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学习笔记。【】中为《心经》原文。棕色为名词解释之外的解读。
《心经》,玄奘法师的汉译本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260字,篇幅短,易于修持,因此在民间流传甚广。但《心经》到底讲了些什么,了解的人并不多。如果不解其意,只是泛泛地背诵,就只有念诵的功德;如果在念诵时也能懂得其含义,那意义就会大得多。
特做此笔记,对《心经》略作解释。如有不当之处,皆为本人学识浅薄之缘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智慧。分为深般若和广般若。深般若类似于哲学本体论的形而上学部分,广般若指其它所有广博的智慧。
波罗蜜多:到彼岸。彼岸指解脱的彼岸,也是(智慧)圆满的境界。
心:心要、诀窍,这里指智慧的心要、智慧的诀窍。
【观自在菩萨】
菩萨:菩提萨埵,指发菩提心的有情。
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通常称为观音菩萨,或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般若:运用甚深的智慧,在根本定中观察空性,即观察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不是一般的观察,而是现观(在禅定中直观地认知到)
五蕴:代表一切无常的法,一切世间的变化的存在,或称有为法。五蕴分“色、受、想、行、识”。蕴是聚集的意思。
色蕴:物质,“质碍为性”,又分眼、耳、鼻、舌、身
受蕴:“领纳为性”,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想蕴:“取相为性”,把对象摄取到心里来,叫做取相
行蕴:“构了为性”,指“业”、“造作”,佛教中讲的“思”。分为身、口、意的行为
识蕴:“了别为性”,了知、了别(明显地知道)。了,明了、明晰。别,辨别、分别。
“空”:一切法终极的、究竟的本体不存在。诸法都没有自性(因为诸法都是缘起的)。虽然在世俗谛的层面存在,但在胜义谛的层面不存在。(这只是便于很粗略地理解的极简说法)
这个空也不是道家(庄子)或现代佛学鸡汤里的“不要执着”,“放下就好”,而是“缘起性空”(“缘起”——依条件而建立。“性空”——本性就是空。)
【度一切苦厄】
如果能够观察、实践到这个“空”的话,就能由此超越一切轮回,获得解脱。
【舍利子】
不是佛塔里的舍利子,而是人名,释迦牟尼佛的徒弟之一:舍利弗。他的妈妈叫“舍利”,所以观自在菩萨称他为“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异:不离开。“物质”和“物质上的空性”,是不相离的。
即是:不是“就是”的意思。“是”指这个,“即”指相即。“物质”和这个“物质上的空性”是相即的。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和上一句“色”的逻辑一样。把“色”替换成“受、想、行、识”。例如:“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以此类推。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空相:诸法究竟的内容是什么?——诸法“自性空”。
《大智度论》讲“诸法实相”:“实”指真实。诸法究竟的意义、究竟的本质。
法:存在的意思。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的胜义谛,或诸法的“空”上讲,离开了生灭、垢净、来去、一异、增减。
生、灭:《涅槃经》里讲,“先无后有”叫“生”,“先有后无”叫“灭”。
垢:垢染;净:清净
【是故空中无色】
“空中”从“无色”开始,一直要管到后面的“无智亦无得”。
空中无:在胜义谛上不存在,不是“深般若”能够找到的对象。但还是存在的,在世俗谛上存在。
【无受想行识】
加上前面一句里的“色”,合起来就是说,“空”中没有五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空”中没有“十二处”。
“十二处”包括六根(能缘对境的六个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和所缘的六类对象——色声香味触法。
“十二处”和前面的五蕴相比,多了“无为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比前面的“十二处”再多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这样一共是“十八界”:六根+六类所缘的对象+六识。
“蕴、处、界”,这样就代表了一切法。
总体来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胜义谛”中,“一切法皆不可得”——“一切法的自性都不可得”。没有任何一个法有着终极的存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从“无明”到“老死”,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十二缘起之后——老死缘忧、悲、苦、叹、恼,如是纯大苦蕴(聚)集
十二缘起的流转就是轮回,还灭就是修行(断除烦恼)
前面说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胜义谛中不存在(无自性),这里继续往前讲,十二缘起在胜义谛中不存在(无自性)。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四谛。以下简略解释:
苦谛:苦苦、坏苦、行苦
集谛:烦恼
灭谛:苦无余地断除
道谛:趋向于灭的方法
这里接着讲,四谛在胜义谛中也不存在(无自性)
【无智亦无得】
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的一切种智,或者说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得:得到、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的果位。
以上这一大段,是极有层次,极富逻辑性的。主题说的是“空”,分了广、中、略三个层次来反复解读。
第一层,“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层是略说(粗说)“空”,从五蕴(有为法)的角度概括来说。
第二层,“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一层是中说“空”。把五蕴展开,说明每个蕴和“空”的关系。
第三层,“舍利子,是诸法空相……是故空中无色……无智亦无得”,这一层是广说(细说)“空”。
“是故空中无色”,这个“空中”要管后面的一整段,一直管到“无智亦无得”,即“空中无智亦无得”——在胜义谛中连佛的一切种智和究竟的果位都不存在(无自性)。
逻辑是这样的,先从五蕴开始,自性空;好,那比五蕴范围更大的,十二处呢?十二处也是自性空;好,那比十二处范围更大的,十八界呢?十八界也是自性空……然后再到十二缘起,到四谛,到最后的究竟果位,全是自性空。
整体架构上,从略到广,从粗到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在广说的这一层里,又从五蕴开始,范围不断扩大,直到最终得出结论:一切法自性空,在胜义谛层面不存在。这一层一层地推进,逻辑清晰,异常严谨,读来不禁感到由衷赞叹。
接下来的后半段,讲“道”,也就是成佛之路。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以无所得故:因为一切法的“自性”或“胜义”无所得的缘故。“自性”:常、一、自在、不变的。
菩提萨埵:菩萨,觉悟的有情,菩提指觉悟,萨埵指有情。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靠智慧的教法
心无挂碍:没有“自性”的挂碍,不会有“认为诸法有自性”这种错误的认知。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没有了“自性”的挂碍,我们就不会生起恐惧的心
颠倒:“四种颠倒”——无常和常颠倒,苦和乐颠倒,无我和我颠倒,不净和净颠倒。
涅槃:解脱。
我们的认知里,最颠倒的就是把梦中的东西当做真实。我们的思维都是把不存在的东西当作存在。只有认知了真理,才能应对这四种颠倒,去除我们由于四颠倒而生起的恐惧,获得究竟的解脱。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成佛。
前面讲的是基果道的自性的空,这一句讲的是修行的结果,是基果道的缘起的有。“有”是从缘起的角度、世俗的角度来说的,是在事相上、在存在上来说的,不是从哲学的本体论角度来说的,不是究竟的、本质的角度来说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所以知道这个智慧。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功能很强,是智慧,是无上的(没有超过它的),是和“无等”相等的。无等就是佛。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所有苦的因都是基于烦恼,般若能够帮我们断烦恼。“真实不虚”指在“道”上帮我们断烦恼。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所以来讲一讲般若的整个总持,就讲这个咒。咒其实可以翻译,但翻译过来会损失义理。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揭谛揭谛:去吧去吧,快去快去。前一个揭谛对应“资粮道”,后一个揭谛对应“加行道”。
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吧。对应“见道”,见到了空性,到彼岸。
波罗僧揭谛:更多得像彼岸去吧。见到空性后“修道”,有很多很多烦恼要断,很多很多佛法要修。
菩提萨婆诃:觉悟圆满。对应“无学道”,究竟道。
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五道(地道)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现观庄严论》。
以上这一整段,概括起来,讲的是菩萨修行的过程,如何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道理去修行,并依靠这一智慧到达彼岸,获得解脱。
本笔记仅是粗略地解释《心经》,其中有非常多的内容,比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谛、地道等等,每一个展开都是一门佛学课的篇幅,需要一个个地深入学习。
白居易诗:“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
如果读完《心经》,内心能生起一丝对真实和虚假、表象和本质的思考,善莫大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