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国际爱虎日,中纪委打下了改革开放后以来首只正国级“大老虎”。
当天下午5点59分,“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发布专电称: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尽管改革开放后已有上百名中管干部被查,但在任或卸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落马”的案例却屈指可数,6月30日被宣布开除党籍的徐才厚是第六位,在他之前落马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是3位曾官至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陈希同、陈良宇、薄熙来,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值得一提的是,周永康是改革开始30多年来首位被查的曾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官员,同时也是首位落马的正国家级领导人。
梳理周永康的人生轨迹,或能发现一个乡村少年到国家领导人再到“严重违纪”大老虎的蜕变历程。
周元根童年往事
周永康的祖籍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办事处新联行政村下辖的西前头村,出生时他还叫周元根。
周永康祖父周阿学,祖母王彩宝,祖母出身于西前头邻近的丁家桥王家,生女周秀金。周永康父亲陆义生,厚桥嵩山村人,后入周家做了上门女婿,改姓周。
1942年12月厚桥镇(现厚桥街道,下同)嵩山村人周义生与西前头村人周秀金诞下一名男婴取名周元根。随后又给周元根生了二弟周元兴、三弟周元青。
1949年,7岁的周元根开始到厚桥小学学习,小学期间他成绩平平。1955年,13岁的周元根考入荡口镇(现无锡市鹅湖镇)学海中学。这所学校创建于1938年,是锡东地区最好的两所中学之一。由于和一同学重名,班主任为他改名周永康。在进入初中后,他的学习成绩开始飞速提升。初三毕业时,周永康得到班主任大力推荐,保送到江苏省重点中学苏州高级中学(现苏州中学)。他的弟弟周元青、周元兴在初中毕业后则回到老家务农。
从此兄弟三人从此迈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周元兴初中毕业后,就回家种地,和妻子育有一子,一辈子务农,于今年2月10日因癌症去世。周元青在中学毕业后,先是到西前头村生产队任会计,后来担任大队长,而后又到国土部门任职,退休后长期居住在无锡,逢周末才回村里。周元青的妻子,叫周玲英,两人育有一子名叫周峰。
1958年的秋天,进入苏州中学的周永康被分到1961届高中(2)班。置身在浓厚学习氛围中的周永康,对数学和化学尤为感兴趣,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周的政治觉悟也有很大提升。1960年5月2日,任高二(2)班生产委员的周永康写下的一篇工作日志可窥端倪:“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是做一个共产主义好学生的关键问题,如果你扫得尽,那末在你今后的道路上将走得快,如果怕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那就是在你的头脑中存在坏思想,这将在你今后的道路上有许多障碍,那就会像蜗牛走得一样的慢,甚至于走到和我们大家的相反的道路上去。”
周永康在班里先后担任了班长和团支书等职务,苏州中学官网评价他“在思想认识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身边的同学坦诚相待,对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为班集体和小组的建设尽心竭力,是当年苏州中学学生群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干部。”
2013年4月,周永康第二次重访母校时,校方称,“即使官居高位,工作繁忙,仍然心系母校,关心母校的发展,并于2006年春天访问母校,这次已经是第二次来了。”“这方沃土上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对他的人生发展影响深远”。
高中毕业后,周永康背井离乡开启其新的人生旅程。尽管老家人表示周对于家乡建设并没有太多照顾,但在厚桥镇以及周边,西前头是算得上是一个金字招牌,到镇上和附近办事,会更方便些。
早些年,周永康还会在清明节都会回乡祭祖。随着官越做越大,不再定期回去。不过一到清明,就有很多人到周家祖坟扫墓,其中不乏当地和外省市官员。
石油系统:仕途第一站(1961—1998年)
1961年,19岁的周永康从江苏无锡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专业学习。这是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1953年院系调整大潮中,清华、北大、天大等名校的石油石化学科及专家从原来的学校剥离出来,组建成立北京石油学院,1960年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后来迁往山东胜利油田。
进入石油系统被证明是周永康人生极其重大的选择与财富。他当时为何选择石油系统无人知晓。不过,那时中国的石油开采事业正开展得热火朝天,铁人王进喜的事迹传遍全国,不少青年人都因此投身到石油事业中。
1966年,时值文化大革命发端,周永康刚刚从学院毕业,结果留校一年等待分配。1967年,周永康来到中国石油的圣地——大庆油田,在673厂地质队任实习员、技术员。
作为辽河油田的前身,673厂成立之际,从大庆油田下属各机构抽调人马,组成了包括地质队、钻井队、采油队、石油队的一整套作业队伍.1970年,辽河油田大会战展开,参战人员1000余人,周永康被调到辽河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团区域室。之后三年,周永康从地质团区域室技术员做起,迈出其仕途的第一步,成为党支部书记、大队长。
1973年,地质团更名为辽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即后来的辽河油田物探公司),周永康担任处长。1976年,周永康上调辽河石油勘探局政治部副主任。三年后因为周永康大学所学专业是勘探,周永康被当时的石油部领导点将,离开钻井队,回到物探,以辽河油田副局长之职兼任物探指挥部党委书记和总指挥。
1983年,41岁的周永康被擢升为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一年后,辽河油田所在地盘锦正式建市,周永康兼任盘锦市委副书记、市长。此时,年仅42岁的周永康在辽河油田工作已经15年,已经官至厅级,将油田、地方大权揽于一身。同时,也是在辽河油田,周永康完成人生另一件大事,与河北女工王淑华相识、结婚、生子。
1985年,43岁的周永康从盘锦来到北京,担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与担任部长的老领导王涛在石油部新班子里搭档,全面主管生产工作。
其妻子王淑华被安排到中石油勘探研究院当档案处处长,后来又调到中石油北京燃气公司。一家人住在学院路20号的石油大院,这里正是过去周的母校北京石油学院的老校区
