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艺感VS辩论感
《奇葩说》第五季的开场,有一种奇怪的违和感。
用马东的话来说,好几场1V1的battle都像是“来自两个星球的辩论”。一边是西装革履、端庄严肃,一边是造型奔放、个性突出; 一边是摆好起手式,亮个门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一边是跳上台来,招呼一声,立马一顿乱拳扑面而来。
综艺感和辩论感,《奇葩说》赖以生存的两大元素,经历了四季的漫长拉扯之后,终于在1V1的赛制里,被正式地陈列两边,一争高下。《奇葩说》似乎不再纠结综艺和辩论何者更为重要,而是直接把两道菜分开炒了端上来——爱吃哪道,您自己选。
贾开元 vs 未来星,詹青云 vs 马剑越,颜如晶 vs 野红梅,熊浩 vs 王苹果,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综艺感和辩论感的对决,其实是“这不过是个综艺节目何必那么认真”和“这是个套着综艺外衣的辩论节目怎么能只顾搞笑不顾逻辑”这两大氛围之间的比拼。两方对决的关键,在于谁先把观众带入到己方的氛围里去。
一般来看,在逻辑和表达能力相当的情况下,综艺感必然是占上风的。比如贾开元 vs 未来星,观众的注意力会很快从一板一眼摆逻辑讲道理的贾开元身上撤离,转移到未来星的综艺表现力上去。
颜如晶 vs 野红梅是另一例。辩手出身的颜如晶并不拘泥于辩论感,常会在综艺感上做些尝试,比如吃鸡的梗。这场她的立论同样想从综艺感出发,没想到被对面综艺感更强的野红梅碾压了。一看势头不对,颜如晶尝试在攻辩环节重拾自己辩论上的优势,但为时已晚,部分的辩论感已不足以和火力全开的综艺感对抗。这场颜如晶的胜利,实在得益于四季老奇葩的光环加持,侥幸。
不过,综艺感最大的问题,在于上限不高。
以综艺感为卖点的辩手们,在面对科班出身、常年混迹于专业辩论圈的大咖们,颇有未战先怯之感。比如马剑越在面对詹青云时,场面和姿态上都全无反抗,几乎是一开场就举了白旗。
从过去几届《奇葩说》来看,以综艺感出道的辩手们,只有向辩论感转型后,才能算是登堂入室,比如肖骁和姜思达。如果只凭综艺感,上限的标杆是范湉湉——没有进入过任何一届奇葩之王的四强。
从《奇葩说》节目的角度来看,综艺感和辩论感哪个更重要,不好说。
在我看来,综艺感是《奇葩说》的生命力,辩论感是《奇葩说》的灵魂
换言之,是综艺感的存在,让《奇葩说》经久不衰地从第一季折腾到了第五季;而辩论感的存在,则赋予了《奇葩说》在国产综艺节目中鹤立鸡群的气质。
2
老奇葩的挣扎
第五季的开场选择了1V1的赛制,很有想法。除了让以往纠缠不清的综艺感和辩论感暴露在阳光下尖锐对冲之外,也让老奇葩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V1,输的立马淘汰,除了四位奇葩之王,所有的老奇葩都没有免死金牌,史上第一次,老奇葩们面临第一场就被淘汰的窘境。
没有人愿意第一场就被淘汰。表面上看,第一场输了,没面子;利益上看,无法参加后面的比赛,曝光率、流量、身价都会受影响。
关键的问题,不在一开场就淘汰人的设置,而在1V1的赛制。从群殴到单挑,某些老奇葩们的弱点被彻底暴露了出来。
过去几季《奇葩说》,每个人交替陈词、后排发言、导师总结,虽然也有对辩的环节,后来还有奇袭,但都不是重点。对辩时有前专业辩手们扛鼎,奇袭的回合少,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
在这样的模式下,背稿多于表述,表演多于辩论,前期准备多于临场反应。表演型的奇葩们只要精心准备好讲稿和表演动作,背熟了就能上台,还能出彩。比如臧鸿飞和马剑越,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只是这些时刻,和辩论无关,和口才无关,和讲稿质量有关,和现场表演能力有关
于是,臧鸿飞和马剑越们,在第五季别出心裁的1V1赛制里,都露怯了。在对撕的环节里回应乏力只能靠吼,在结辩的环节里仅凭背稿无力总结。最后神奇地在30秒车轮战里起死回生,更多的原因,还是观众对老奇葩们的不舍吧。
辩论的魅力,在于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而不是各说各话的背稿表演。
当然,表演的成分是必须存在的,观众们并不愿意忍受像辩论赛一样的满场逻辑。只是到了要分个高下、排定座次时,攻辩和自由辩论,以及能根据场上形势做相应总结的最后陈词,才是真正体现水平的部分。
比如黄执中和姜思达的第三季奇葩之王决赛,姜思达在整个第三季的表现都很惊艳,立论的深度和逻辑水平都有了质的提高,只是到了最后一战,面对“辩论之神”黄执中,需要以临场发挥来决胜负,不得不以彼之短攻彼之长,紧张失措,败下阵来。
3
辩论大神的阿克琉斯之踵
未战先怯,这是非辩论专业的奇葩们在面对专业辩手时的普遍感觉。
“某某华语辩论圈的大神”、“某某华语顶级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光听这些名号,自己就先矮了半截。
实际上,从这两期的现场表现来看,辩论大神们并不是无法战胜的。
