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是一个以读书、学佛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号,最近写了几篇和《奇葩说》有关的文章,不代表这个公号会转型,只是几期有思考价值的辩题,场上都没有完全打出来,如鲠在喉,不由得想说几句。
从整体来看,第五季《奇葩说》的辩题质量并不高,太多的情感类辩题,都以追求现场效果和收视率为主,撑不起辩论和思考的空间。上周的这一题算是另类了,很多人看了以后惊呼自己脑细胞不够用了。其实倒没有那么严重,开尔文的两朵乌云,远远算不上什么冷僻的知识。
陈铭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不亚于邱晨和马薇薇的存在,第四季惜败给肖骁,算是个意外。第五季他火力全开,碾压全场,这一季的BBKing,绝对当之无愧。
可是,在这个辩题上,他看似一战封神,以一己之力获得了胜利,实际上,他的立论和他最擅长的开杠环节里,都有着很大的漏洞。只可惜,这些漏洞在他强大的辩论技巧和临场气势的光芒照耀下,被忽视了。
这场辩题,双方前四位辩手你来我往,蔡康永和薛兆丰两位魔王针锋相对,他们的表现都算得上精彩。但要说到真正观点的交锋,还得看陈铭 vs 詹青云,只有他们,真正聚焦在了这道辩题的核心上。
这个问题最根本的争论点,只有五个字:
什么是知识
这是个有点荒诞的问题——我们大多数人寒窗苦读十几年,所学的对象一直都是知识。好不容易从学校毕业了,还要被各路贩卖终身学习的知识商人们纠缠。如今你问我,什么是知识?如果连这都是个问题的话,那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是的,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荒诞。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自以为熟悉无比的东西,真要深究起来,还真不一定知道他们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陈铭在他漂亮的陈词里,对知识的定义非常清晰:
信息、知识、智慧,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什么是信息?这里有瓶水,现在7度。信息,是外部的客观事实。
什么是知识?水在零度时会结冰。知识,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什么是智慧?在未来的什么时候把什么味道的水做成什么味道的冰棒卖给谁。智慧,这是对知识的处理和运用。
脉络分明,层层递进,完美。
记住这三个定义,陈铭本场辩论最大的漏洞,就在这里。
这个定义从两个角度反击对方。
第一,知识共享并不会带来同一性。由于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即使知识相同,感受仍可以不同,比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陈铭的原话是:“知识是什么?知识是我们的眼睛。不同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二,知识不代表全部,即使知识统一了,人仍然有主观能动性,仍然可以做出自由选择,仍然可以“追求星辰大海”,不同的人对同样的知识可以有不同的应用,这是智慧层面的多样性。
问题来了,在陈铭对信息、知识、智慧的三层解读里,每一层分别具有统一性还是多样性?
信息,具有同一性;智慧,具有多样性,这两者似乎没有太大的争议。知识呢?到底是同一性的,还是多样性的?
对于正方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正方必须坚持知识是具有同一性的,否则,一个多样性的东西要被装到芯片里共享给全人类,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多样性意味着矛盾和对立的可能,把这样的知识塞到每个人的脑子里,是会出大问题的,之后细谈。
陈铭对知识的定义——“知识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很明显地认定了知识本身具有同一性,只是在对知识的感受和应用层面具有多样性,请牢记不要混淆这两个概念。
这个定义,在开杠环节遭到了詹青云的密集攻击。但这不是陈铭的问题,而是正方这个持方天然的缺陷。
陈铭:芯片植入了大脑,大脑还在不在?
詹青云:如果您方想同化的是知识,是我们已经消化进入脑海的东西,芯片统一的是我们的神经网络。
陈铭:知识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要用自己的大脑对存进去的东西进行质疑、挑战和更新。
开杠一开始,陈铭就不得不退了一步,这退的一步,就已经无法自圆其说了。
如果知识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这个归纳和总结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外部客观规律不可能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是错误的客观规律,当然不应该放到芯片里来,如果是“正确”的,为什么大脑还要对存进去的东西进行质疑和挑战?你芯片告诉我这是个正确的“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我怎么去质疑,怎么去挑战?
退一步,假设除了“正确”和“错误”之外,这张芯片里还有一部分知识,我们把它们归类为“存疑”。那问题来了,哪些知识应该是“存疑”的?谁来规定这部分知识到底是“正确”的,还是“存疑”的?芯片控制者如何区分“正确”和“存疑”,他们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来做这个判断?他们的判断是否会出错?谁赋予了他们权力,为全人类脑子里的知识进行真伪判断?
如果真有这样的芯片控制者,这就是反方所说的——垄断。对芯片的控制,是最大的垄断。
再退一步,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芯片控制者,不存在对知识的真伪判断,而让像陈铭所说的,由每个拥有芯片的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自行判断。那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判断?基于什么判断?怎么知道芯片里的哪部分知识需要进行真伪判断?我们将不得不对芯片里的所有知识保持质疑的态度。试想一下,一个巨量的知识库里,有很多真伪难辨的知识,统统塞到了你的脑海里,什么感受?
比如陈铭在陈词里提到的,知识可以救人的命,比如地震知识、医学知识等。他同样提到了,世界顶级的医学专家,对于同样的知识有着不同的解读。那问题来了,如果得了胃癌,芯片里有两段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个说要开刀切除,一个说不用开刀,吃药就好,那这刀到底该不该开下去?怎么判断?基于什么判断?
