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数几个尊佛的时代外,佛教在历史上的形象常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
一方面,人们对于烧香拜佛、求财祈福之类仪式极为热衷,另一方面,对所拜之对象——佛教的基本教义却几近无知。
一方面,大众对如来佛和观音菩萨等极尽尊崇;另一方面,对和尚僧人却缺乏基本的尊重,甚至时常报以嘲讽和挖苦。
-1-
僧人被污名化,以明清为甚。小说里的僧人,大多和“淫”、“恶”等形象出场。
《水浒传》里的和尚裴如海,热衷女色,与淫妇潘巧云偷情,“一朝倾在巧云中”。
《醒世恒言》里的宝莲寺,号称能医治不孕不育,实则由僧人们通过暗道进入病房,与前去求子的妇女行苟且之事。
《金瓶梅》第四十九回,西门庆在庙中偶遇梵僧,受其赠与药丸百十粒,所谓“快美终宵乐,春色满兰房。赠与知音客,永作保身方”,春药是也。
《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四卷,一僧人男扮女装,以缩阳之术为伪装,与一众官宦家眷私通,爆出惊天丑闻。
明清小说中,不止出场的僧人形象不堪,连整个僧众群体都常被贴上负面的标签。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里写到:“和尚们还有四句言语,道是: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金瓶梅》第八回的标题:“盼情郎佳人占鬼卦 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初刻拍案惊奇》第六卷,引诗云:“色中饿鬼是僧家,尼扮繇来不较差。况是能通闺阁内,但教着手便勾叉。”
对于僧人和道士的民间形象,蒲松龄以四字概括:“淫僧妖道”。
孔立飞教授的《叫魂》里,和尚是1768年妖术大恐慌的主要嫌疑对象,虽未与淫行相关,但孔教授提到:“和尚遭到批判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虚伪或不道德的行为,尤其是他们在性生活上的放纵(在欧洲,这也是人们对僧侣发起攻击时通常会涉及到的一个主题)。此中奥妙,为‘妖道淫僧’一词所道尽。”
-2-
佛教这么正经严肃的宗教,其教徒在小说里竟常以“淫”状出现,细想来,内外部原因并存。
从内部而言,一方面,在历史的某些时期,以佛教徒的身份行事,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常为有心人所利用。
比如《水浒传》里写到,武松血溅鸳鸯楼后,孙二娘让武松扮成头陀,以躲避官府的追捕。虽然《水浒传》只是小说,但实际历史上以头陀之名掩饰身份的假和尚不在少数。
头陀在佛教里本是苦行之一,可民间所熟知的诸多头陀并非佛教徒。比如《倚天屠龙记》里的逍遥右使范遥,假扮的是苦头陀;《鹿鼎记》里的胖头陀、瘦头陀,是神龙教护法;《倚天屠龙记》里还有个武功很高但没出场的火工头陀,也属于被少林寺驱逐的伪和尚。
说白了,这部分“头陀”型的假和尚,不用遵循佛教戒律,在私生活方面不检点,也算是常事。
曾看到过一句话:“不是坏和尚越来越多,而是有些坏人变成了和尚。”
另一方面,即使是真正的佛教徒,也有一些守不住戒律的。
笔者能接触到的师父们,都是戒律守得清清白白的好和尚。但是,戒律守得不那么好的和尚们确实也是存在的。
从历史上看,民国时期的和尚戒律守得就不怎么严谨,那时候国事动荡,风雨飘摇,和尚们也得讨生活,戒律的优先级就低了。又比如,藏传佛教在宗喀巴大师时代之前,戒律松弛。直到宗大师横空出世,戒律才得以重塑。
现如今,佛教商业化泛滥,成功学鸡汤盛行,本被佛教摒弃的世间八法的魅惑力越来越强,佛教本身庞大的理论体系学起来又足够艰深,因此,好好学修,好好持戒,自然成了难事。
《水浒传》里,武松对潘金莲说过一句狠话:“篱笆扎得牢,野狗不得入。”读时觉得这话说得过分了,但仔细一想,话糙理不糙。
佛教也是类似,如果真和尚们都能严守戒律,那即使有假和尚们搅局,也能很容易被大众分辨出来。
现今这个时代,“烧香拜佛”式的假佛教蒸蒸日上,修“智慧+慈悲”的真佛教日渐式微,真佛教徒们的表率作用,就更为重要了。这不仅是出家众的责任,也是在家居士的责任,是每一个想要正经学佛者所应共担的责任。
-3-
从外部而言,历史上大众对“淫僧”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大约有两个原因。