辩论圈大神庞颖对阵杨奇函,“红包能不能代替礼物”。庞颖的论点只有一个是出彩的:“给红包就是给自由”。但即使是这个点也是可以反击的——自由当然是好东西,在一般的语境里。但在“送礼物”这个场景下,自由是被送礼者最期待的吗?并不是。礼物所承载的,更多的是心意,而不是自由,自由更像是不用心的借口,会让心意贬值。
另一位辩论圈大神詹青云,全场碾压马剑越,毫无悬念。但詹青云的立论也有明显的漏洞。辩题是“一夜暴富是不是一件好事”。詹青云一直在讲,一夜暴富的概率很低,因此追求一夜暴富的心态是要不得的。这是当然啊。问题是,“一夜暴富”和“追求一夜暴富的心态”是一回事吗?两者完全不等价。碰上一夜暴富的事儿的人,并不一定有追求一夜暴富的心态;想要追求一夜暴富的人,大概率没法一夜暴富。把两者混为一谈,是不成立的。
后面对撕环节里詹青云举的例子,“中国足球队一夜暴富能不能提高水平”,也是一个伪论据,只要类比一下就知道这个说法不成立,比如说,马云一夜暴富能不能变成帅哥?郭敬明一夜暴富能不能长到一米八?Angelababy一夜暴富能不能提高演技?当然不能,但这些只能说明“一夜暴富不是万能的”,而不能证明“一夜暴富不是一件好事”。
《奇葩说》第五季,最大牌的专业辩手,是熊浩。他几乎是和黄执中马薇薇一个时代的辩手,被黄执中称为“最强四辩”,我去找了他过去的视频来看,确实超厉害。这场他与王苹果的pk,可以说是所有对决里最悬殊的,俩人各自一开口,胜负就定了。再加上熊浩陈词里的煽情桥段——“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我们相互找到,然后一起发光,这种光,才能把那个压榨的阴霾,照亮”,配合上节目剪辑的现场观众反应——完美。这种场面上的完美,掩盖了熊浩在立论上的漏洞。
辩题是“职场中被压榨,要不要反抗”。这个辩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定义“压榨”这个词。定义成负面的,反抗就顺理成章了,对手也就没的辩了。开场熊浩用的就是这一招,用话术把“一般的压榨”排除在了辩题之外,于是辩题成了“面对职场暴力、侮辱、诋毁,要不要反抗”,这样的辩题,是不太需要逻辑能力的,所以说,熊浩之后的陈词,说话的技巧确实很精彩,但逻辑并不出彩。
作为对手,可以在理论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今天的辩题讨论的是职场上的压榨,而不是暴力、侮辱,或诋毁,这是因为面对暴力、侮辱或诋毁,反抗是人之常情,也是应该被鼓励,必须被鼓励的,所以并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如果这个点立住了,熊浩通篇的陈词就都有跑偏之嫌了。
PS:昨天刚看完新出的一集,发现熊浩的立论确实很有问题,用黄执中的话来说:“熊浩太想把一个点讲的优雅,以至于观众不容易get到重点。”熊浩在6位队长的pk里垫底,意料之外,但就表现来看,情理之中。
一个正常的辩题,正反双方肯定都是有角度可打的,不可能出现某方观点在逻辑上碾压对方的情况,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只能是这道辩题出错了。
所以,不管对方曾经辩论过多少年,都不太可能有完美的立论,除非用话术来掩饰。所以,每一场比赛都是有机会的,如果能找到这些辩论大神论点的漏洞,反戈一击,实在是人生快事。
当然,要在台上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漏洞并加以反击,这难度确实不是我等悠闲地看着视频的吃瓜群众可以想象的。笔者也只是马后炮评论一番罢了。
4
奇葩排行榜
看《奇葩说》,对我来说最大的兴趣,还是看人。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奇葩说》各位辩手/演员的实力排序,我的是这样的(排名分先后、非穷尽)——
第四档:范湉湉、周玄毅、花希……
第三档:肖骁、(第五季的)傅首尔、颜如晶、胡渐彪……
第二档:邱晨、马薇薇、(第三季以后的)姜思达、陈铭
第一档:黄执中
傅首尔是第五季最大的惊喜。如果保持这样的发挥,可能会像第三季的姜思达一样惊艳。
其它排名的理由先不展开,以后有机会详谈。
第五季的新奇葩里,野红梅如果成长起来,或许能进第四档,庞颖和詹青云这样的老辩咖,第四档起步,最看好的还是熊浩,虽然第一场表现的让人失望,但实力上应该是能冲到第二档的狠角色,就看他自己愿意花多大的心思在这个节目上了。
《奇葩说》折腾到第五季,已经是强弩之末,赛制的改变,综艺性和残酷性的提升,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我们看到辩手们在场上嘶吼着卖力表演时,多一些宽容吧。这已经是一个快要死掉的节目了。
在媚俗和反智泛滥的大环境里,《奇葩说》多多少少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思辨”的微光——
“微光吸引微光,微光照亮微光,我们相互找到,然后一起发光,才能把周围的这片阴霾,照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