这种在芯片里无法达成的知识层面的共识,比比皆是。比如历史上光的波粒二象性之争。
笛卡尔在17世纪提出光的两种假说,一是光类似于微粒,一是光是以“以太”为媒介的压力导致的。
17世纪中期,格里马迪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提出光是一种波动。
不久之后,胡可提出,“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支持波动说。
然后,伟大的牛顿出马了,他根据光的色散实验,提出光是一种微粒。
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双方进行了剧烈的争论,双方不断提出新的证据,不断推翻原本几乎将要达成的共识。
一直到20世纪以后,这场争论才被爱因斯坦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发现而终结。在这场漫长的争论中,多少顶级物理学家前赴后继。试问,在这几百年间,对于光的性质这一知识,芯片里应该怎么保存?
有人说,对于不确定的知识,可以把不同观点都保存进去。问题是,怎么确定这个知识是否是”不确定”的?谁有权力判断呢?像光的这个问题,牛顿说了不算,胡可说了不算,惠更斯说了不算,托马斯说了不算。即使是最后的终结者爱因斯坦,刚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也不算,直到这个科学理论最终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接受之后,才算。
但什么叫“学术界的广泛接受”呢?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当我们将要在芯片内植入供全人类共享的知识是,我们不得不将这个模糊的概念具体化——谁是“学术界”,怎样算“广泛接受”?
陈铭在之后的开杠回合里,几乎要崩了。因为詹青云提出了这个本质的问题——“知识,到底是客观的存在,还是主观的认同?”
詹青云:知识是人脑海中相信为真的东西
陈铭:知识是客观世界的验证为真的规律,可不是相信
詹青云:知识是摆在那里的一堆事实,还是人相信了的真理
陈铭:知识是可证伪的外部客观世界的规律总结
发现没有,陈铭的两次回复,虽然说的是同一个观点,但在第二次,他加上了“可证伪”三个字。这三个字,是他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这时,《奇葩说》节目组的字幕弹出——“发现漏洞”。詹青云放出必杀技:
“知识之所以可证伪,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相信不同的东西,而你今天用一套标准,统一所有人的思想,它永远不会被证伪。”
陈铭在回答“没有统一”的时候,之前跑的50多票快掉光了。之后关于开尔文的两朵乌云的绝地反击,让他收获了无数膝盖,可谓一战封神。
陈铭:对方刚才说热力学的时候说开尔文说,这个大厦已经落成了,还有半句话被你掩盖了,他后面半句话是,只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后面这两朵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如果牛顿七岁的时候就知道这两朵乌云,我们的物理会往前进步多少?
詹青云:为什么能有那两朵乌云,不就是因为那个时代,还有人相信,这座大厦还没有落成吗?
陈铭:不,是因为你掩盖了这两句话,误导了大家的判断,所以知识的垄断才能带来知识的控制
詹青云:用一张芯片统一所有人的思想才是最大的垄断。
仔细想这里面的逻辑,其实这是陈铭运用他丰富的辩论技巧上对现场观众进行的忽悠,在逻辑上并没有解决本方观点的巨大漏洞。
詹青云并不需要掩盖“两朵乌云”这个常识,反而可以用这个观点进行回怼:“请问,已经搭好的物理学大厦上方飘了这两朵乌云,那我这座物理学大厦到底算不算搭成了?这座物理学大厦该不该录入在芯片里?这两朵乌云该不该录入到芯片里?”
如果录入物理学大厦,同时也录入乌云,那整个物理学的理论框架,都是“存疑”的,人类将在这套物理学面前无所适从,到底该不该用?如果用了,两朵乌云怎么办?该在芯片里怎么描述它们?
如果只录入物理学大厦,不录入乌云,那就是陈铭用来攻击詹青云的话了,这就是知识的垄断,这也不会有未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成就。
所以,这个反击,场面上看起来陈铭好像找到了詹青云的漏洞,其实并没有。只不过45秒时间太短,陈铭的理直气壮,让观众们“看起来”他好像真的找到了漏洞一样。这是辩论技巧的胜利,不是逻辑的胜利。
综上,这就是本场辩论正方立论中天然的漏洞。如果知识具有多样性,那就没法录入芯片中共享给全人类;如果知识具有同一性,那谁来做这个真伪判断,谁就是在进行知识的垄断;如果没有人做真伪判断,那这个芯片提供的将是一堆真伪难辨的信息,对于人类来说,创造混乱的负面影响将大于其提供的价值。
说白了,这样的芯片只有两种可能的存在版本:
一种是不限量版。对知识不设真伪判断,相当于互联网。这个芯片把所有互联网上的东西一股脑塞到全人类的脑子里,包括知乎上各方的争吵,百度的坑人搜索,水军五毛的造谣,全都在,具体什么真,什么假,自己判断。
另一种是限量版。对知识进行真伪判断,严格限制其范围,比如某某知识被世界所公认,才能进入芯片。但谁来进行判断,如何更新,如何确保这个芯片里不混入带有政治倾向的知识,这是个巨大的难题,难度甚至大于创造这张芯片本身。
综上,这是一个正方无法辩论的问题。正方最终赢了,是陈铭的实力,而不是论点本身。
最后留一个问题:知识,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