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滴滴发布了对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除了大篇幅的套话外,实质性内容只有两点:

1)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
2)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和客服副总裁免职。
第二点对消费者来说并不重要,所谓免职,无非是换两个新的职业经理人而已。至于第一点,如果时间倒流回三个月前,还能让人感到些许诚意;今天再出台,就变味了。
短短三个月前,一位刚满21岁的空姐,同样是乘坐滴滴顺风车,被残忍奸杀。当时,顺风车业务同样是全国范围内下线。
结果呢?仅仅十天,滴滴就迫不及待地恢复了顺风车业务。
滴滴称,已升级了顺风车车主认证流程,上线了人脸识别功能,并承诺客服在两小时内回复处理安全隐患。
讽刺的是,仅仅三个月,同样的恶性事件,同样的年轻女性被残忍杀害,同样的顺风车业务,更差的客服应对流程。
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整改时上线了什么功能,改进了什么流程,这些都属于企业内部的黑盒子,除了与消费者直接相关的功能外,其它都不重要,也不是可以在事发后拿出来表苦劳的。对公众而言,需要关心的只有一点——整改的效果如何?
我们对公共性事件感到恐惧,大约有两个原因:一是防不胜防,二是改了白改。
比如说疫苗事件,每户人家的小孩都得打,谁也逃不掉,有钱没钱差距不大,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安全是底线,不需要付额外的溢价来换取更高的安全系数,故而防不胜防。
滴滴也是类似,垄断了出行市场,大多数人出门都会用到。同样的,人们普遍认为安全是底线,不需要付额外的溢价(如专车)来换取更高的安全系数,故而同样防不胜防。
其二,在公共事件频发的当下,公众对于恶性事件是具有一定的容忍度的,意思是,即使出了事,也不会把责任方一棍子打死。但若是改了白改,性质就截然不同了。上次已经牺牲了一条宝贵的生命才换来的整改机会,如今用三个月时间被另一条宝贵的生命证明无效,不管从情感还是逻辑来说,公众都不可能对同样的整改承诺再保有期望。
《圣斗士星矢》里,只要对同一个对手使用两次相同的招式,就是找死。同理,滴滴在整改顺风车业务时,如果没有更大的力度(比如永久关闭顺风车业务),而只是再上线一些新的功能,改进一些流程,那大概率会是另一次“改了白改”,甚至是资本对大众情绪的无情嘲弄。
也有人说,安全事故是概率事件,滴滴出行的日单量巨大,把事故的概率降为零不可能的。潜台词是,只要把概率降低,就是进步。
对这种说法有几点不同的意见。
第一,对于涉及人命的事件,无论量有多大,都不是免责或是减轻罪责的理由。比如飞机失事、高铁脱轨、轮船坠海,只要有一次事故,就是严重的事件,必须被声讨,被追责,至于之前安全飞行或行驶了几千万次,每天载客有多大的流量,都不是理由。
第二,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概率来衡量,人命不能。比如企业在进行EHS管理时,把目标定为“要把全年因公遇难者指标控制在2个以内”是不可能的,目标只有一个:0事故。任何以概率来衡量人命指标的管理方式,都是变相的对安全事故的纵容。
第三,概率论会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已经在有些企业内部施行的决策方式——将安全事故的概率和在安全方面投入的成本挂钩。从常理来看,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入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当安全事故下降到一定比例时,企业在进行所谓的“效益最优决策”时,会拒绝为安全事故概率的进一步下降买单,这就意味着,企业可能将人命事故的善后方式的成本,与企业进行进一步安全管理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导向一种人性泯灭的可能性:“你尽管死,我只管赔。”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一个经典的难题——是否可以牺牲一条人命来换取另一百条人命。两种选择分别代表了“义务论”和“结果论”,迄今尚无标准答案。但“是否可以牺牲一条人命来换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个问题从始至终只有一个选项,这也是人类社会伦理的底线,一旦跨越,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以业务量的庞大来作为事故的托词,也是不成立的。仅以滴滴自身而言,为何同样业务量庞大的出租车业务、专车业务、快车业务,从来没有听说过类似的恶性事件,而顺风车业务仅仅在三个月内就连续发生了两起恶性奸杀事件,且期间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停业整改?很直白的逻辑,业务量不是问题,业务本身出了问题。业务量仅仅是将该业务的安全漏洞更快地暴露在公众面前的加速器而已。
前几日程维在接受吴晓波访谈时提到,滴滴的涨价,是对过去几年的还债。意思是,过去几年滴滴和快的、优步的烧钱大战,让消费者们占了不少便宜,如今硝烟散去,市场格局已定,消费者们占过的便宜,都吐回来吧。
这个说法是很可笑的。滴滴当初的补贴并非公益性质、没有回报的福利之举,而是让自己打败竞争对手、垄断市场的商业行为,对滴滴而言,补贴带来了企业的高估值;对滴滴的员工而言,补贴带来了未来上市可能获得的高额财富;对消费者而言,所占的“便宜”无非是若干次出行的零星优惠,更重要的是,这些优惠即使滴滴不补贴,也会有优步补贴,也会有快的补贴,也会有神州租车、大黄蜂、易道们补贴。如今,滴滴自己占了天大的好处,却要把占了好处所花的成本,粉饰成提供给消费者的施舍,甚至还要把这些施舍当成借债收回,这样的逻辑,不可谓不强盗。
从滴滴这次的公关反应来看,“傲慢”,已经深植于企业内部,无论是对于人命事件的官腔,还是程维的“还债”论,都是企业价值观的映射。
面对垄断,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很多时候无能为力的。比如当初百度魏则西事件,我和很多人一样,卸载了百度系的产品。时至今日,竞价排名仍在,莆田系医院仍在,虚假广告仍在,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变化。
但有些事情,不论是否能起到作用,都是要去做的,是做人的本分,是不需要考虑成效的。
卸载滴滴,是对逝去的生命的敬重,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对逐利的资本的一点点微不足道,但求无愧于心的,人性的反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