其一,人人都爱八卦。隔壁的张三李四嫖娼出轨,就是个不小的八卦谈资。而本该谨守清规戒律的老实和尚,竟然犯淫戒?不得了,分分钟微博热搜榜首的水平。
群众喜闻乐见,顺应其需求的文学作品自然层出不穷。比如李碧华的《诱僧》,青绶夫人为了杀死已皈依佛门的石彦生,剃度为尼,对石和尚进行色诱,复仇、色情、女和尚这几个元素糅合在一起,很能带流量。
金庸在小说里也常玩这类梗,比如《天龙八部》里就用了两次。老和尚玄慈德高望重,不仅和叶二娘有私情,还诞下私生子;小和尚虚竹一心向佛,却在冰窖中与西夏公主大破色戒。
其二,人性中有向善的本能,也有趋恶的本能,这种本能会让有些人在破坏和堕落中获得快感。
比如《双城记》里写到,“要是给你一大堆玩具娃娃,让你去拆开,去撕成布片,撕下归你,你一定会拣最漂亮、最华丽的撕”、“要是给你一群不会飞的鸟,让你去拔它们的羽毛,拔下归你,你一定会拣羽毛最漂亮的鸟拔。”
前一阵子的热点明星们——占座的孙博士、天安社的龙哥、奸杀女乘客的顺风车司机,基本都属于这种类型。
另一类人,数量更多,自己还没坏到作恶的地步,但有着“审丑”的癖好,爱看正直的人堕落。
比如热门的宫斗剧里,角色的黑化几乎是标配。《甄嬛传》里,安陵容黑化、甄嬛黑化;《延禧攻略》里,娴妃黑化、纯妃黑化、尔晴黑化……观众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看吧,我就知道他/她没那么正直善良,还不是像我一样阴暗猥琐。”
——听到僧人的丑闻时,不少人内心的OS也许正是如此。
-4-
回到本文开头——“一方面,人们对于烧香拜佛、求财祈福之类仪式极为热衷,另一方面,对所拜之对象——佛教的基本教义却几近无知。”
佛教到底是讲什么的?佛教是用烧香磕头的方式来“等价交换”升官发财平安健康的吗?佛教是用诸佛菩萨的神通帮我们占卜预测未来的吗?当然不是。这些对佛教的误会,稍懂些佛理的人都应该知道,但寺庙里乌泱泱的人们并不知道。其实,拿起一本佛教入门书读一读,比带着世俗的目的去庙里烧几百柱香,要有意义的多。
至于正确认识“依师”、“双修”,需要的佛教知识更多些。
比如“依师”,佛教里说,要“视师如佛”,但同时也说,要“依法不依人”。如果钻牛角尖,就会觉得这两者不是矛盾吗,那师父这位佛说的话,到底该不该依呢?
佛学里有很多大智慧,其中之一就是要避免陷入二元论的桎梏里。很多东西不是非黑即白的,有的反面不一定是无,要看情境,看对象。比如《金刚经》里反复说的,“胜义中无,世俗中有”,为什么一个东西既是“有”也是“无”,到底是有还是无?这就得从胜义谛还是世俗谛的角度来看了。
再比如佛教里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什么不直接分成欲界和无欲界,或是色界和无色界?这也是为了避免陷入二元论的非此即彼。
回到“依师”上来,“视师如佛”和“依法不依人”都是对的,但得分情境。“视师如佛”更多的是从尊师、信心、感恩的角度来说,不代表师父说的每一个字都要不动脑子地全盘接受,有时候师父也会故意说错做错来考验弟子。“依法不依人”更多的是从法理的角度来说,但不代表对师父所说的话要盲目怀疑,处处抬杠。
学佛忌钻牛角尖,同一个理,正反两面该如何把握尺度,依靠的是智慧。学佛学佛,真正要学的,是智慧。
-5-
对佛门弟子而言,做了恶,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某法师真的做了恶,不仅会受到世间法律的惩罚,还会领受因果的报应。这点吃瓜群众大可放心。佛教是没法包庇的,因果法则连佛祖都要遵守,无人可以例外。
佛门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也从来不是藏污纳垢之处。
是罪恶被清算,还是冤屈被洗白,业果必会给出清清楚楚的答案。作为旁观者,愤怒也好,失望也罢,都是应有的情绪,但切莫添油加醋,滥造口业。
即使历史上的小说和现实里出现过诸多“淫僧”,佛教一直都在那里,高僧大德们前仆后继,让佛的无上智慧留存于世;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论体系一直都在那里,经得起世世代代的智者们的考验和诘难;佛菩萨们也一直都在那里,慈悲地注视着众生,争取着普渡众生的机会。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佛门弟子们,除了以此为戒,恪守戒律,以身作则外,别无他法。对于公众而言,对佛教的观感,来自于每一个学佛者的所作所为。
末法时代,学佛不易。且行且珍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