疑问,陈欣竺顺利地克服了这些困难,以全A的成绩考取了新加坡国立大学。
21岁,大三的陈欣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业。彼时的她,还是很喜欢读各种类成功学的书,从不同专业大佬的传记中学到五花八门的理论,心里有无数个声音不停地告诉她,快去试试吧。
为此,陈欣竺和朋友,整合了身边的资源,一起创办了一个公司——赤道领创,通过夏令营和冬令营的方式,为国内学生的海外游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心仪的学校。
而对陈欣竺个人而言,创业也让她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虽然没有儿时书里看到的那么夸张,也是做到了简单的经济独立。
不过,在这次创业的过程中,她说最大的体会其实还是,利益交错的商业世界中那个看起来最简单的,却也是最不简单的那个“阅人无数”。
哈佛研究生,兴起的零能耗建筑
结果导向的行动思维,从终点出发,倒着做事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职业旅途中,寻找不同人生阶段的“结果”,就花掉了大多数的力气。
“很幸运的是,我一直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
大三,作为交换生去到美国沃尔顿商学院读书的陈欣竺,不仅学习了很多房地产和金融方面的课程,更在一次活动中与哈佛一见钟情。至此,本科期间剩下两年的努力目标悄然成型——考上哈佛设计研究院。
带着这样的目标,陈欣竺买了一件哈佛的纪念T恤,还经常在国大穿着,叨叨地说要考哈佛。虽然身边的朋友都笑着调侃她,但是大家都知道:陈欣竺,她是认真了!
此时,陈欣竺已是国大创业社团的Event Director和新加坡学联的创业部部长,不难想见,如果继续努力,本科毕业就能走上薪资不菲的岗位。不过,她还是将大块的时间投入到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的磨练中。
在新加坡建设局的实习,让她更系统地认识到了绿色建筑和零能耗建筑,欣喜地发现自己正在见证绿色建筑的时代来临,也感受到了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心中那个最急切的梦想。
零能耗建筑,顾名思义,就是自我产能大于等于耗能,一个可以“自产自销”的建筑。在这其中,更重要的一点是,所涉及到的能量全部都是太阳能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而绿色建筑,就是符合一定规格的低能耗建筑。
在新加坡,有这样一条明文规定:自2005年起,绿色标准已是新建筑动工必须经过的认证,也是老建筑需要通过的标准,而在2030年,将需达到全岛80%均为绿色建筑的目标。
而在中国,绿色建筑的这个市场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陈欣竺,也正是希望自己,能在未来,为国内的绿色建筑领域,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终于,2018年3月1日,喜讯传来,陈欣竺正式被哈佛设计学院录取,实现了大学初始时心中那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在哈佛度过的这一学期,在美的不像话的哈佛,曾经的榜样,变成了亦师亦友的伙伴们,和他们一起埋头书本,仰望星空,自由灵魂的碰撞,不断地督促着她向着心之所往,大步前行。
支教之旅,感知世界的“甜蜜”
喜欢探索未知世界,感知不同国度人文风情的陈欣竺,足迹已经遍布了30多个国家。但如果问,这些年,吃过最好吃的美食是什么?
你可能没办法猜到,不是肉骨茶,也不是巧克力,而是在波兰吃到的一块手工蛋糕。
那是她第一次做义工,在波兰,两个多月的时间,在3所不同的学校,先后都担当了支教的老师。其中,最触动她的一幕,就是要离开最后那所学校的时候,孩子们跑出来,送上了他们亲手做的蛋糕。即便,他们的日常语言是波兰语,根本听不懂多少陈欣竺的英文,即便,他们的身体上有着或者或那的先天不足,但是他们的笑容,他们的情感,却是那么的真切,让这个颇为理性的少女,都不自觉地掉下了泪珠。
从那以后,陈欣竺像是入了迷似的,把支教列入了她假期必选清单之中。去贵州,教英文,去云南,讲授负面情绪的排解方法。每一次,大家都以为她支教是去分享知识的,其实陈欣竺自己心里明白,她是去学习的。她发现自己从他们身上直接或者间接学到了更多,更多。就连每一次通宵排演课程,都是一次自我认知的升华。
陈欣竺说,可能毕业后的将来,她很难再会有这么多的机会去支教。但是,她会一直将贫困地区孩童的教育作为自己心中的理想,无论在何地,也无论可以创造多少价值。毕竟,那么甜的蛋糕,值得被更多的人懂得。
这世上,凡事都能如愿的人,可能没有。但是,认真“做梦”的人,总是最有可能梦想成真的人。更何况,是陈欣竺这样,竭尽全力去“做梦”的人呢?
-END-
海归女神汇
女神专访 | 时尚资讯 | 海外资讯

海归女神汇——汇集一切有趣的海归人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