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瞧波城”关注公众号
      12月1日至2日,第二届伯克利中美音乐文化周暨中美音乐产业论坛在伯克利学院内举办。论坛请到了约25位中美音乐届专家及知名人士就中美间音乐产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联合娱乐总裁王磊、伯克利创新策略中心副主席帕诺斯·帕奈(Panos A. Panay)、种子音乐音乐总监兼制作人朱敬然、知名音评人卢世伟等。活动由伯克利音乐产业俱乐部(CMI)主办,共有近300人参加。
活动现场 周颖摄
      此次论坛中分主论坛和演讲,其中主题涉及未来音乐科技运用及营销渠道、中国音乐产业的历史进程及走向、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如何在中国推广及营销音乐人、唱作人及音乐制作人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海外艺人如何打开中国市场和新艺人的成长与发展等。

      在主论坛未来音乐科技运用中,帕诺斯·帕奈、王磊以及朱敬然分享了他们的见解。其中,帕奈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是音乐管理、版权及发行的重要趋势,目前,音乐产业中版权和发行还在依靠数据的积累,如果人工智能应用进来,那么将会给音乐产业来带更准确的控制与度量,版权问题处理起来也更快、更方便。朱敬然表示,中美间在音乐商业管制上有区别,在中国,音乐的发行要经历一道道的程序,打破限制的过程虽然漫长,但他表示希望看到中国音乐市场能转型成为一个音乐人能对各民族文化进行自由表达与创作的理想境地。

      关于中国音乐产业的历史进程与走向,主讲人王磊为听众带来了细致的讲解。除了讲述历史外,王磊也澄清了大众对于中国音乐产业的一些误解。例如,王磊讲到有人说中国政府不鼓励音乐文化,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其实,早在十七大,中国政府就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也就是在那个时候(06-07年),中国音乐开始有了产业化的趋势和外部的资本。” 王磊在讲座中解释道。
王磊(左三)、朱敬然(左二)、帕奈(右二)合影 周颖摄
      王磊在采访时表示,就音乐而言,中美间有很大的差异,伯克利音乐论坛是中美间交流的有效平台,可以让中国的音乐人了解到美国音乐产业的趋势以及下一步的计划。针对在美学习音乐的留学生,王磊表示目前,在国内变成巨星非常难,而且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多,留学生回国发展不一定就能很快成功。因此,他也给在外学习音乐的学生们提了几点建议。王磊说,第一留学生们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其次,回国后创作的歌曲要符合国情和中国文化,不要含太多的英文;最后,留学生在美国要注重增长和丰富自己的阅历、眼界和人脉。
长按二维码关注
瞧波城
公众号

美食、活动、资讯,一网打尽
投稿及广告合作请加小编微信
 版权归【瞧波城】和《侨报周末》所有,转载请注明。【瞧波城】是《侨报周末》波士顿唯一认证原创公共微信号。联系地址:[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