1988年9月17日,根据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国务院撤销石油工业部,以其所辖主要资源和资产为依托,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周永康先后担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6年12月,已到退休年龄的王涛辞去中石油总公司的职务,并由当了11年副手的周永康接任公司总经理和党组书记。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55岁的周永康第一次被选进中共中央委员会。
王涛在石油部和中石油总公司担任一把手长达14年,其中在中石油总公司11年,直至退休年龄卸任;而周永康在升任中石油一把手的位置上坐了不到两年就晋升中央部委。
在中石油期间,周永康还先后兼任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指挥、临时党委书记,以及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值得一提的是,在胜利油田兼任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期间,油田出了五大“工人领袖”,出身孤岛采油厂的蒋洁敏正是其中之一,这促使了周与蒋第一次交集。
30多年石油系统经历,为周永康完成了政治资本的原始积累。
角力四川(1999—2002年)
1998年3月1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一项是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国土资源部,周永康入阁担任第一任部长。
这完成了周政治生涯的重要镀金。正部级的石油部撤消后,中石油总公司继承衣钵,套上了正部级,但1998年的再次改制之后,三大石油公司本身都是副部级央企。
不到两年的时间,1999年,周永康又被派往西南,接替谢世杰,成为四川省委书记,掌管这个中国的农业和人口大省。他赴四川的同时从国土部带去的大秘书郭永祥和小秘书冀文林。
这和当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息息相关。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开始登上这个国家的议事日程。周永康因此被委以重任,前往四川。做好四川的工作,对整个西部大开发来说意义重大。
尽管周只在四川呆了3年,但从相关数据来看,这无疑是四川高速发展的3年。周永康提出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2000年至2002年四川的GDP分别为4010亿元、4421亿元、4875亿元,增幅分别为9%、9.2%、10.6%。他还首次把信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在四川这个传统农业大省大力提倡现代农业,强势抓安全问题且颇见成效。
同时,在川期间他很有自己的执政风格。据《四川法制报》2000年7月的一篇报道称,当时备受关注的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郑道一案被提起公诉,周永康严肃地指出,不挖出这样的蛀虫,共产党的江山就会动摇,共产党的宗旨绝不允许有这样的腐败分子存在。这篇报道以《省委书记周永康怒斥腐败》为题报道了此事,并提及在省委的领导下,此案只用了2个月就顺利侦破,效率之高令人咂舌。
这三年的四川生涯,周永康遇到了得力助手李春城、李崇禧、郭永祥等,这些人为周的仕途生涯积累更多资本,与其30年的石油系统相互对应,构成了其政治基本盘。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在十八大后的反腐风暴中纷纷落马,也是印证。
十年政法(2002—2012年)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时年60岁的周永康升任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政法工作。同年12月,他接任贾春旺,成为公安部部长,随后兼任武警部队第一政委。
据报道,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贺国强在对周永康公安部部长的任命大会上介绍说,周永康在企业、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中央认为,周永康兼任公安部主要领导是合适的。
在到公安部就任时,周自己曾说:“从小我就对公安民警怀有深深的敬意,没想到今天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我既感到光荣,也感到压力很大。我是公安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公安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我深感责任重大。”
周永康成为政法系统仅次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的二号人物。
2003年3月国务院换届,周永康出任国务委员,稳居中央要员的位置。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公安部长的情况,也有近30年未曾出现。最近的一个例子,还是因“毛泽东接班人”身份广为人知的华国锋。华在1973年的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两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
周进入公安部后,致力于对公安队伍的全面整顿。2003年孙志刚事件出来后,周永康先后作出7次批示,非常重视,最终取消了收容遣送制度,大大改善了公安的形象,期间涌现出段金彪、任长霞等优秀的人民警察。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贪腐、民生、公民权利保障等问题所引发矛盾的矛盾愈发突出,社会维稳压力积聚的背景下,执政党对于政法系统尤其公安力量自然更加倚重。
一个维稳、“综治”时代随之到来。2003年11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各级党委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干部任职条件,在领导班子职数范围内,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由同级党委常委或政府副职兼任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这使得地方各级公安厅(局)长“进常委班子或任政府副职”形成惯例。直接后果便是,地方公安厅(局)长若由同级党委常委兼任,在法院、检察院面前就有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公安厅(局)长“进班子”,意味着一个大公安的维稳综治时代已经到来。
截止2011年5月时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当选副市长时,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安厅(局)长进入各地党政班子,占84%。
2007年十七大上,周永康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成为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一举登上他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