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亦凡,是真的烦。

随便出个门,商业区,公交站,地铁站,吴亦凡的盛世美颜像春天的喇叭花开满整片大地。
广告牌看到吴亦凡,LED大屏幕看到吴亦凡,玩个游戏看到吴亦凡,便利店买瓶饮料看到吴亦凡,就连吃个麦当劳,吴亦凡都春光灿烂地对你笑。
看个剧广告跳出个吴亦凡,刷个朋友圈刷到吴亦凡,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都认识吴亦凡。
根据统计,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一天要看到6次吴亦凡(的脸)。
好吧,那就让我远离“凡尘”,安静地听会儿歌。
可是我太年轻了,打开ITUNES榜单,我艹,又跳出来7个野生的吴亦凡(的名字)。
原来吴亦凡出新专辑了!
这张新专辑什么水准?ITUNES北美区前七名,六个是他。碾压了A妹,Lady GAGA和皇后乐队。
而在ITUNES的即时销量榜上,吴亦凡的销量是Lady Gaga的1750倍。这个差距折合GAGA的格莱美提名来算,吴亦凡至少提名35000次。
当然,扯上格莱美纯属逻辑绑架,但这份榜单,对于美国人民的三观,何止是绑架,简直是撕票!
美国群众坐不住了:Kris Wu,何许人也?A妹的粉丝尤其激动,都认为被刷榜了,耿直的美国人,最不待见的就是作弊。
事情的真相,相信大家心里都明白,凡凡的粉丝在几个月前就谋划着这一天,都是用自己的钱为“老公”刷的榜,义不容辞!糊涂的是美国佬,他们根本不懂粉丝经济在我国意味着什么。

搞到最后我也不太明白了,偶像明星对现在的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或者,现在的年轻人是如何“择偶”的?
而就在今天,因怀疑刷榜,Kris Wu的的新专辑在ITUNES美区全部下架,真是一场秋雨一场梦。
2
其实吴亦凡不烦,只是他太火了,喜欢他的人太多了。烦人的不是吴亦凡,而是包围着吴亦凡的流量。
当然,骂他的人更多,而骂他的人,也不是骂吴亦凡本凡,骂的是,整个地球围着他转的现象。
吴亦凡招黑也不是没有原因。演技尬,唱功尬,还语不惊人SKR不休。全凭盛世美颜和一双长腿硬撑。
作为行走的流量,吴亦凡圈钱如草芥,圈啥都没关系,哪个明星不圈钱?只是吴亦凡,像一阵飓风一样,圈走了这个时代存货不多的品味和态度:这是年轻人们当作精神食粮的信仰。
underground,嘻哈精神,音乐品味,以及,一种叫做keep real的态度。
而这几样宝贵的东西,都因为一档说唱节目,变了质。
曾经不可一世的说唱OG,低下头来和吴亦凡称兄道弟那些underground叱咤风云的硬核代表,弯下腰来甘作kris Wu的舔狗。
尽管这档节目总是把精神和态度挂在嘴边,但观众都不是三岁小孩,这档节目,逼着那些仍怀有赤子之心的小孩,向成人世界跨近了一步。
原来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好好创作艺术,追求real态度,真的没出路。
于是这个时代出现了这样的三观:艺术家都吃不饱饭,比起创作,写歌,修炼自己,混圈,吸粉,营销自己,才更实际。
这的确是个流量主宰一切的时代,人人都想当网红,甚至明星。
看看人家Young OG,走上国际,也许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才华,只需要包装,流量,人气,和资源。
Travis Scott来了,Rich the Kid来了,和Metro Boomin称兄道弟了。
仿佛全世界,都在向Kris Wu的势力低头。

