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币赚联盟”即可关注我们

1、战略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直接改变了世界原本一些固化的逻辑。人们不仅开始利用互联网维护自身的权益,也开始利用互联网创造一些,本应该由政府来创造的东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让全球民众看到了纸币的缺陷。未来人民币跟美元等主权信用货币之间的博弈,牵扯到全球金融红利的最终分配情况,中国肯定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分享人口贸易红利阶段,而金融红利需要强大的货币信用和金融结算网络来支撑。

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取代美元,成为第二个美元。就算真有一天取代了美元,最终的结果也并不是一个理想化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未来取代美元的,肯定不是第二个类似美元的货币,就像取代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是美元这种纸质的信用货币,而不是另一个金属货币。
2、趋势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货币发行量(M2)从13万亿上升到了目前的150万亿,但流通中的现钞(M0)占比则越来越低。2000年的时候,M0占M2的比例是13%,目前M0占M2的比例仅仅只有4%。也就是说,我们每发行100块钱的货币,实际上真正被印刷成纸币的,只有4块钱,其他96块钱都是以记账的形式存在,说白了仅仅就是一个放在各类金融账户上的一个数字。
货币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三年前,没有人能够想到,如今可以拿着一部手机,下载一个微信或支付宝,就能随时随地收、付款,持有现钞的需求已越来越少
货币的无纸化是一个趋势,这种无纸化有两重含义,一个是将现有货币电子化,另一个是完全改变系统,发行新的数字资产,以取代现有货币。前一种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仅仅是一种使用方式的转变,而后一种是直接改变货币供给和管理方式,这也是发行数字资产最大的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仅仅货币的电子化,是难以满足未来需求的,无论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考虑,仅仅的电子化依然无法摆脱中央结算系统,无法在国际市场产生竞争优势和高于美元的信任度,后者才是方向和终点。
3、现实
今年年初,中国农业银行爆出“票据案”,涉及金额高达40亿元。其员工涉嫌非法套取38亿元票据,同时利用非法套取的票据进行回购资金,且未建立台账,回购款其中相当部分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而由于股价下跌,出现巨额资金缺口无法兑付。紧接着,中信银行、天津银行、齐鲁银行等都有类似的状况爆出。
后来,央行筹建建立票据交易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纸质票据全部退出市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票据交易平台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效率可能不会提升太多,监管方面也很难有明显改善。
目前看,中国的数字资产,尤其是央行正准备发行的数字资产,很有可能首先会在票据市场做一个尝试,这种分布式区块链支付技术,能够完整的纪录所有交易和所有去向,不依赖于单一的交易平台,无法篡改。
要知道,如果数字资产能够首先在票据交易市场实现,那离真正的社会化数字资产就不远了,因为仅工行一家银行,其每年的票据交易量就超过10万亿,如果能够满足这个数量级的交易,数字资产就成功了一半。而这对于类似比X币一样的区块链技术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按住下方二维码识别即可关注我们
这样炒币能盈利?点击→《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