3
当然也有人不低头。相反,永远坚持着自己的态度和信念,高昂头颅。
你们又要说我在捧陈冠希了,人家都当爸爸了,还拿出来无脑吹?
当然不是,陈冠希没什么好吹的,只是当这个世界倾斜的时候,总会让人想起他。
纵观整个圈里圈外,敢指名道姓地Diss吴亦凡的,也只有EDC了。
EDC不止一次社交网络公开DISS某档选秀节目和吴评委
当然,“口无遮拦”的EDC,Diss的也许不是吴亦凡本凡,而是那个作为90,00后的偶像,乱带流量的现象。
强行将两人比较没有任何意义,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与其说怀念陈冠希,不如说是怀念审美还停留在陈冠希的那个时代。
作为一个偶像明星,吴亦凡不仅操控着流量,更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粉丝的价值观。靠脸当然能当饭吃,但光有颜值,没有精神食粮的输出,粉丝也会饥不择食。
就其音乐作品来看,传输的不是要名车名表就是出人头地,在其影视作品《老炮》里,也饰演着一个拥有一车库跑车的顶级富二代。
想开跑车可以理解,出门要私人飞机什么鬼?
也许就是这种高富帅的人设,更容易圈粉,比起才华,耀眼夺目的光环,才更受流量的欢迎。
而陈冠希,虽然唱功不是特点,但在他的音乐里,粉丝们能听到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
无论是从早期的《单恋高校》,《I never told you》,《坏孩子的天空》,到后来的《running》,《super brother》等,关于暗恋,挽留,珍惜,友情,拼搏,自由,一切都是青春和成长的足迹。
影视作品里,《无间道》证明了演技,而《头文字D》里的高桥凉介,更是本色出演了自己的气质:干净,爽朗,真实的帅,带着一丝邪魅。
陈冠希正红的那个年代,为什么不大张旗鼓地在影视,音乐作品里宣扬要开法拉利,戴名表,当人上人?
法拉利,陈冠希自己明明就有啊。
只是后来卖掉了,开着大众,一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把爱好做成生意。
比起赚多少钱,年轻人,更应该注重做什么事,喜欢与否,兴趣,态度,和热情,永远是最宝贵的东西。这也许是陈冠希一直传达的message。
EDC在纽约大学的演讲
虽然这种态度,正随着时代褪色。如今不少年轻人,沉迷夜店,打着蹦迪的名义混圈,幻想着不劳而获,费尽心机租豪车戴假表,以满足内心的虚荣。
与其说满足虚荣,我认为,给自己制造光环更为实际。毕竟这个年代,是看光环的。
吴亦凡都在歌词里明说了,谁不想开好车?
而矛盾的本源就出来了:开好车需要付出多少的代价?,年轻人更应该脚踏实地,还是沉迷于幻想,然后为了欲望剑走偏锋,放弃底线?
亦或者,到底爱的是豪车,还是开豪车的感觉?
人人都想要光环,可惜,不是人人都是吴亦凡。
4
说到这儿,差距就出来了,不是吴亦凡和陈冠希的,而是属于他们的两个年代,大众对于偶像的认知,以及审美需求上的差距。
吴亦凡不是一个人在烦,在他的背后,牵动着无数的利益链条,吴亦凡的每句话,每个台词,甚至每个表情,都像是股票的K线一样,一起一伏,都扣人心弦,掀起叫做流量的轩然大波。
不被人待见,也许真的不是吴亦凡的本意。浮夸的歌词,魔幻的台词,Skr Skr的梗,大言不惭自己是“中国Kanye”,“中国Justin Bieber”,这些被人咬住不放的黑点,到底是膨胀后的无心之言,还是幕后团队为了流量效果,蓄谋已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无从得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被流量主导的时代里,在利益的威逼利诱下,无奈两字,显得单薄又苍白。
偶像这两个字,魔幻又虚妄。
不可否认吴亦凡的爆诞,促进了经济发展,因为吴亦凡的流量,让深埋地下的种子重见光明,尽管这所谓的光明也许是海市蜃楼,但“走起来”,的确是个积极向上的姿态。
只是看到现在新一代的练习生们,那些立志成为偶像的年轻人:惺惺作态,无病呻吟。
稚气未脱,却把欲望和野心写在脸上,那一个个以为只要靠流量,炒作,和包装就能称为偶像明星的精致boy,会让人更加地怀念陈冠希,和那个用真实去衡量偶像的时代。
套用狄更斯《双城记》里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代需要吴亦凡,这个时代也不太需要吴亦凡。
只是有一点我们坚信: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信息如何爆炸,流量也凌驾不了生活,每个年轻人,都有三观,品味,信仰,态度,不被左右的权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漫天黄沙中找到绿洲,在乌烟瘴气中,keep real。
比起盲目从众和无脑诋毁,更重要的是,坚定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选择。
从来不拒绝会出现第二个吴亦凡,

也永远期待着会有下一个陈冠希。
chillbo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